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星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整體呈明顯走強態勢。7月9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升破7關口,重回“6時代”。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6.9862。英國《金融時報》當天評論稱,人民幣匯率已升至自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原因是經濟復蘇的跡象不斷增多,股市繁榮提振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
路透社9日報道稱,中國股市當天連續第八個交易日上漲,主要由流動資金、政策支撐及散戶熱情所帶動。截至9日收盤,上證綜指站上3450點。“中國股市今年的表現幾乎是新興經濟體中最為出色的。”彭博社9日報道稱,上周中國內地股市呈現出了近5年來最佳表現,“剛剛在幾個月前陷入嚴重新冠疫情影響的亞洲巨人已經明顯恢復狀態,中國經濟正在走入下一個周期。”《金融時報》稱,盡管今年1月至3月,中國經濟出現40多年來的首次萎縮,但近期復蘇跡象令投資者感到振奮。今年5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
路透社9日援引中資銀行交易員的分析稱,“人民幣這波升勢快于市場預期,主要跟權益市場火爆有關,同時今天公布的CPI和PPI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復蘇。”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6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降幅收窄。上半年中國CPI比去年同期上漲3.8%。
《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的話稱,人民幣連續上漲也得益于西方大型經濟體的相對疲弱。連日來,美元指數持續下行。美元兌歐元跌至近一個月內低點,兌英鎊跌至近三周低點,兌瑞士法郎則跌至近四個月低點。
路透社9日報道稱,從中長期看,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較佳,經濟復蘇步伐加快,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以及中國大力改革資本市場擴大資金流入,均對人民幣走升提供支撐。報道援引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外匯策略師羅德里戈·卡特里爾的分析稱,中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后表現較好,不僅有序恢復,而且成功預防第二波疫情;隨著國際資本持續選擇中國市場,人民幣匯率升值,這一現象正得到市場歡迎。▲
(甄翔)
環球時報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