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捷
摘 要 當前,環保理念漸漸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這就迫使土木工程施工必須轉型,不能再恪守以往粗放、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不考慮環境效益的施工方式。因此,最大限度地應用綠色建筑材料成為大勢所趨。本文就這一課題進行探究,以期找出綠色建筑材料在當前土木工程施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為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 綠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而環保理念和建設未同步跟上,導致現今環保問題層出不窮,且國民經濟歷經四十余年改革開放,如今也已步入轉型期,需要探求新的發展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正是基于此提出了綠色發展的要求。作為國民經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土木工程施工,必須高瞻遠矚,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把應用綠色建筑材料切實落實到位,助推土木工程施工領域綠色可持續發展,及早建立起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為國家建設出力。
1綠色建筑材料的屬性和內涵
所謂綠色建筑材料,即是指那些有別于傳統建筑材料,對資源的消耗低,環保無污染,無毒害性,無輻射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1]。一般而言,按照其性能劃分,主要可分為功能性、結構性和裝飾性綠色建筑材料。
功能性綠色建筑材料,指的是具有針對性,有獨特功能和作用的,滿足人們特定情境下的特定需求的綠色建筑材料;結構性綠色建筑材料,指的是有助于施工水平的提高,并具有成本優勢的綠色建筑材料,一般包括環保水泥、新型墻體材料、輕型鋼材、綠色防水材料等;而裝飾性綠色建筑材料,則指的是主要能對室內室外環境起到裝飾和優化的綠色建筑材料,一般包括納米除菌除臭材料和保溫材料等。
2土木工程施工中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的好處和優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應用綠色建筑材料,顯而易見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具有環保的功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統一。但除此之外,還有三點好處和優勢:①于個人而言,綠色建筑材料一般具有無污染、無毒害、無輻射以及隔熱保溫等性能,對人的身體健康極為有益[2]。尤其是在保健意識提升的當下,相較以往人們不再只關注建筑材料的經濟成本,反而將是否對健康有益放在首位,這便為綠色建筑材料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②對自然而言,綠色建筑材料其可循環利用的特性大大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地球資源已逐漸瀕臨貧乏,若再一味索取,怕是未來有朝一日人類將面臨覆滅之災。而綠色建筑材料的出現和應用無疑是提供了一個可替代的解決途徑。③對社會發展而言,應用綠色建筑材料有助于全社會的科技創新。綠色建筑材料一般都是采用新型科學技術生產或改造而成[3]。推廣和應用綠色建筑材料,便是為這些新型科學技術拓展了市場生存空間,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新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研發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進而使全社會的科技創新,實現全社會的創新性發展和科技創造實力的提高。
3土木工程施工中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的策略探究
盡管綠色建筑材料有諸多好處和優勢,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率也越來越高,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員的認識不到位、嚴謹度低下、專業性不強等原因,導致綠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未能發揮最大效用,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具體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 以學促用
各施工方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對綠色建筑材料的認識,多角度、多層次了解各個綠色建筑材料的結構、性能、優缺點以及最佳適用情境。
要想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較好地應用綠色建筑材料,就必須先要對綠色建筑材料了然于心,否則,該應用的時候沒有應用上,或者張冠李戴用錯了情境,那豈非既浪費了人力又白白消耗了資源。土木工程施工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設備、資源等,一旦開始就往往一干到底,若中途停止,那損失簡直是不可估量。因此,必須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系統,切不可因意識不到位而導致無法挽回之后果。
3.2 以研促用
綠色建筑材料大多并非自然天生,往往是運用高科技技術清潔生產而成。這便注定了它們不可更改的科技屬性。放眼當下,盡管綠色建筑材料品種繁多,但也還有研發改進的空間,而且,許多未知領域也有待人們去發掘和創造[4]。因此,政府部門要極其重視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工作,一是幫扶綠色建筑材料研發企業發展強大,為他們提供減免稅收、人才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和便利,助推他們對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二是建立研發和施工互相反饋制度,不管是新研發的還是久經市場考驗的,都要引導施工單位將該綠色建筑材料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反饋給研發單位,為下一步的改進提供實踐支持;三是支持引導多家研發單位成立企業聯盟,互通有無,合力攻堅,爭取在綠色建筑材料研發上大放異彩。有條件的施工單位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發部,根據施工需求和實踐研發或改進綠色建筑材料,無條件的也要盡量成立一個反饋部,及時記錄綠色建筑材料在施工應用中的問題和不足,實現反饋有效輸出。
3.3 以管促用
當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綠色建筑材料雖然已經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應用,但是總難避免會出現偷工減料或敷衍施工的行為。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必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從選材到施工,再到監管驗收,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成立專門的監管小組,從土木工程實施之初就介入進來,實行定期查訪和不定期走訪,實地了解施工單位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和整改,要在盡量減少經濟損失的前提下進行最有效的整改,兼顧成本和實用效益。各施工單位也要制定嚴格的自查自糾制度,管理和規范自身的綠色建筑材料應用,監管其效果和質量,使其真正發揮出該有的性能,利國利民[5]。倘若因管理不到位,導致綠色建筑材料應用不當,影響了建筑質量,結果會讓人們對綠色建筑材料產生不必要的懷疑,降低人們應用的信任度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必會使綠色建筑材料市場前景萎靡,漸至消亡。
3.4 以實促用
實,即實際。綠色建筑材料雖好,但也不可濫用。必須根據具體的應用情境,以及施工條件、建筑特色、地形氣候等選擇合適的綠色建筑材料,要在性能和實用之間找準一個最佳的權衡點,即便不能兼顧,也要選擇相對成本較小、性能較佳、效益較好的一個。
同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雖然綠色建筑材料有諸多優勢,但也并不意味著綠色建筑材料就一定是萬能的。而且不可否認,部分綠色建筑材料在應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個項目中,是否要應用綠色建筑材料,什么時候要應用綠色建筑材料,一定要在詳細勘察施工地點并進行科學分析研判后來確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該應用的時候要應用,但當實際情況不允許或綠色建筑材料并不是完美匹配時,也要果斷棄用,轉而仍舊應用傳統建筑材料來進行施工[6]。綠色建筑材料必須要應用在刀刃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應用綠色建筑材料不但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當下國民經濟轉型的必然,更是個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性選擇,因此,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施工單位,在可能的情況下都要把綠色建筑材料作為土木工程施工的首選,要全力以赴做到以學促用、以研促用、以管促用、以實促用,真真切切地選好材、用好材且選對材、用對材,精準施工,嚴格監管和驗收,使綠色建筑材料應用到位并發揮出真正應有的效能,在促進人們健康生活、改善社會環保環境、實現國民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 張志均.張輝.綠色建筑技術要點及推行綠色建筑的建議[J].科技展望,2016,26(9):17-19.
[2] 林義.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13):90-90.
[3] 陳代云.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8):43-44.
[4] 陳永清.探究綠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12):17-17.
[5] 徐子謙.綠色建筑的特點及施工工藝[J].中華建設,2016(1):122-123.
[6] 李錦.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3):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