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
摘 要 綠色節能是以提高建筑舒適度為目的的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建筑設計中,利用自然資源設計具有良好朝向和通風性能的房屋;屋頂、墻體、門窗等建筑物外殼采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材料;采暖、空調、制冷、照明等建筑工程盡量采用能耗低的產品,盡可能開發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資源。
關鍵詞 綠色建筑;采暖通風;設計
引言
科學合理的采暖通風規劃,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建筑工程能耗,促進我國建筑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與西方工業化國家相比,我國采暖通風工程能耗較高,但采暖通風質量卻不盡如人意。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生態可持續發展推進城市建設,要加大對建設項目暖通系統的設計管理和研究,不僅要提高建設項目質量,而且要減少對城市自然環境的污染,減少有限資源的消耗。
1暖通節能技術與建筑設計的結合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加快,高層建筑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暖通系統在建筑中的能耗巨大,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在建筑設計中還應設計暖通系統的節能方法,以降低能耗,實現綠色發展。
(1)組合式建筑供暖節能設計原則。在暖通建筑節能建設中,最大限度地不改變房屋環境,保持室內溫濕度和空氣的和諧是最重要的。同時,為了避免極端天氣的發生,我們可以配合房屋的保護結構,在室內創造一個獨立的氣候空間,另外,盡量避免使用建筑材料,施工要相對簡單容易完成。
(2)暖通建筑節能工程方向。在建筑暖通系統的節能設計中,首先要有多個系統,并根據不同的建筑類型選擇最佳方案,在實際工程設計中,采暖空調應獨立于減少或打破走廊、樓梯等外部空間,完善內部防護結構,增強采暖通風效果,降低能耗。
(3)暖通設備的選擇。為了降低能耗,暖通設備的節能性能必須更高,在選擇暖通設備時,盡量選擇能耗低、生產能力強、環境污染小的暖通設備[1]。
2當前建筑工程采暖通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采暖通風設計不合理,導致建設項目能耗高。我國與西方工業化國家在建筑工程設計上存在一定差距,多數建筑工程的房屋結構建設顯得不足,增加了冬季供暖所需的熱負荷,增加建設項目能耗。因此,有關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應注意加強對建筑工程房屋結構的科學設計,避免熱損失,我國建筑工程在通風設計中經常采用通風機和空調。空調可以在夏季和冬季使用,但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用電量;風險通風是在炎熱的夏季使用,而不是在冬季使用;電采暖雖然運行功率大,但可以充分利用;空調功率低,但在建筑工程采暖通風設計過程中應用不廣,設計單位及其設計人員應做好夏季的通風設計,保持城市環境的涼爽舒適,另一方面做好冬季的采暖系統。此外,在采暖通風設計過程中,應根據當地情況,結合各建設項目的氣候、環境和天氣變化,制定采暖通風設計方案。
(2)采暖通風系統設計不完善。加強綠色環保,建筑工程的清潔節能效果已成為建筑工程暖通設計的首要和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未來建筑工程采暖通風設計的發展趨勢,在建筑工程采暖通風系統的施工中很容易做到,忽視采暖通風系統的選擇和安裝錯誤,影響整個采暖通風系統的效率和質量。根據采暖通風設計的要求,設計人員必須確定采暖溫度和能耗,建筑的城市空間要求精確計算,將采暖通風設計與建筑的其他建筑裝飾設計相結合,加強各建筑部門的協調配合,確保采暖通風設計的科學完成[2]。
3采暖通風節能技術的具體應用
(1)建筑物的綠色景觀設計。未來建筑業將朝著環保、節能、生態的方向發展。利用綠色植物來優化樹木環境是大勢所趨,通過在建筑周圍種植綠色植物,利用植物的特性來適應建筑環境,減少采暖通風系統的使用。例如,綠色植物的葉子可以排汗,排汗可以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降低建筑溫度,另外,綠色植物可以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室內二氧化碳,在夜間觀察通風,凈化室內空氣,綠色植物可以減少夏季供暖和通風系統的能耗。綠色植物不僅能吸收建筑物內產生的熱量,而且對太陽有一定的遮擋作用,使建筑物的溫度不會因陽光照射而升高,這樣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能耗大大降低。
(2)余熱循環系統的實驗應用。目前,大多數建筑都有通風系統,不僅可以使室內溫度更加宜人和諧,而且可以改善室內環境,同時通風還可以吸收室內的部分冷熱空氣。如果能利用這些氣體的溫度,將大大降低建筑能耗,促進節能環保。
現在,國外已經有了這種能將冷熱交換為室內外空氣的設備,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我國對環境保護的研究相對較晚,我們目前正在研究這項技術,為了更有效地降低能耗,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對這類制冷換熱設備進行試驗和推廣。
(3)超低溫熱泵技術。超低溫熱泵技術是一項高新技術,可應用于建筑空調系統,能有效降低采暖通風系統的能耗,在許多建筑供暖和溫控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般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正常運行,可有效控制建筑溫度。溫度越低,溫度調節效果越好,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在老化溫度變化時能量阻尼很低,而且供暖效果非常明顯,目前該技術在歐洲寒冷的冬季地區廣泛應用于供暖、供暖和熱水制備,而且節能效果非常好,能耗約為其他加熱器的三分之一,在超低溫熱泵技術不能廣泛應用于暖通空調建筑系統的同時,提高了供暖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這對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十分有利。
(4)調節機制的改進。目前暖通設備的調節機制非常極端,僅限于制冷和制熱,但人們對溫度的要求通常保持在一個正確的點上,無論是制冷還是制熱,都不能達到預期的最大負荷,暖通設備的工作頻率將是傳統的流量控制機制,是通過改變閥門的流量阻力來調節流量,但系統的運行負荷仍然最大化,因此傳統的流量控制機制需要改進。
(5)加強太陽能的應用。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人們更加渴望開發新能源,而太陽能是最早的,目前,太陽能在我國廣泛應用,甚至已經進入了每個家庭,利用太陽能作為空調的能源,可以實現真正的環保節能。我們采用低溫的地球源進行超導能量傳輸和冷卻,不僅節能,而且環保。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暖通風設計是關系到綠色建設工程整體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技術環節,有關企業和設計人員應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堅持節能環保、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不斷優化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 韓國寶.淺議暖通空調節能設計的若干問題[J].能源與節能,2019,(10):33-34.
[2] 宋印秀.節能減排加快實施建筑節能步伐[J].科技信息,2017,(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