畢潔玲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家長的壓力也越來越重。加上現在二胎政策放寬,父母離異等原因,令眾多孩子過早失去本應屬于他們的童真,變得沉默寡言、自我封閉,不愿與外人接觸,沉迷網絡游戲;懶惰,不思上進;或者情緒失控,多動、沖動、行為偏激叛逆。在班中影響極壞,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為此,作為一個教育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努力尋求好的辦法去轉變他們的思想行為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的重頭戲。筆者認為不同的孩子必須用不同的方法去進行教育,因為教育培養人像種花一樣,首先要認識花的特點,區別不同的情況給予施肥澆水教育,這叫因教施材。所以特別的愛應該給特別的孩子。
【關鍵詞】尋求方法 因教施材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036-02
一、給予單親孩子母親般溫暖,融化他冰冷的心
母親是我們最無助的人生路上的動力,是我們的依靠;在最無奈的十字路口,母愛是清晰的路標,指引我們成功達到目標。母親的真誠陪伴會使我們感到無比溫馨和安慰。但當失去母親那刻,孩子就像一根草,枯敗,失去一切。盡管老師是老師,不是親生母親,但如果給予失去母親的孩子母性的關愛,足以慰藉一顆受傷的心靈并令其早日振作。當年在水瀝任教那一年,我班小輝同學自從母親病死后,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而且很快娶了后媽,生活稍有不順便那他出氣。從此小輝同學變得郁郁寡歡,上課神不守舍,作業馬虎應付,成績一落千丈,而我作為班主任,總想找個突破口,溫暖他被傷的心,令他感受老師對他的關注,重新振作起來。當時,我們學校附近有一家玩具廠,有制作玩具的車間。那時要寫參觀作文,而我們去參觀那車間,誰知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小輝同學腳踩到散落在地上的滑石粉,失手摔倒在一臺機器的刀片上,刀片從他的無名指縫切了進去。我們嚇呆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然而這孩子非常堅強,冒汗的臉上露出非同凡響的沉著,強忍劇痛,對我笑了一下,我協助醫生幫他處理好傷口,小心翼翼地照料著他。他休息期間還主動幫他補習。用母親般的溫暖呵護著他,不斷用他的臨危不懼的勇氣肯定他的剛強,使他主動向我哭訴藏在心里的失母之痛,以及父親對他冷落粗暴造成的傷害。我教育他做人要自立自強,管好自己的學習,大人的事情不要太在乎,有什么事就告訴老師,把老師當作母親,承諾會幫助他。在我的母親般的溫暖感化下,他終于解開心扉,笑對人生,努力學習,成績直線上升,一個全新的孩子就在老師的愛心培育中茁壯成長,這就是特殊的愛的力量所發揮的作用。因為每個人一生中總會碰到不順心的事,這時候只要想起母愛,一切煩惱就會煙消云散。
二、觸動叛逆孩子的心弦,撫慰失落的心靈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使有一些學問或本領也沒有什么用處。五六年級的孩子到了叛逆期,往往表現得就是多疑、冷漠、心態浮躁、脾氣暴躁、不聽話、愛頂撞老師,與老師唱反調,自信心差。如果老師硬要與他們對著干,他們就會覺得失去了自主權利,極易是他們誤人歧途,因為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們的老師要適時把握機會與孩子多進行情感交流,具體做法如下:
1.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采取熱情關懷的態度使自己成為孩子最信賴的人,這樣孩子也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和指引。
2.接受孩子倔強的脾氣,耐心教育,不要用命令的訓斥的口氣,不用粗暴和強制的方法和錯誤的做法。善于寬容也是教育修養的情感問題,寬容中所蘊含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對自己和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種于事業,與孩子真摯的熱愛。
3.順應孩子的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自主權利。使他們必須懂得愛,創造愛,預測愛。否則整個世界就會陷入敵意和猜忌之中。
當今許多家庭在收獲二胎喜悅的同時,家庭也為首胎的教育頭疼,我班小思就是其中的一個因弟妹出生而性情突變的女孩。面對父母對她的忽冷忽熱態度,她變得暴躁偏激,專門與家長唱對臺戲,課堂上要么分散精神、看課外書,要么隨意作答,不聽教導。家長頭痛,科任老師經常投訴,作為班主任,為了不讓她越陷越深,道德變壞,我給她制定了一套教育方案:壓、理、激、扶、親。
一、壓:嚴厲跟她說清作為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不隨意作答,這會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在家也應該孝敬父母,親近兄妹。
二、理:及時在她的思想上作梳理,讓她明白不是怕老師才遵守紀律,唯有靜下心來才能學得更好,明白寧靜致遠的道理。
三、激:接下來就是抓住她爭強好勝愛表現的特點,也就是抓住她的閃光點:如積極好勝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作文思路清晰,用詞準確,寫作方法獨特等,多次在班上宣讀她的文章,讓她在同學與老師心中找到她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漸漸地,她上課專心,有了學習積極性,不再與老師作對了,能好好配合老師完成每節課的學習任務,課外也能安靜地坐在班里,飽覽群書,真正做到寧靜致遠。
四、扶:由于家庭對她疏于管理,許多她的學習習慣還沒形成,很多時候都會遇到挫折,如單元測驗中出現許多看也看不清楚題目便作答,結果錯漏百出,這時便要意識到對她的幫扶,讓她好好分析比較,讓她認識只有培養良好的習慣才能飛得更穩、更高,她寫了反思并認真執行,卷面錯誤明顯減少了。
五、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關愛學生、關注學生,便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只有注重與學生交流,關愛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才能更好走進學生的心里,這樣就能使之更易接受所傳授的知識。所以我一個勁地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主動提出到她家看看她的妹妹,抱一抱她妹妹,在她父母面前肯定她的進步,要求她父母多抽空陪伴、關愛她的學習和成長,耐心教育,凡事不要用命令訓斥的口氣,粗暴和強制的方法都是錯誤的。結果家長態度的改變,小思同學的心也軟了,與家長關系得到緩解。
經過以上五個方法,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來說,適時把握時機,進行情感溝通能使他們由敵對轉向友善的。
三、鼓勵、表揚和寬容,讓孩子跳一跳,嘗嘗蘋果的香甜
每個孩子都渴望自身發展成熟,但由于他們智力不足,受歧視。家長對他們缺乏耐心和信心,更缺乏賞識教育,漸漸地他們就學習失去興趣而淪為中下生,遭人嘲笑和疏遠。父母更是恨鐵不成鋼繼而施加壓力,讓孩子徹底厭學。
這時老師應該幫助孩子定好調,找對路,讓他們跳起來夠得到蘋果,讓他們感受到跳一跳摘到蘋果的幸福,產生要摘蘋果和怎樣去摘蘋果的興趣和欲望,杜絕惰性思想。
首先作為老師,要與其深入探討,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基礎,不能跟別人比,幫他定下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不能異想天開。然后與其父母交流,讓他們的父母認識到跳一跳能夠到“蘋果”才符合孩子,才是正確的有利于孩子進步的成長,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還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還要多賞識孩子各方面的優點,肯定他們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多關注他,不放棄,不拋棄。認識到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即使學生不能成為國之棟梁,那也讓他成為裝點祖國大好河山的快樂小草。
班上的小燁同學是個中下生,全級倒數第一,是個被拋棄的角色。我接手教三年級后,發現他其實可以往上長,只是長得慢而已,我決定按步驟,讓他跳一跳也嘗嘗摘到蘋果的喜悅之情。結果他的課堂表現有了很大進步,由原來的啥也不干,接著肯開口讀書,然后動筆寫字,進步不大,但看得出他在努力“跳一跳”,家長也欣喜看到他的進步與成長,最后懂得不會的地方應查字典,問老師問同學,自己需要學習,應該學習,必須學習。是的,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往上長,不勉強他們長得一樣高,應當是落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或社會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是由自然向社會人過渡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本階段。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而且老師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所以如何尋求好辦法去因材施教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自始至終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老師——亦師亦友,用不同的的方式對待特別的學生,關愛特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注重交流是最可行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由此可想到離開了愛,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所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才能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因教施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