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玉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院婦產科 河南鄭州450007)
滋養細胞腫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常見于育齡期婦女,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目前,臨床多采用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治愈率高達80%。隨著化療方案不斷完善,滋養細胞腫瘤患者遠期生存率顯著提高,但化療藥物的應用可損傷卵巢功能,甚至導致患者卵巢早衰,從而喪失生育功能[1]。因此,在應用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時,應加強對卵巢功能保護。亮丙瑞林是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能有效保護卵巢功能。本研究探討亮丙瑞林+EMP 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月收治的滋養細胞腫瘤患者98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49 例。參照組年齡20~35 歲,平均(27.41±3.62)歲;臨床分期:Ⅰ期24 例,Ⅱ期15 例,Ⅲ期10 例。研究組年齡21~35 歲,平均(27.94±3.42)歲;臨床分期:Ⅰ期25例,Ⅱ期15 例,Ⅲ期9 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入組前未采用其他化療方案治療;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存在化療禁忌證。
1.3 治療方法 參照組采用EMP 化療治療:第1~3 天,靜脈滴注依托泊苷(國藥準字H11021801)100 mg/m2;第1~3 天,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22022882)2 mg/kg,總量均分,肌肉注射;第2 天,靜脈滴注奈達鉑(國藥準字H20064294)80 mg/m2。化療間隔21 d。研究組采用亮丙瑞林(國藥準字H20090299)+EMP 化療治療:EMP 化療方法同參照組。亮丙瑞林于化療前皮下注射,3.75 mg/次,1 次/4 周,直至化療結束。
1.4 療效判定標準 化療療程完成后,每周檢測1次血清β-促絨毛膜激素。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連續3 周血清β-促絨毛膜激素檢測結果正常,轉移病灶消失,再鞏固2 個療程,3 個月內無復發;部分緩解:連續3 周血清β-促絨毛膜激素水平明顯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水平,臨床癥狀好轉,病灶縮小>50%,且持續4 周;無效:若連續2 個化療療程完成后,臨床癥狀加重或無明顯改善,血清β-促絨毛膜激素水平無變化或上升,病灶增大或無明顯變化,或出現新病灶。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 (1)化療療程數。(2)療效。(3)血小板降低、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等毒副反應發生率。(4)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后12 個月血清卵泡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竇卵泡計數。以陰道超聲檢查計數竇卵泡;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10 min(3 500 r/min),分離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AMH 水平,放射免疫法測定FSH 水平,所用試劑、試劑盒均購自上海嵐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6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2.1 兩組化療療程數對比 研究組共化療348 療程,平均(6.05±1.09)次;參照組共化療341 療程,平均(5.97±0.89)次。兩組化療療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98,P=0.692)。
2.2 兩組療效對比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2.3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毒副反應 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2.4 兩組血清AMH、FSH 水平及竇卵泡計數對比治療結束時、治療后12 個月,研究組血清AMH、FSH 水平及竇卵泡計數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AMH、FSH 水平及竇卵泡計數對比

表3 兩組血清AMH、FSH 水平及竇卵泡計數對比
治療后12 個月AMH(μg/L) FSH(U/L) 竇卵泡計數(個)研究組參照組組別 n 治療前AMH(μg/L) FSH(U/L) 竇卵泡計數(個)治療結束時AMH(μg/L) FSH(U/L) 竇卵泡計數(個)49 49 t P 2.32±0.21 2.29±0.18 0.759 0.450 9.23±0.41 9.21±0.39 0.247 0.805 9.13±0.52 9.19±0.46 0.605 0.547 2.15±0.23 1.96±0.25 3.915<0.001 9.14±0.24 8.54±0.26 11.870<0.001 9.06±0.48 8.84±0.41 2.440 0.017 2.03±0.18 1.72±0.14 9.516<0.001 8.76±0.23 7.16±0.27 31.578<0.001 8.85±0.45 7.28±0.49 16.519<0.001
滋養細胞腫瘤為婦科惡性腫瘤,對化療藥物敏感性高。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拮抗藥,能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干擾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阻滯腫瘤細胞增生。奈達鉑為鉑類化合物,能與脫氧核糖核酸結合,形成鉑化加合物,還可抑制腫瘤脫氧核糖核酸合成、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目的[2]。依托泊苷是一種抗腫瘤藥物,主要作用于脫氧核糖核酸拓撲異構酶Ⅱ,形成可逆復合物,阻礙腫瘤脫氧核糖核酸修復[3]。EMP 化療方案能有效殺滅腫瘤細胞,但會對卵巢功能造成損害,主要表現為絕經期提前、月經不調等卵巢早衰癥狀,甚至還可引發其他器官并發癥[4]。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對促性腺激素分泌具有負反饋調節作用,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對化療引發卵巢損傷具有保護作用[5]。亮丙瑞林是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能抑制卵泡細胞凋亡,形成體內低雌激素環境,降低卵巢血流量,還可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結合,從而發揮卵巢保護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化療療程數、總有效率、毒副反應發生率與參照組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EMP 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同時加用亮丙瑞林治療,不會增加化療療程、毒副反應,且不會降低臨床療效。既往研究多根據閉經時間、卵巢體積、竇卵泡計數等評價卵巢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來,研究顯示AMH、FSH 水平較抑制素B、雌二醇更能敏感反映卵巢受損情況[7]。AMH由小竇卵泡、竇前顆粒細胞產生,屬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可降低甾體合成,阻滯原始卵泡募集,降低卵泡激素合成從而影響芳香化酶活化,阻礙卵泡發育,為評價卵巢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8]。FSH 能促進卵泡成熟,直接反映卵巢分泌功能。治療結束時、治療后12 個月,研究組血清AMH、FSH 水平及竇卵泡計數均高于參照組(P<0.05),提示亮丙瑞林+EMP 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能保護卵巢儲備功能。
綜上可知,亮丙瑞林+EMP 化療治療滋養細胞腫瘤效果確切,能保護卵巢儲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