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于彬 李靜 于艷艷 劉玲
(1.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天津 300070;2.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3.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4.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
移動護理站是以醫院信息系統(HIS)為支撐平臺, 以移動信息化終端(PDA)為應用平臺, 以醫院信息網絡為區域平臺, 充分利用HIS 的數據資源, 實現HIS 向病房的擴展和延伸, 解決現存問題[1]。 近年來,國內外對移動護理站的相關研究比較豐富, 但更多的是從應用現狀的角度進行分析, 并且多為采用問卷調查法的量性研究。 由于問卷調查法是對調查者認為重要的問題進行調查, 因此很難從一線護士主觀角度獲得使用移動護理站的真實體驗。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 通過半結構式訪談, 深度探索天津市不同醫療機構護士對于移動護理站工作的體驗, 從定性角度挖掘護士對移動護理站的使用傾向, 為移動護理站在醫療機構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借鑒。
1.1 研究對象 2017 年7 月~2018 年2 月,采用立意取樣法, 在天津市已引進移動護理站的三所專科三甲醫院中, 選取接受過專業培訓并使用移動護理站一段時間(不少于3 個月)的一線護士進行訪談。 樣本量以資料飽和為標準,本研究共訪談了9 名護士,受訪者具體基本資料見表1。
1.2 方法 研究者采用一對一的半結構式訪談法收集資料。 為保證被訪者隱私, 按照A~I 依次編號。 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和課題組成員討論的基礎上,擬定訪談提綱:①您使用的移動護理站是什么形式的? ②移動護理站在工作中是如何推進的?③使用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④移動護理站給您帶來了哪些便利? ⑤您如何看待移動護理站的前景。
1.3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研究者向研究對象介紹研究目的,保證對訪談內容保密,征得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提前約定訪談時間和地點,確保訪談環節安靜、舒適、不被打擾,訪談過程中認真傾聽,仔細觀察受訪者情感變化并記錄,每位護士訪談20~30 min,全程同步錄音。 訪談結束后24小時內將錄音資料轉錄為文字。 給每位受訪者的訪談記錄編序、建檔。采用Colaizzi 分析法分析資料。反復閱讀每位受訪者的文檔,提煉主要觀點與意見。 將觀點、 意見匯集, 辨別出相似的觀點, 形成初步主題概念。 對初步形成的主題概念不斷地進行比較對照,最終升華出主題概念。 為保證主題提煉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將所得結果返給研究對象,進一步驗證內容的真實性。

表1 研究對象資料(n=9)
2.1 移動護理站帶來的便利
2.1.1 節時省力 PDA 可以使信息電子化,并延伸至病房,方便護士查看、核對、記錄信息。護士D 說:“責任護士不用再跑到護士站查患者信息, 護士車就在病房外, 護士可以在護士車上直接查到大夫開的醫囑和患者詢問的一些情況,如:是否有藥物的更換、有新的檢查項目等,節省了很多時間。 ”護士E 說:“除了查看醫囑方便外,護士采集患者信息可以直接在PDA 上錄入,不必手寫,避免了轉抄錯誤,節省了人力。 ”F 說:“以前文書性東西多,現在一掃碼,就相當于簽字了,節省時間和人力,護士可以節省出時間多觀察患者的情況,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
2.1.2 掃碼核查, 避免誤差 每個患者佩戴一個條形碼腕帶,PDA 通過掃碼與后臺信息進行核查,有效避免因同名同姓操作錯誤的出現, 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 護士C 說:“核對的時候非常方便準確……以前護士需要憑自己的記憶力或者轉抄到紙片上的信息識別患者,現在使用這個,機器可以自己核查患者與操作是否相符,如有不符機器會自動報警,有效降低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護士E 說:“通過PDA 的信息化確認,避免了主觀差錯的發生,這是護士們信賴PDA 的原因之一。 ”
2.1.3 客觀留痕,方便監管 PDA 會使每個操作都在服務器上留有痕跡,包括操作者、操作起始時間以及結束時間等。對于醫院管理層來說,PDA 的使用使監管更加方便。 護士A 說:“通過PDA 的實時記錄,可以監管到該瓶液體的輸注速度, 在輸液過程中誰巡視了、何時巡視等信息,無需手寫,掃碼即得這方便了管理者對護士及操作過程的實時監管。 ” 護士B說:“對管理者來說,從后臺對數據進行抓取和統計更加方便,利于管理者進行數據匯總,查找問題。 ”護士H 說:“從后臺去監管護士工作, 確實比以前好得多。這些信息告訴我我的護士們每天都干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花的時間最多,便于日后合理安排工作。 ”
2.1.4 實時留痕, 督促護士工作 護士的所有操作都會經過PDA,每項操作都會在后臺留有痕跡,這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護士每天的工作量和工作軌跡。 與此同時,它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減少了護士在工作中的偷懶現象。護士B 說:“現在有了PDA,你做了就有記錄,可以客觀記錄你的工作量和內容,這就避免了以前的只要求不監管,或者監管不客觀、不全面的現象。 ” 護士H 說:“以前如果沒有這個監管的話,護士可能會有僥幸心理,現在有了PDA 護士必須按時巡視。 ”
2.2 移動護理站仍存在的問題
2.2.1 網速慢影響工作效率 會有聯網速度慢的情況,需要等待PDA 聯網,若網絡很差還需要重復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護士C說:“有時候PDA 反應不夠及時,比如掃完信息之后立刻掃液體二維碼,有時候網絡信號不好,機器反應不出來只能等待后重復掃描。”護士D 說:“發藥要掃患者腕帶時,病房信號可能不太好,患者的信息長時間識別不出來,有點耽誤發藥的速度。 ”
2.2.2 電量不足, 病患不滿意 工作中當出現電量不足時,要返回到護士站取新的電池,比較麻煩。護士F說:“會有電量的問題,和手機相似。出現這種情況,會讓患者等待,有時候患者會不滿意。 ”護士H 說:“出現過幾次PDA 電量不足需要暫停操作回去換電池的情況,如果當時形勢比較緊急,這可能會影響搶救。 ”
2.2.3 硬件設施不足 許多護士反映PDA 的體型以及護理車的移動、高度方面有諸多不便。 護士C 說:“PDA 體型較大,型號較為厚重,放在口袋里可能會自己運行或者發熱。 ”護士D 說:“我覺得這個護理車回轉、拐彎不太方便,比較笨拙,我不太習慣用它。 ……可能是身高的問題,那個車偏矮,高個子的護士使用時要彎腰,時間久了會腰痛。 ”護士G 說:“因為這個車體積大,比較重,所以推的時候慣性比較大,不太好控制。 ”
2.3 對移動護理站的評價
2.3.1 順應時代發展,前景可觀 引進初期,部分護士因為習慣使用紙質材料, 還要學習PDA 的使用,對PDA 持有排斥懷疑的態度。但使用一段時間后,大部分護士都看好其推廣前景。 在天津,移動護理站雖處于試用期,但為臨床工作帶來的便利不可忽視。 護士D 說:“我覺得這個將來肯定得鋪開使用, 有這個車后很方便,所有的操作、填的單子、需要的耗材都可以在這上面登記,很省事,減少了反復手寫、轉抄、傳達的工作。 ”
2.3.2 處于過渡時期, 仍需完善 移動護理站在天津的使用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硬件、設備配置、與現有系統對接等問題,亟待改善。護士B 說:“移動護理站的推廣還要根據各醫院、 科室的特點和需求差異推廣。 ”護士E 說:“由于沒有全院推廣,所以使用PDA 的科室,同樣需留存紙質文件,護士的工作量不但沒減反而更多。 ”護士G 說:“治療車體積較大,進不去病房的門,而且不好推。 ”
3.1 移動護理站在天津市的應用仍處于過渡期但前景被普遍看好 在天津, 已有多家醫院開始推廣應用移動護理站, 各大醫院推廣形式主要以成立信息化小組,由護理部帶領小組組長進行使用、監管以及反饋為主。 廠家在收集護士應用反饋后對PDA 進行改造升級。 在功能使用方面,目前主要以患者身份核對和風險評估為主。 大部分醫院, 由于并未全面鋪開,只有幾個重點科室輪轉使用,各科室設備配置也不盡相同,由于試用期較短,產品研發到投入使用需要一定周期,因此移動護理站并未發揮最全功能。 盡管如此,PDA 仍給一線護士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因此,移動護理站在國內的推廣前景也被普遍看好,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3.2 移動護理站給一線護士帶來了諸多益處 移動性大是護士工作特點之一, 許多工作均需先在護士站核對, 再到患者床旁完成操作, 再回到護士站記錄。 而移動護理站只需輸入口令、密碼,就能確認該條醫囑的執行人和利用無線傳輸技術使護士在權限許可的條件下,只要在覆蓋的范圍內,便可使用PDA對患者的護理信息進行核對、更新和儲存[2]。 同時,掃描錄入將資料電子化,也減少了書寫占用的時間,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 護士可以節省下來時間更多服務于患者,提高患者對服務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護患關系的改善。 除此之外,PDA 借助無線網絡覆蓋,采用條形碼識別,核對患者的身份、藥品和檢驗標本等,確保信息與醫囑相符[3],使資料客觀化,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從根本上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避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同時,移動護理站也使監管工作更為便捷可獲取, 臨床護士的每次操作都會在后臺留下痕跡, 管理者可以隨時從后臺調取數據, 其強大的計算功能和處理能力能夠快速處理并部署醫院的數據信息,提升信息處理效率,對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和控制[4],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監管了護士,督促了護士的工作。 與此同時,移動護理站的應用使護理工作者借助信息化網絡平臺設計、規范臨床護理路徑,加強醫療、護理信息與患者的關聯度,提升日常信息處理的時效性和共享性[5]。并且,醫囑以及醫囑執行情況會永久保存,這也為醫學舉證提供了法律保證。
3.3 發現移動護理站存在的問題 在移動護理站的應用推廣過程中, 一線護士應及時將移動護理站需完善的功能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信息中心,真正實現移動護理站的閉環式管理, 加快解決移動護理站操作中的問題[6]。 網絡速度、電量以及硬件設施是目前影響移動護理站使用的主要因素, 但這些因素均是可以通過技術人員維修以及臨床護士自身采取措施可以解決的。因此,護士可以定期開展會議集中反映移動護理站在使用時的問題, 向廠家反映;及時更新移動護理站的系統,完善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護士在使用PDA 時,注意保護機器,并時刻關注電量情況,必要時可在護理車上留有備用電池;同時,醫院還可以督促臨床護士進行移動護理站使用的相關研究,以促進其在工作中的推廣應用。
移動護理站的應用改變了護理工作的模式,優化了醫囑執行和信息錄入流程, 避免了人工核對患者身份所造成的失誤, 減少了醫護工作人員的手工記錄,大大保障了護理安全[7]。 并且,隨著現代社會衛生服務的供求關系變化以及管理精細化、 信息化的要求,醫院管理受到了嚴峻的挑戰[8],移動護理站的推廣和應用順應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雖然移動護理站在國內的推廣使用仍處于過渡期,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國家對醫院護理信息系統的開展, 移動護理站必將得到推廣應用, 且在實現護理信息條碼化及推進我國移動護理系統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