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慧
指導專家·周培根(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教授)
減肥本應是減少能量攝入、加快運動消耗的過程,但常有人為了“省事兒”,選擇號稱可以“輕松減肉”的代餐食品,代餐食品因而悄然崛起。有一份行業白皮書披露:2018年,中國代餐企業的數量已經增長到406家,市場規模達到60億元。
上網點擊“代餐”兩字,可以看到諸多電商平臺的代餐食品宣傳,如“富含6大類42種人體必需性營養素”“少吃不餓,明顯飽腹感”“喝出好身材,月瘦5公斤”“天然、營養、低熱量、能量持久”……
代餐,指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品,是近幾年新出現的概念食品,常見的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餅干和酵素飲料等。代餐食品迎合了現代快節奏生活下人們方便快捷的飲食需求,因而比較火爆。
代餐食品大多包裝精良、配圖精美,標注著“低卡”“纖維”“健康”等關鍵詞。代餐食品主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微信朋友圈也是其售賣的主要渠道。某機構銷售的3種代餐計劃系列產品:基本體重計劃、進階體重計劃、全面體重計劃,一般以3個月即90天為一個周期,3種產品價格每月均需數千元,價格不菲,但不缺買家。
據媒體報道,浙江省寧波市一位23歲的女孩為減肥吃了半個多月的代餐粉、代餐餅干后,出現肚脹、肝區疼痛等癥狀,隨后又迅速發展為嚴重肝功能衰竭……專家指出,由于大多數代餐產品都是通過微商售賣,一些不良商家為達到快速瘦身效果,違規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藥物成分,如鹽酸西布曲明、酚酞、利尿劑等,這些都會對肝臟、腎臟等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餅干等質量參差不齊,但若排除假冒偽劣產品,高品質的代餐食品能不能常吃呢?專家指出,以代餐食品長期替代日常飲食,可能使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嚴重攝入不足,繼而造成營養不良、代謝紊亂等健康問題。每天只吃代餐食品并不能滿足人體的基礎代謝需求,長期食用會使人產生體虛、乏力、頭暈、厭食、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和胃腸炎癥,以及女性閉經、器官退化等。
那么食用代餐食品能否達到預期的減肥效果呢?據介紹,代餐食品可產生飽腹感,有一定的減肥效果,但明顯存在營養不足等問題,建議用在晚餐,但不能成為每日飲食的主角,最好在營養師或醫師的指導下食用,時間也不宜過長。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或功能病變的人群應慎用或忌用。
專家指出,保持好體形不能急于求成,需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保證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食用代餐食品只是一個輔助手段。
此外,買代餐食品時,要選擇大廠家且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需查看食品標簽和配料表標示的營養素種類和含量能否達到人體的需求量。但即使這樣,代餐食品也不能代替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