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6月1日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印發,標志著這一重大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具體《方案》內容掃描右側二維碼查看。


(據新華社)
時間:6月8日-9日
地點:中國·廣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廣東調研時強調,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關鍵是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細化恢復有關行業和產業的標準、條件和防控要求,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推動各項防控措施更加切合實際、落地見效。要因時因勢采取分級分類差異化防控,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和旅游、餐飲、文化等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扎實做好校園疫情防控,提前部署高考關鍵時間節點和回國留學生等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壓實“四方”責任,特別是要提高個人的防護意識。廣東省通過購買服務、外國人志愿參與等方式,構建了外國人服務管理的機制和辦法,體現了國際化水平,符合廣東實際。我們要繼續堅持一視同仁,落實好在粵外國人和港澳同胞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健康服務管理。要加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力度,完善重大疫情早期監測預警、應急救治和物資儲備能力,創新愛國衛生方式方法,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據新華社)

時間:6月18日
《意見》指出,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重要推動力,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鑒、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
《意見》堅持內外統籌、提質增效、主動引領、有序開放,對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進行了重點部署。
(據教育部網站,詳細內容解讀等見本期“封面” 專題)
時間:6月10日
《通知》在保持政策延續性的同時,著力解決新問題。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國國籍的學生以國際學生身份進入高等學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通知》中明確,除符合學校的其他報名資格外,申請者還須滿足最近4年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對移民并獲得外國國籍后申請作為國際學生進入我高等學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除符合學校的其他報名資格外,仍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據教育部網站)
日前,教育部專門協調復旦大學和各附屬醫院為同學們開通在線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平臺匯集并統籌復旦大學8 家附屬醫院在線服務平臺和互聯網醫院優勢資源,面向在美中國留學人員聯合開展線上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并將定期舉辦系列線上講座。
5月29日,教育部為在美留學人員開通在線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線舉行。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和中國駐美國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楊新育分別致辭。啟動儀式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蔣昌建主持。啟動儀式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以“新冠疫情全球傳播態勢預判與留美學生防疫建議”為題,為線上援助平臺作首場講座,并與部分在美留學生代表進行在線交流。
此后,該平臺還陸續就新冠疫情下的自我管理、新冠疫情下的學習管理、留學生回國就業形勢分析、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新冠疫情期間的應急管理、新冠防控相關科研等主題進行系列線上講座。
(據教育部平安留學微信公眾號)
時間:6月9日
近期,澳大利亞主要高校計劃于7月前后陸續開學。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存在風險。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教育部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據教育部網站)

時間:6月12日
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出臺限制中國留學人員的錯誤做法,堅決反對將正常的留學交流政治化和污名化。美國領導人多次公開表示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美方出臺相關措施是自相矛盾、自食其言。中方敦促美方回歸理性,尊重民意,多做有利于增進中美人民相互交流和理解的事情。我們將繼續支持中美學生交流,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學生來華學習深造。
(據教育部網站)
時間:6月13日 地點:中國·北京
在線訪談是每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報名階段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留學人員知曉賽事流程安排、獲取相關重要信息、了解國內創業環境、學習創新創業知識、解答實際困惑問題的有效途徑。今年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暉杯”大賽組委會特別加強了線上服務、線上輔導、線上對接洽談的力度,邀請國內留學人員創業園和人才工作負責人等同海外分賽區連線,與有意參賽的留學人員溝通交流。同時開設系列“云課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幫助留學人員提升應對創新創業中問題困難的能力,盡最大努力為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回國發展鋪平道路。
本次在線訪談與日本、新加坡、法國、英國等地的分會場進行了連線。參加連線的中國學聯社團負責人表示,雖然疫情帶來了種種困難,但有志創新創業,特別是希望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并沒有因此氣餒。相反,大家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能夠回到國內,讓自己的項目在祖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術為家鄉建設出力。

圖為活動現場分別與日本(上圖)、英國(下圖)的分會場進行連線 攝影|本刊記者 趙冰
“春暉杯”大賽歷經多年發展,已拓展出11 個海外分賽區,構建起自項目遴選、引導、培育和對接到項目落地、孵化和產業化的一整套完整服務體系,鼓勵和吸引一大批海外留學人員,特別是高層次留學人員投身國家建設,截至2019年共遴選出2829 個優秀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成功企業覆蓋全國25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6 個城市。
第十五屆“春暉杯”大賽已于3月31日啟動,各海外分賽區均積極反饋,多個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已經或正在組織在線交流活動,留學人員參與熱情很高。考慮到疫情影響,報名時限比往年延長20 余天,至7月31日截止。所有未參加過往屆賽事、有意投身創新創業、正在國外學習(已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取得國外正規院校學位后在外工作的中國留學人員,均可通過賽事官方網站進行報名。8月至9月大賽將進入專家評審和確定最終入圍名單階段,幫助入圍項目留學人員和國內相關機構、園區、企業在線交流對接會隨后展開。如條件允許,12月還將邀請入圍項目的第一參賽者回國參加項目路演、頒獎儀式、國內創業環境考察等活動。
(文|本刊記者 惠娟 楊宇 劉曉蕾 趙冰)
時間:6月20日
地點:日本·大阪
西日本地區中國留學生學友會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西日本地區留學人員參加“春暉杯”大賽、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情況。創業導師代表以自身從創客到創業導師的經歷為例,介紹了“春暉杯”大賽平臺對個人學術研究、科研合作交流、求職就業的重要影響。往屆“春暉杯”大賽獲獎者代表在發言中與同學們分享了參賽經驗及參賽申請的寫作思路和方法。在交流環節,針對同學們關心的問題,創業導師代表和往屆“春暉杯”大賽獲獎者代表在線進行了指導和解答。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參贊銜領事吳勁松出席并致辭。
(供稿|駐大阪總領館教育處、西日本地區中國留學生學友會)
時間:6月28日
法國海外留學人員創業者協會、全法學聯的相關代表分別介紹了本次“春暉杯”大賽法國分賽區的籌備情況。北京中關村管委會駐法國及阿聯酋聯絡處、杭州錢塘新區大創小鎮管理辦公室、蘇州工業園區科技招商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北京、杭州和蘇州的相關人才政策。往屆“春暉杯”大賽入圍項目的留學人員代表分享了參賽經驗和心得體會。本次活動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春暉杯”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聯合駐法使館教育處共同舉辦。
(供稿|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
時間:6月10日
駐英使館舉辦2019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在線頒獎儀式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鄭曦原、駐愛丁堡總領事馬強、駐貝爾法斯特總領事張美芳,47名獲獎者及導師、評審專家代表,在英留學人員近300 人等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頒獎儀式。
截至2019年,在英留學人員獲獎人數達509 人,其中3 人獲“特別優秀獎”。
(據英國留學服務網)
時間:6月26日
地點:日本·福岡
當日,駐福岡總領事律桂軍到任拜會九州大學總長久保千春,并看望九州大學留學人員。
律桂軍感謝九州大學長期以來、特別是疫情期間對中國留學人員的關心和幫助,表示九州大學多年來積極開展與中方有關院校的交流合作,為推動兩國教育和學術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并表示總領館愿繼續同校方保持合作,密切溝通,一道做好留學人員的服務保障工作。
之后,律桂軍看望了中國留學人員代表,轉達中國政府的關心關懷,介紹疫情形勢、前景及防疫辦法,了解同學們生活學習情況,鼓勵大家堅定戰勝疫情信心。
(駐福岡總領館網站)
時間:6月18日
地點:拉脫維亞·里加
駐拉脫維亞大使梁建全向在拉志愿者教師和留學人員發放了KN95 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連花清瘟膠囊、消毒濕巾、《預防新冠肺炎防疫知識問答》等抗疫物資,此系使館第三次向上述人員發放“健康包”。
(據駐拉脫維亞大使館網站)
時間:6月9日
地點:阿聯酋·迪拜
中國首個海外全日制學校——迪拜中國學校開啟入學報名通道,首日共有105名華僑華人學生繳費報名。迪拜中國學校是中國教育部首批海外中國國際學校試點單位,是在海外創辦的第一所中國全日制學校。該校是一所涵蓋小學、初中、高中12年制的非盈利性全日制學校。
(據中新社)
時間:6月19日
地點:加拿大·蒙特利爾
陳學明總領事、魁省國際關系廳助理副廳長馬爾基、魁北克駐華代表雷平江及魁省高等教育廳、移民廳負責人與近400名在魁中國留學人員就疫情期間留學人員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交流。陳學明呼吁同學們關注總領館發布的重要消息,有困難及時與總領館聯系。
(據駐蒙特利爾總領館網站)
時間:6月1日
“2020 藝&疫”意大利中國留學人員藝術創作大賽自作品征集以來,30 天內共收到作品173 件,經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優秀作品30件,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2020 藝&疫”是在意中國留學人員在特殊時期的藝術創作,飽含著年輕學子的患難與共情,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表達了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體現了親歷疫情的學子們對現實世界的關切和對藝術價值的追求,藝術讓同學們充滿期盼,奮發向前。
目前,活動優秀作品展覽在Funspace Art線上虛擬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

(供稿|駐意使館科教處)
時間:6月6日
地點:中國·上海
多位留學人員和海歸代表“面對面”與海內外網友互動,成功拉開2020年“留·在上海”海外人才品牌系列活動大幕。活動在嗶哩嗶哩、澎湃新聞等線上平臺直播舉辦。
上海市人社局局長趙永峰現場為“留·在上海”品牌“直播帶貨”,以有溫度和力量的演講生動詮釋了“留·在上海”的精神內涵。“留·在上海”的“留”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海外留學人員,第二層含義是希望廣大海外留學人員選擇上海、喜歡上海、來到上海、扎根上海。直播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專業技術人員代表、深蘭科技創始人陳海波作為科技創業代表、B 站人氣UP 主“逍遙散人”作為新業態從業代表、誠信志愿者曹元元作為留學人員代表,分別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感受,以及對“留·在上海”系列活動的期待。
據了解,“留·在上海”系列活動貫穿2020 全年,包括直播宣講、圓桌論壇、合作簽約、職業見面會、海外創業項目路演等,助推上海市海外人才工作再上新階。

“留·在上海”系列活動是上海市人社局打造的充滿溫度的海外人才工作經典品牌,在“國際視野、城市精神、人才價值、創新加速”的定位下,為留學人員和海外人才提供“政策補給站”“資源鏈接口”“發展助推器”的集成式立體服務,用有溫度的內容、有態度的活動、有高度的視野集聚全球青年人才,助力其在滬發展。
(據上海人社局微信公眾號)
時間:6月2日
地點:中國·天津
本次大賽以“天下英才,津等你來”為主題,共吸引參賽團隊代表、海外人才代表等500 多人在現場和“云端”參加活動,海內外120 多萬人在線觀看直播。
本次大賽是為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計劃,聚焦新動能引育重點領域,著力吸引一批具有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外“項目+ 團隊”來津創業發展。大賽按照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天津市新動能重點領域進行分組,各區將邀約與本區產業發展契合度高的團隊參賽,團隊落戶后,各區還將匹配扶持政策,助力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下一步,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面向全球創業精英,通過云報名、云選拔、云邀約、云峰會(決賽)等賽程環節,引進一批符合天津市產業發展方向、技術成果領先、擁有較好產業化市場前景的創業團隊。
(據新華社)
時間:6月3日
地點:中國·北京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6 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持永久居留身份證外籍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的試行辦法》,以推動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才在試點區域創辦科技型企業方面享受國民待遇。
北京市科委發布的政策解讀文件顯示,《試行辦法》僅針對特定群體的特定事項的特定權益,即“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外籍人才”在創辦“科技型企業”方面享受國民待遇。
《試行辦法》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天竺綜合保稅區及中德產業園、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及中日產業園等區域范圍內試行。自2020年6月1日起實施,試行期為3年。
此外,《試行辦法》要求試點區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相關部門應加強信息共享,通過部門信息共享能夠獲得的信息,不得再行要求外籍人才提供或報送。
(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網站、中國科學報)
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年,在畢業生們迎來人生新階段之前,他們先迎來了新的“畢業典禮”,云端、虛擬、機器人、5G……今年的畢業典禮,可謂是科技感十足。盡管很多畢業生無法在現場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但這特殊時期的特別方式,注定會深深印在每一位畢業生的記憶中,激勵他們去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戰。

1. 武漢大學畢業典禮上,來華留學畢業生們在相互整理衣冠 圖|視覺中國(張暢/中新社)

2. 6月20日,武漢大學舉行畢業典禮,660名畢業生代表在現場撥穗正冠,未能到場的畢業生則通過觀看5G直播方式“云”聚珞珈,共同見證自己的畢業盛典圖|視覺中國(張暢/中新社)

3. 4月7日,日本BBT 大學舉辦了一場云畢業典禮,學生們可以在線參加儀式,一款新研發的機器人“newme”代替學生本人出席儀式領取畢業證。這些機器人穿著畢業禮服,頭部固定一個平板電腦,學生們則通過視頻軟件出現在平板電腦上 圖|視覺中國

4. 6月28日,重慶大學2020 屆學生畢業典禮舉行。典禮通過重慶大學官方微博、快手、抖音、微視等平臺在線直播,不能到現場的畢業生可在線“云”觀禮。意大利籍來華留學生卜洛仁作為來華留學生代表發言,他用一口流利的重慶話表白母校,說自己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重慶崽兒”圖|東方IC

5. 5月2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為1.1 萬余2020 屆畢業生舉辦“云”畢業典禮。哥大工程學院的師生通過游戲《我的世界》搭建了“虛擬校園”,再現哥大畢業典禮的盛況。隨著鐘聲響起,“虛擬畢業典禮現場”呈現在屏幕之上,讓畢業生們“身臨其境”圖|哥倫比亞大學微信公眾號

6. 6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舉行,300 余名畢業生代表現場參加,上萬名畢業生則通過直播見證自己的畢業盛典。在畢業典禮現場,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畢業生與未能來到畢業典禮現場的同學通過平板電腦一起“云”畢業并“云”合影 圖|東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