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艷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許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神志病科主任醫師)
“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古代醫書《古今醫統》總結的四診法是指醫生在感官所及的范圍內,直接獲取患者的信息,然后進行分析綜合,及時作出病情的判斷。很多人以為,只有中醫的內科大夫看病時,才會望聞問切。但事實上,在面對心理疾病患者時,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的心理科醫生,都會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做出正確的診斷。只不過,心理科醫生所用的四診法和傳統中醫有所區別。
何謂“望診”?傳統的望診就是醫生運用視覺對患者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征象(如精神狀態、面色、皮膚、指甲、舌象等)、排出物(如痰液、大小便等),以及分泌物(如膿液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狀態。
在心理科看病時,醫生用“望診”并非關注面舌、皮膚、指甲、二便等,而是專注于兩點:一是患者的表情,二是患者的行為動作。
這是因為,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會將情緒外顯于表情。比如社交障礙的患者,通常拒絕直視他人,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的,不敢和醫生對視;而焦慮癥患者就診時,常常能看到他們眉頭緊皺,嚴重者甚至眉間呈現典型的Ω形;抑郁癥患者通常雙眼無神,缺乏眼神交流,不茍言笑,而且他們臉上還能看出絕望、無助和悲觀。
除了表情之外,不同心理疾病患者的動作行為亦不盡相同。比如坐立不安者常見于焦慮癥患者,眼光易被外界事物吸引者常見于躁狂癥患者,動作少而遲緩者常見于抑郁癥患者,動作怪異者常見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根據患者不同的動作,心理科醫生也能做一個簡單的鑒別診斷及病情輕重的判斷。
何謂“聞診”?傳統意義上的“聞診”是醫生通過聽覺和嗅覺,以了解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診察病情。而心理科醫生的“聞診”主要是聽患者的聲音。臨床上,不同的心理疾病患者在言語表達上有明顯的差異。所以,聽聞和關注患者的言語方式,亦是心理科協助診斷的重要方法。
舉個例子,焦慮癥患者因為擔心之事甚多,所以常常會多次反復表達心中憂慮之事或軀體不適之處,且事無巨細,語量多、語速快。抑郁癥患者因為思維貧乏,常表現為語量少、語速慢,經常嘆息,交流回答前常有停頓。更重要的是,抑郁癥患者在敘述病情時常會不自覺表露出悲觀和絕望:“我不想活了”“我的病是不是沒救了”“我是不是快死了”“這個病生不如死,要不你們就放棄我吧”。再比如躁狂癥患者,因思維奔逸,隨時會有大量想法涌入大腦,所以在言語上常表現為說個不停,語速飛快,甚至超過焦慮癥患者,有“搶著說”“著急說”的情況。再比如精神分裂癥患者,可表現為語句的不連貫、無邏輯等。
何謂“問診”?傳統的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陪診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現在癥狀及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心理科醫生常用的“問診”也是如此,但主要關注十大方面,總結起來就是“一問情感二問眠,三問疼痛四問思,五問不適六問智,七感八知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
問診可以說是四診中最重要的一環,心理科醫生與患者交流時不僅需要了解患者發病過程,同時要進行精神系統檢查,包括一般情況、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智力、自知力等。其中,情感為輕重癥心理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科問診還特別強調問“舊病”及“舊時”。
所謂“舊病”是指患者是否合并軀體疾病,便于臨床上開具用藥處方,藥物相互作用是其依據之一。所謂“舊時”,是指患者過去的生活及情感經歷。與中醫內外科醫生不同,心理科醫生更關注患者的過往經歷,比如童年是否有受虐的經歷,或者家庭是否存在極端教育的方式,又或者生活工作中是否受挫……這些都是可能引起精神心理問題的重要誘發因素。
何謂“切診”?傳統的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患者身軀上一定的部位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而心理科醫生常用的切診,則主要是指借助心理評估量表來“切病情輕重”。
由于非器質性病因的心理疾病常常無法通過血液、影像學等檢查發現“端倪”,故需通過心理評估量表來充分了解其情緒特點、性格特征、過往經歷等,最終評估病情的輕重。比如,《癥狀自評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也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篩查量表。這個量表是為了評定個體在感覺、情緒、思維、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癥狀而設計的,從而幫助診斷疾病和評價用藥后的具體療效及癥狀改善情況。在臨床心理疾病方面應用的量表還有很多,比如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估患者焦慮程度;PSQI睡眠質量指數、SPIEGEL睡眠量表、中醫睡眠證候量表評估睡眠情況;HAMD抑郁量表評估抑郁情況;YALEBROWN強迫量表評估患者的強迫癥情況;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量表則用來評估患者的人格特質;等等。
TIPS
網絡“心理測驗”多不可信
網絡上常有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但大部分沒有科學依據。即使是和醫院應用的相同量表,也很難正確評估患者的病情。這是因為很多心理測量量表并非由患者單獨完成,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師的專業水平及主觀判斷。心理測量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為了避免環境對測驗的結果產生影響,環境的各種物理條件是經過統一布置的,測試的時間也是統一的。有時候同一套測驗,上午和下午的測試結果往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