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王黎
[摘 要]城鄉規劃主要是為了滿足一定時期內城鄉經濟發展目標,合理的配置包括城鄉土地、建設、空間布局等資源,對各項部署情況合理安排。城鄉規劃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規劃研究、編制、管理三個方面。與發達城市相比,我國城鄉規劃建設水平有待提升。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的研究,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建設和諧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就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10-01
1 引言
社會的發展帶動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鄉村日漸荒蕪并凋零,給城鄉規劃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比較嚴峻的形勢,因此,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城鄉規劃建設進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圍繞,城市和鄉村規劃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城市和鄉村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 城鄉規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2.1 城鄉規劃前瞻性不足
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很多城市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往往注重經濟發展,忽視了人們的生活需求、精神追求等問題。另外,很多規劃者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理解不夠深入,沒能在當地區域特點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需求進行合理規劃。總之,前瞻性不足是我國目前城鄉規劃中的突出問題之一。
2.2 缺乏完善的規劃編制體系
一方面,缺少集中管理,很多地方政府將規劃責任下放到鄉鎮府、鎮政府等,同時也缺少各個基層單位的協調工作,導致城鄉管理職能失穩,規劃設計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完善的規劃監督制度,導致各管理部門各自為政,也削弱了地方政府對城鄉規劃方案的重視程度。此外,鄉鎮規劃機構不夠健全,工作態度敷衍了事等,都給城鄉規劃與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2.3 城鄉規劃保障機制缺失
從某種角度來說,規劃管理職能發揮對城鄉規劃方案的實施效果具有較大的影響。然而,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中還存在此類問題,突出表現為保障機制缺失。同時,我國關于城鄉規劃問題的研究較多,但大多集中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對于保障機制的研究少之又少,總結經驗時,也很少涉及管理體制、管理制度這些保障性問題。
3 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加大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城鄉規劃建設的有關法律依據是《城鄉規劃法》,為了保障城鄉規劃建設的有序進行,有必要通過多種形式、多個渠道,全面地、綜合地加大對《城鄉規劃法》的宣傳力度。另外,與城鄉規劃建設有關的制度、宅基地審批程序、申請條件和報批程序等,也要作為向居民宣傳的重要內容,這樣做到的目的是使居民充分了解城鄉規劃建設的相關程序和規整制度,確保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積極的配合,共同為城鄉規劃建設的良好有序開展貢獻力量。
3.2 建設并完善城鄉規劃建設體系
城鄉規劃建設體系的完善,有賴于與城鄉發展有關的城鄉之間、局部與全局之間、近期與遠期之間、發展與保護之間的利益關系的統籌兼顧,這是保障城鄉規劃建設工作穩步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另外,城鄉規劃建設中,“以人為本”一定要被當做核心理念予以執行,站在更加利于人們生活居住的角度來進行有關規劃建設。同時,也要引導更多的有關人員參與到整個規劃建設中來,以增強城鄉規劃建設的凝聚力,在更高標準和更高要求上達到城鄉規劃建設良好發展的目的。
3.3 加強對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研究
我國新農村建設實施以來,城鄉規劃建設工作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目標,但如果將城市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死搬硬套在農村地區,必然會導致規劃建設不合理問題。首先,城鄉規劃部門需要加強對城鄉一體化戰略的研究與理解,借鑒城市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根據鄉鎮地區實際發展情況,根據鄉鎮地區人民需求等,提高規劃建設整體合理性;其次,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城市與鄉村在文化、經濟、人民需求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從農村整體效益出發,合理調配各方資源,為城鄉一體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在具體規劃過程中,需要合理設置基礎設施,保證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體現城鄉規劃的有效性、實用性。
3.4 創建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系統
綠色交通系統的生成是可持續城市交通系統的戰略總目標,也就是在滿足城市基本機動性的基礎上,保障城市經濟文化發展方面達到更安全、更高效、更經濟、更公平、更低碳、更少污染的目的。具體地來說,城鄉規劃建設中對于持續交通系統的構建,要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充分滿足居民的生活生產需要,符合城市持續穩定發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走低碳生態城市建設之路,強化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打造一體化的公共交通體系,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徹底地貫徹到城市規劃的各個細節當中,創建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系統。
3.5 對城鄉規劃建設的功能分區進行強化
傳統的城市規劃當中,強調從地理上完成城市功能區的劃分,導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居住區、商業區和工業區、辦公區變成了交通擁堵、生態惡化和城市蔓延的源頭,這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對城鄉進行規劃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新型的城市規劃思路的運用,在功能分區上實現“一體化”規劃,即打造具有結構特色的生活-生產-休閑為一體的功能分區新理念,這樣既有效避免了交通擁堵的發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的產生,非常有利于城鄉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6 制訂全局性的城鄉發展規劃方案
為了有效的對我國的目前的城鄉規劃以及具體的建設情況進行改善,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是國家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對城鄉管理的統籌發展建設及規劃的措施,以鄉村實際發展需求為主要的依據,根據地區經濟資源的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區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尊重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以及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規律,從而保障經濟、人口、社會、資源之間的持續發展。
3.7 引導資金,加大對農村的建設
在根據地區經濟資源的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區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尊重大自然、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規律,實現持續發展的同時還需要做到一點,那就是加大農村建設資金的引入,要站在一個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進行農村的建設和規劃。提升農村建設宏觀決策的整體水平。
3.8 提升農民整體參與城鄉規劃的水平
加大對城鄉的具體規劃以及建設的力度,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通過相應的調查分析發現,城鄉規劃以及建設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農民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因此就需要啊提高要農民參與規劃的水平,對村民自主性和參與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
3.9 制定長遠、科學的農村規劃及建設方案
而城鄉建設工作不能只是紙上談兵,還需要制定長遠、科學的農村規劃及建設方案。通過制定長遠的農村規劃建設方案,對城鄉建筑以及具體建設的制表進行科學全面的界定,而在具體的規劃上需要做到量力而行,嚴禁盲目攀比現象的發生。
4 結束語
就目前我國的城鄉規劃建設來看,其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發展階段,而城鄉規劃建設的內容保羅萬象,包括龐大的編制、審批和實施過程,因此,有很多問題需要規避。這就要求有關部門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鄉規劃建設的穩定協調發展,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馮娟.城鄉規劃建設現狀問題及解決措施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5(9):144-145.
[2]陳鵬宇.城鄉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23(1):85-86.
[3]管一民,譚永輝,王曉春.生態建設背景下高校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20(11):65-66.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