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錦16塊三層系二元驅位于16塊分采區中部,試驗區內采出程度較高、水淹嚴重,進入主段塞注入階段后見效緩慢,主要原因為整體厚度偏大部分油井目的層為一整套大厚層,增加了驅替難度,針對三層系目的層段厚度大的問題,及時實施注采層段調整,封堵厚層底部,加快油井見效速度,取得較好效果,值得推廣和借鑒。
關鍵詞:厚層;化學驅;驅替效果;
一、油藏基本情況
錦16塊地處大凌河河套內。構造位置位于遼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歡喜嶺油田中部。開采層位為興隆臺油層,含油面積6.0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3985萬噸(錦采:3.92km2,地質儲量2523×104t,水驅標定可采儲量1336×104t)。錦16塊三層系二元驅位于16塊中部分采區,構造形態為兩條近東西向正斷層夾持的南傾的鼻狀構造。試驗區目的層為興Ⅲ6-8,含油面積0.24km2,有效厚度18.1m,孔隙度24.1%,平均有效滲透率750×10-3μm2,地質儲量63.1×104t,孔隙體積146×104m3。
2017年底,三層系進入主段塞階段,試驗區階段核實產油1.38萬噸,階段采出程度2.19%,總采出程度53.89%,目前采油速度僅0.11%,需加快層位整體調整,盡快改善區塊的驅替效果。
二、三層系見效緩慢原因分析
1、單層厚度大,增加了驅替的難度
三層系試驗區平均單井目的層厚度為25.0m,平均單井單層厚度7.8m,而二層系平均單井單層厚度僅為3.1m。其中有兩口井(丙5-A316和6-A116)就是一套大厚層。
2、采出程度高,水淹嚴重
試驗區內共有32口井生產過目的層,其中井網內為21口,井網外11口。按厚度對生產數據進行劈分,井網內油井累產油32.6萬噸,采出程度高達51.7%。
從測井曲線上看,目的層段電阻較低,統計部署的新井和側鉆井,發現水層+強水淹層的厚度占目的層厚度的98.1%(二層系為76.4%)。表明目的層段水淹程度非常嚴重。
3、累計注采比低,地層處于虧空狀態
統計整個被斷層包圍區塊的油水井,按厚度對生產數據進行劈分,截至到2014年12月,累計注采比僅為0.78。
從測壓數據反映,空白水驅初期,三層系地層壓力僅為11.6MPa(二層系為12.5MPa),后期通過增加注入量、控制采液量,使地層壓力有所恢復,目前在12.0MPa左右。
4、注聚濃度不夠
根據試驗區方案設計,注聚濃度設計在2800mg/L,而實際平均注聚濃度只有2500mg/L。
5、注聚量不足
總體采聚濃度偏低,平均在69mg/L。從井距關系來看,只有井網外的2口井采聚濃度較高(6-2436平均307mg/L、丙6-135C平均498mg/L),且離注入井較近,分析認為注聚量不足,導致其他井見聚效果不明顯。
三、封堵厚層,改善驅替效果
針對三層系目的層段厚度大的問題,及時實施注采層段調整,封堵厚層底部,加快油井見效速度。此次層位調整共包括5注8采,按照“先油井,后注入井”的原則,優先實施采油井調整,目前采油井已實施7口,注入井已實施完。
四、結論
分析三層系厚層試驗區見效緩慢原因,針對三層系目的層厚度較大的實際情況,封堵厚層底部,加快驅替效果,見到明顯效果,值得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風喜;滕寶剛;何富強;樁106疏松砂巖精細油藏描述技術及其應用效果[A];第四屆勝利油田北部油區疏松砂巖油藏開發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車明;敬小軍;周建堂;康麗俠;詹健;高月紅;精細油藏描述技術在低滲透油藏中的應用[A];青年人才與石化產業創新發展——第七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雷云海;李錦花;王國慶;張曉芬;王憲峰;木頭油田精細油藏描述研究與應用[A];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任寶生;蘆鳳明;馬立軍;羊三木油田精細油藏描述研究與實踐[A];2004第三屆油氣儲層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5]王永亮;郭康良;周嬋娟;楊再廣;興隆臺油田地質構造特征[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年01期
[6]黎麗;錦94塊興隆臺油層潛力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9期
[7]余波;水平井技術在千12興隆臺油層南塊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8期
[8]李永強;賀飛;精細油藏描述的技術方法探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年22期
[9]羅學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規律研究——以遼河油田A區塊興隆臺油層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年11期
作者簡介:
劉鶴(1986-),女,工程師,2011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專業,現在中油遼河油田公司錦州采油廠地質研究所從事開發地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