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天津市南開醫院,天津 300100)
腕踝針是從腕部和踝部取相應的點進行皮下針刺治療疾病的一種中醫針刺療法。 可用于治療由內科疾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多種痛癥、癌性疼痛及頑固性疼痛等。 針刺時沿皮進針,向上方刺入1.4 寸左右,不需出現感應,留針半小時以上。 現有的腕踝針刺治療,在腕部相應進針點進行針刺治療時,需要患者將手臂置于操作臺上,在腕部下方襯墊一個臂墊,令腕部抬升一定高度,之后進行腕踝針穿刺。 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患者腕部缺少固定,令操作難以進行,常導致針刺位置不準確等問題;完成針刺后,患者腕部動作時會使穿刺針受到碰觸,導致穿刺部位的變化,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為此,我們設計腕踝針刺治療手臂固定裝置。 現介紹如下。
材料采用輕便且堅固的工程塑料內附柔軟的海綿墊。本裝置包括手臂支撐槽和手掌支撐槽。手臂支撐槽長度60 cm 槽身寬13 cm。 手掌支撐槽13 cm。手臂支撐槽后部設有相對的兩個后支腿進行支撐、前部設有相對的兩個前支腿進行支撐,同時在頂部兩端設有上臂與前臂壓蓋對手臂進行固定。手掌支撐槽鉸接安裝在手臂支撐槽的前端,在手掌支撐槽的前端設有向前方延伸的手指托板;手掌支撐槽槽體的后部設有相對的兩個連接板,利用軸孔和螺絲桿與螺母固定在手臂槽體前端的兩側,并能隨意調節角度。 在手掌槽體的頂部邊緣中部設有兩個固定點,安裝有對手掌進行固定的手掌壓蓋。 另外,手掌支撐槽和手臂支撐槽內均設有墊層,提高患者舒適度。 見圖1。
2.1 該支撐裝置能根據腕踝針進針角度及要求,結合患者腕部特征靈活調整手臂支撐槽和手掌支撐槽的夾角并固定,使患者在接受針刺治療時,手臂和手掌處于最佳角度且保證固定姿勢,便于針刺操作。
2.2 該支撐裝置通過在手臂、 手掌支撐槽上設置壓蓋,實現了對患者手臂和手掌的良好固定,避免了針刺治療時患者因為疼痛刺激出現的腕部移動, 同時也杜絕了針刺后患者腕部活動使穿刺針受到碰觸,導致穿刺部位的變化影響治療效果。
2.3 通過在手掌支撐槽的前部設置手指托板,令患者的手指部分自然地搭在手指托板上, 同時手臂支撐槽和手掌支撐槽內的墊層進一步提升舒適度。

圖1 腕踝針刺治療手臂支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