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 要 基礎設施工程造價實施的動態管理,要針對具體的管理工作,應用相應的動態控制理念,從而對建設造價實施把控。本文針對基礎設施工程造價控制的動態管理給出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 基礎設施工程;造價控制;動態管理
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提升,各類項目的建設越來越多。為了使項目建設的利益有更多的保障,需要對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在這一過程當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工程造價控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行業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還沒有十分明確的認知,因為這一工作自身非常的復雜,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要對其中的存在問題進行解決,制定措施。因此,本文針對施家港水上公園項目給出了詳細分析。
1項目工程合同及變更情況統計
本次統計了23個項目實施情況,總計76918萬元,累計變更12340萬元;變更增加比例16.04%,項目平均33個變更。
2造價動態性管理的要點評價
2.1 事前控制
(1)成本決策要加強。工程的成本決策是造價動態性管理的基礎。通過對現代數學進行應用,將決策變量以及決策目標之間的關系應用數學公式表示,計算出最佳的成本決策方案[1]。但項目設計內容與實際環境存在偏差。本次統計的項目中變更數目最多的項目是“XX路地下通道及環形地下通道工程”,該項目發生了142項工程變更,主要就是因為對交通分流、水、電、燃氣、軍纜等綜合管線的保護遷改等工作內容預計不足,導致成本決策出現偏差。
(2)成本計劃編制落地。針對成本計劃實施的編制工作,需要依照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嚴格實施,收集相關資料,以便為成本計劃的編制奠定相應的基礎。做好指標分析,對之前的建筑項目進行參考,在對資料進行充分了解之后,結合人工、材料漲跌信息,確保制定能落地的可靠、真實的成本計劃[2]。本次統計的項目中“XXX景觀亮化工程(猴子石大橋-龍王港河口)”變更比例最少,就是源自于該項目的成本計劃編制十分扎實,主要燈具價格都進行了非常翔實的詢價。
2.2 事中控制
(1)工期控制是動態成本控制的生命線。動態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動態,對動態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時間。本次統計項目均未能按合同工期完成的,且工期延誤越久,變更金額越大。以“XX東片建設工程”4個合同段為例。2014年開工,二標段2015年底完工變更比例12.14%;四標段2016年初完工變更比列18%;一標段2016年底完工變更比例20%;三標段2017年完工變更比例34.91%(延誤主因是拆遷問題)。所以造價實施的動態管理的第一要務是避免不必要的工期延誤。
(2)強化現場管理控制。工程現場管理,屬于動態管理的關鍵點需重點關注。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其一,嚴格按圖、按規范施工,杜絕不合理變更;其二,按招投標及合同約定對必要發生的措施費用進行鑒別責任和風險的劃分,避免重復和無效變更;其三,明確安全第一的原則。但要避免被安全綁架質量、造價,引起不必要的變更;其四,建立完善的變更管理制度。
(3)嚴格把控生產要素。把控生產要素的目的是合理的組織施工的基礎,確保質量、工期控制的主要措施。針對生產要素的有效控制:①控制材料。確保材料的檔次、品級、數量、質量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②機械設備的使用控制。避免有閑置的設備。同時,做好相應的維護以及管理工作,保障設備處于最佳的狀態,以免因為設備故障影響工期。③人工費用控制。針對成本費用的控制,需要結合項目建設的具體要求對人工數量進行確定,以免因為人員配置不齊影響工期。
(4)強化成本動態調整。實施成本核算,最關鍵的目標是嚴格把控項目的建設成本,以便將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經濟的效益進行反映。其中,工程價款以及生產耗費補償金數量,可以將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直接反映。所以,在工程中,要對相應的成本核算方式進行選擇,對完成的建設工作實施相應的成本核算,以便比較成本核算結果、成本計劃以及預算成本,進而對產生的超支情況給予明確,對成本計劃方案合理調整[3]。
2.3 事后控制
(1)加強結算管理。按合同進行結算。基礎設施工程大多屬于財政投資項目,結算的過程和結果必須科學嚴謹,嚴格按照合同條款辦理結算,同時也需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本次統計的23個項目中,已有21個順利地完成了全部結算工作。
(2)用法律的手段解決爭議問題。對于結算中無法達成一致的問題,不要拖延,不要和稀泥。按合同要求執行訴訟和仲裁。本次統計的23個項目中“XX江灘提質工程一標、二標”就遇到了結算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該完工后不到2個月,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項目種植的親水植物因根部尚未定植導致大面積死亡,價值數千萬。因責任劃分一直無法達成一致,唯有通過法律途徑來進行解決。
(3)加快財務決算形成參考指標。項目全部內容完成后,應加快完成財務決算,并根據財務決算的指標分析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指標。
3結束語
總之,項目建設過程中,實施有效的造價管理,對項目的最終造價控制至關重要,本項如無法解決16萬立方米外來棄土問題和新增岳北低排涵問題,會增加工程建安費約1000萬,導致項目超概。同時,也可以看到施工圖審查費、勘察費、環境評估費、檢測費等項目存在收費超出計費依據的情況,要詳細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總結工作,從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完善工程項目的管理和建設。
參考文獻
[1] 荀龍.基礎設施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03):155-156.
[2] 潘麗君.基礎設施工程施工造價的動態管理控制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35):176-177.
[3] 陳英.基礎設施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探析[J].價值工程,2019,38(3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