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帆
【摘要】思維能力指的是人類大腦對于外界事物的客觀反應能力,通過大量實踐表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更加快速精準的接收新知識。由于我國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多按照教材內容講解固定的語文知識點,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打造開放型語文課堂。本篇文章基于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深入的探討研究,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思維能力 有效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145-01
引言: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一系列多元化、豐富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語文問題,注重掌握分析問題的技巧,對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在當前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直接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過于看重學生試卷成績,將教學重點都放置于成績提升上面,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在課堂中學生多學習文章內容、字詞解釋等相關知識,學生多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制約了學生大腦思維的發展,大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更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需要。這樣呆板的課堂氛圍嚴重影響了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使學生不能自覺地參與到課堂之中,思維能力的發展因而受到了限制。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增強學生探究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構建良好課堂氛圍,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增強學生探究興趣。教師適時提出一些教學問題,在情景中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從而達到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古詩《次北固山下》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古詩所描繪的場景提出問題。中國古詩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短短的幾個字就蘊含了豐富的內涵,是我國古人的智慧,不同的字詞組合到一起,所表達的內容也大不相同,因此在開展古詩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探究古詩內涵。在此首古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設想一下,如果你是詩中那個孤身一人背井離鄉的游子,乘坐一葉扁舟在湖海中穿行,你的內心會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是一個開放型的題目,學生性格不同所想的內容也會不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屏幕,將詩中描繪的場景展現出來,為學生營造更為逼真的思考氛圍。當學生思考完成后,可以上講臺分享一下剛才的真實感受,這樣暢所欲言發表個人想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想象力與大腦思維能力。
(二)開展針對性的思維訓練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學生需要多思考多發現,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更具針對性的訓練,深入挖掘語文知識內涵,培養學生多層次多方位思考問題的能力,打造開放型語文課堂,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主要描繪了資本主義社會現狀,展現了當代人民的苦難生活與悲慘遭遇,文中主人公對于親人態度的轉換更是揭示了人與人直接間的復雜關系。在講解此篇文章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理解當時資本主義社會背景,只有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才會更加有深度的思考文章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反應當時社會現象的紀錄片,通過視頻的方式觸發學生情感,給予學生更深的體驗。當學生觀看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與課文內容結合到一起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題目,如資本主義世界與金錢的關系是否密切?親人對于于勒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深入剖析文章,根據社會背景進行思考,對考量學生思維模式與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能夠起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三)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初中語文教材包含有散文、小說、古詩詞多種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初中語文主題課程,將課堂交由學生手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去。
例如,每學期語文教學中,教師都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活動課程,活動的主題根據本月或本學期學過的教材內容制定。如上半月一直在學習關于自然的語文文章,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出“大自然的聲音”的主題課程,首先班級當中的學生要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教師提前布置主題課程的內容,各小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制定思考方向。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在小組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通過合作交流討論確定最終的研究方向。確定研究方向后進行組內分工,每位同學都負責一部分內容。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既要積極參與發表個人意見,又要懂得傾聽他人見解,由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學生之間的討論就是思維的碰撞,在思維碰撞中形成新的火花。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要以時代的不斷變化發展為依據,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為了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多元化、豐富化、高效化的思維培養方案,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羅小娟,陳佳欣.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40(05):58-64.
[2]單玉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8(2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