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亮
摘要:天然氣作為一種易燃、易爆混合氣體,開發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直接影響著采氣效率與質量,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存在安全問題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因此,在采氣安全生產過程中不僅需要設備方面的安全,更需要人員方面的監督工作來保證其安全性。本文將從采氣工藝的多方面進行探討分析,提出如何安全有效的規避安全風險,保障安全生產的可靠措施。
關鍵詞:采氣;工藝;安全;防控
采氣工藝和采油工藝在表面上存在較大不同,從天然氣的儲層到井底、井口、輸氣管道以及到下游的處理廠,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所以,要促進氣井的合理生產,維護各個環節的壓力十分必要。因此,在文章中,對采氣生產工藝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研究,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參考。
1.采氣工藝流程
采氣工藝指的是在天然氣從井底到地面的全部過程,它與自噴采油法相同,能夠對探明的油氣田進行鉆井,對氣流進行誘導,保證氣體能夠基于自身能量,將其噴出。氣井的井身結構和井口裝置、噴油相同,但也存在一些不同點。如:采氣工作、輸送工作等,都是相互聯系的過程,但其存在的供應過程更為復雜。對于氣井井口裝置來說,其是基于耐高壓、氣密性特點構成,并基于不同直徑的氣嘴,對氣井的產量進行調節。為了減少井下產生的一些應力腐蝕現象,還需要注意到油管的選擇和井口裝置材質的選擇,并在期間將添加劑注入其中。同時,在對氣井的生產工作進行管理期間,還需要基于相關需求,研究砂巖氣層、含水比的控制含量等,促進氣井檢測工作的優化完成。
2.地層水及出砂的影響
(1)地層采出水對氣井生產的影響,地層產出水對管線的腐蝕及堵塞影響較大,隨著開采程度的加深,水的影響問題將逐漸被放大。(2)出砂對氣井生產的影響.氣井出砂后由于井底地層結構的損傷,有可能形成井眼附近地層的空洞或井壁竄漏、套管變形,管線設備腐蝕等嚴重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嚴重影響了氣井的產能。
3.采氣生產工藝安全風險因素的分析
(1)介質腐蝕性的影響和主要規律。對腐蝕掛片的易腐蝕部位進行監測,促進腐蝕速率最大數值的實現。當前,我國大部分的油田產出物中不含H2S,腐蝕介質為二氧化碳,影響腐蝕的因素主要為:含水,當存在二氧化碳腐蝕有水的時候,需要濕潤鋼鐵表面,對含水率的腐蝕嚴重性產生較大影響。分壓的影響,二氧化碳分壓將影響二氧化碳的腐蝕性,在油氣工業發展中,根據二氧化碳分壓,判斷出腐蝕程度,掌握相關規律。溫度,當溫度在60℃時,金屬表面會比較光滑,存有均勻分布。當溫度維持在110℃時,將影響局部腐蝕。當溫度在150℃時,將產生中等腐蝕。流速的影響與高流速的產生都將導致機械疲勞,其存在的鋼鐵為裸露狀態,也會促進腐蝕速率的提升。受其他要素的影響,尤其是PH值,水中含有的離子含量,都會產生腐蝕現象,其影響也更為復雜。
(2)介質流場沖刷仿真分析。利用專業軟件,對流休力學進行計算,對管道典型單元實現流場仿真模擬,預測出各個部件的沖刷腐蝕位置。掌握管道的沖刷腐蝕規律,分析出站場內管道的腐蝕性以及沖刷部位,保證能夠根據這些要點,為沖刷減薄關鍵部位的監控工作提供有效的執行依據。
(3)對剩余強度進行評估。在對剩余強度進行評估期間,需要根據相關的評價方法,促進評估工作合理完成。為了對管道進行確定,需要分析壁厚,促進承壓能力的獲取,維護管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確定失效模式的時候,由于荷載受氣體壓力的影響,管線內力與內壓相關,因此,材料性能參數需要基于相關要求,分析出給定的材料數據。
(4)對剩余壽命進行預測。基于相關規范,需要對管道最小壁厚進行計算,確定出腐蝕余量。其中,計算與可靠度、腐蝕速率相關。
4.采氣工藝安全性的防控措施
(1)要對站場管道、關鍵設備的剩余壁厚進行測量,維護其準確性。基于上述的研究和分析,為其提出組合檢測方法與檢測體系,保證能對集氣站管道的腐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與闡述。期間,要對多處管件的剩余壁厚進行監測,分析其存在的腐蝕性,促進全面調查工作的有效完成。也能對某站的管件剩余壁厚進行檢測,會發現存有多處腐蝕減薄點,促進驗證工作以及測量工作的準確性。
(2)要對影響的站場關鍵設備、管道腐蝕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主要規律。主要是介質含有的二氧化碳量與產水量之間的內在關系。介質加熱后,其存在的溫度會升高,在部分井產含水量中也會存在鎂離子,能夠促進局部腐蝕傾向性的增加。隨著流速的增加,腐蝕產物膜也會比較疏松,這些集氣站的介質將實現較強腐蝕性。雖然介質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時,但介質中也不會有水,其中的二氧化碳的腐蝕性也較弱。基于現場的調查和分析,需要對腐蝕速率監測結果進行研究與分析。其中,腐蝕速率可控,在監測期間,不會產生明顯腐蝕。
(3)利用專業軟件,對管道內的易沖刷腐蝕部位進行預測和分析。期間,可以利用專業軟件對流場進行分析,并對站場管道特定部位壓力的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對含水率的分布圖、流場的分布圖進行分析,促進危險點的預測。其中,最為容易產生的沖刷腐蝕部位主要表現為多個部位,包括三通后背弧面、節流閥芯位置,研究直角彎頭后直管段的區域、大小頭的小頭位置。還包括單個彎頭的后外弧面區域。針對仿真預測分析結果以及實際的抽查測試結果,促進對比工作的完善性,維護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確性。
(4)對剩余強度進行評估。根據某站的實際腐蝕點,分析點檢結果。在期間,基于站場資料與數據,需要對理論進行分析,實現現場測試以及腐蝕仿真模擬工作的執行。也要對管道剩余強度進行評估。對于其中的管道,沒有對其評估,也需要基于評估結果,對部分的管道進行更新。
(5)對剩余壽命進行預測與分析。基于某站口井加熱爐,在工作中,溫度、工作壓力長期保持穩定,根據腐蝕程度,預測失效年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延長加熱爐管道的剩余壽命。根據相同的方法,對其余的管道剩余壽命進行預測,并為其提出下次檢驗周期,促進各個管道、剩余壽命、檢驗周期的合理性。
5.結論與認識
維護工藝的安全性,不僅能滿足采氣生產與工藝安全風險,還能促使其結果更為可靠。當前,采氣生產工藝技術出存在的專用設備比較多,需要專業人員對其操作,對防腐保溫層的部分損失進行解決,研究仿真模擬,解決其存在的不足。為了對其積極改善,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對工藝安全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他們能夠掌握相關的分析操作技術。第二,需實現變停工檢測,對工藝運行情況實現在線檢測工作,保證檢測分析效果的形成,減少防腐保溫層、外防腐涂層的損壞性。第三,促進仿真模擬軟件的優化性,為其建立管道關鍵單元,建立實際的介質流體力學計算模型,也能對沖刷腐蝕進行定量計算。第四,需維護流體沖刷與腐蝕速率之間的定量關系,保證工藝的安全性能夠得以提升。第五,在度防腐保溫層過程進行拆除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到管道外的腐蝕性,利用電化學防腐方式,實施防腐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姬學廷;田艷偉;趙一樺;提高天然氣生產的安全環保性措施[J];化工設計通訊;2019年03期
[2]張傳合;石油天然氣安全事故應急管理策略[J];化工管理;2018年31期
[3]方亞飛;偉東;候寧博;劉利娜;周維鎖;天然氣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識別與管理[J];化工設計通訊;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