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旭
摘 要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河道堤防的維養處治是否及時、到位直接關系著堤防工程能否長久“固若金湯”,因此,相應河道管理部門與堤防維養單位務須對其給予絕對重視,嚴格做好相應維養作業與隱患根除,竭力規避決堤風險。本文結合筆者相應河道堤防維養管理實踐經驗,對河道堤防的維養施工展開全面探討,以期可以為廣大河道堤防管理人員與維養施工人員在開展相應河道堤防的維養施工時有所幫助。
關鍵詞 河道堤防工程;維養內容;維養施工
1河道堤防的主要維養內容
(1)堤頂維養內容。為實現堤防的規范化、標準化維養,務須從如下幾個方面予以著手做好堤頂的維修養護:①堤頂路面處理應平坦光滑,無坑洼、凹陷及車轍等起伏,且排水順暢無阻。②堤頂路邊邊口部位應拉線定位,并將凸出部分切削處理確保平順整齊。③樹木草坪長勢應健康旺盛無病蟲害,且堤頂路面兩側所植草坪品種應統一,且高度修剪應保持一致。④堤頂的涵洞、村落、古跡等標牌及省、市、縣(區)交界處的界樁等標識須規格統一、位置醒目。⑤用于河道堤防防汛、抗險的土牛、備石及砂石料等防汛物資的堆放應分類規劃、界限分明、整齊劃一,防汛剩余的物資以及被雨水沖刷而塌陷的應及時修整保持整齊。⑥堤頂路面的寬度設置,應按照周邊區域內的標準進行統一,且路面寬度誤差應≤20cm。
(2)堤坡維養內容。堤坡的維修養護應做到平坦坡順,無水溝、陡坎、凹陷、浪窩等缺陷,以確保堤身能夠保持完整無缺陷的狀態。首先,土質堤坡往往會在雨水長期的淋刷下出現水溝、浪窩、凹陷等質量問題,因此,必要時應開挖并用土料填充、夯實修補平整;其次,堤坡草坪修整應整齊平坦,不得存在高低起伏較大的雜樹、雜草,對于草皮缺損段應及時修補更新,避免堤坡黃土裸露;另外,做好上堤道路段的硬化處理,以有效規避上堤道路損壞而對堤身造成侵蝕。
(3)生物防護帶維養內容。堤防生物防護工程作為確保堤防安全與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防護林帶、護坡草皮、防浪林帶等。生物防護帶的維養工作主要包括雜草清理、灑水保墑、草皮養護、林木養護等。其中,堤防樹木的種植養護應堅持“臨河防浪、背河用材、美化生態”的原則,且新樹的栽植時多選擇易成活、生長快以及易于防護的本地鄉土樹種。其次,對于堤防兩側所種植的護林帶、樹木等,應做好看管與養護,并做好護林帶苗木的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同時,加強護堤林帶的看管養護,避免濫砍濫伐而導致的人為破壞,以確保林帶兩側樹木能夠健康生長。
(4)附屬設施維養內容。對于出現損壞、破損、傾倒或污染的堤防標牌,須及時安排維養專員進行維修與清理;其次,對于人工進行修整處理的地邊梗,應確保梗高、頂高等適宜且整體平滑直順[1]。
2河道堤防工程的維養施工要點
2.1 質量缺陷檢查
河道堤防工程結構復雜,尤其是隱蔽結構較多,因此,做好河道堤防的全面質量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制定針對性的維修養護計劃極為必要。其中,在進行河道堤防的檢測時,應重點做好易發生險情段、外觀異常以及重要堤防設施等部位的檢查。同時,還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河道堤防的日常檢查、定期檢查。
(1)日常檢查。日常檢查是指由河道堤防管理單位的相應工程技術管理部門或負責防汛的工作人員,對河道堤防工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有:堤身是否存在裂縫、雨淋溝、浪窩、浪坎以及滲漏水等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動物洞穴、有無害堤動物活動的痕跡;涵洞、水閘等是否存在沉降、位移、裂縫等缺陷;險工險段的護岸工程、護坡工程等是否存在不利于堤防防洪的安全隱患;護堤草木是否長勢良好、無病害、無損壞、無遺失,沿堤設施是否狀態良好無損壞;河道內有無阻礙水流的障礙物等。且一旦檢查發現堤防工程存在安全隱患,務須及時并上報。
(2)定期檢查。在進入每年的汛期,河道堤防維養人員應進行“拉網式”排查,以全面做好堤防的細致檢查,其中,汛前應對堤防工程歲修的完工情況以及渡汛存在的問題做好檢查,主要檢查內容應包括河勢水位變化、防汛物料準備以及通訊設備情況等,以便一旦出現洪水險情,能夠及時組織人員做好應對。汛后、洪峰等險情過后,應及時對堤防工程出現的變化或出現的損壞等情況進行檢查,以為后期歲修方案、水毀修復方案的制定,以及河道堤防防洪能力的恢復做好準備。
通過日常性的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堤防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質量缺陷,便于及時開展維修養護工作。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質量缺陷,應及時予以維修處理,問題較為嚴重的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必要時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做出報告。其中,日常維修養護無法解決的問題,應制定歲修計劃并在歲修中予以解決。但無論日常維養、歲修、大修等,均應嚴格把控堤防維養的施工質量,并嚴格依照堤防工程原有的防洪標準進行恢復,對于需要變更防洪標準的,應擬定方案設計計劃,并在上報且獲準后方可進行[2]。
2.2 日常維養施工
切實做好河道堤防工程的日常巡視檢查與日常維修養護,對于有效防范與避免河道堤防工程潛在的缺陷與隱患極為關鍵。因此,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堤防工程的日常維養施工。
(1)堤頂維養施工。首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測量放出堤頂維養施工輪廓線;其次,清理堤頂磚石、雜草等雜物,并將堤頂路面因車輛長期碾壓形成的彈簧土、硬土塊以及腐殖土等用推土機清理干凈,清基深度通常為15~20cm,推掉的土料應集中統一堆放并用裝運車輛集中外運,完成清基后及時用土料將車轍、凹坑等填平,并找出堤頂維養施工作業面進行刨毛處理;然后,根據堤頂的損壞情況分層分段鋪土,所填土料不得含有雜草、腐殖土、碎石磚瓦等雜質,且填土料含水量、粒徑等應滿足填土要求,松鋪層厚約為20~30cm,順堤防軸線分段攤鋪,每段100~300m為宜,鋪土寬度則應根據放線數據予以控制。攤鋪完成后用推土機沿順堤方向及時壓實,碾壓搭接寬度不得低于3m,碾壓次數不得低于6遍,并嚴格依照相關施工規范及驗收規程對壓實度予以嚴格把控,且在完成壓實作業后應及時刮平(刮刀傾斜度為2%~3%),確保刮平后的堤頂能夠滿足維養施工的相關標準要求;最后,由人工對壓實后的堤頂予以修整,以確保堤肩外形美觀、堅固完整,并于堤肩種植新鮮草坪,以保護堤肩不會受到雨水沖刷而破壞。
(2)堤坡維養施工。對于堤坡因雨水沖刷、水浪沖擊等而導致的雨淋溝、浪窩等可按照如下維養步驟開展作業。首先,缺陷處理。人工將雨淋溝周圍及內部的腐殖土、雜草等清理干凈并外運出堤防外,清理寬度應比雨淋溝兩側外邊線大50cm,之后由人工實施開挖成臺階狀至露出新鮮土;其次,分層回填。將回填用土用自卸車運送至雨淋溝的堤頂位置,之后人工使用膠輪車拉運并按照“由低向高”的順序分層回填,嚴禁順坡鋪填,鋪填用土不得摻有雜草、硬石塊等雜質,土料粒徑<5cm且虛鋪厚度為30cm,完成每層回填應通過人工打夯予以壓實。需要注意的是,土料回填時,應預留一部分沉降量,因此,填土應比兩側堤坡略高10cm,并種植新鮮草坪做好養護,以有效防止雨水沖刷而導致的再次損壞。
(3)生物防護帶維養施工。首先,對堤坡草皮進行整平,并將高稈雜草及雜亂苗木予以清理,對于裸露地塊應及時做好草皮的補植。其中,對于草皮的修整可借助人工背扶式割草機將草坪修整平齊,割草高度應≤10cm,且每年雜草清理應≥3次。對于高稈雜草則可采取人工+藥物相互結合的方式予以處理,對于稀疏段的高稈雜草可通過人工直接拔除的方式,防止雜草滋生,對于雜草密度較大的地段可采用噴灑除草劑的方式予以清理。而小雜樹則可通過人工挖除的方式拔除干凈,并將施工時產生的浮土整平、拍實,之后將挖除后的裸露段補植草皮進行養護。
其次,對于護堤林帶的樹木的間伐或更新補植,應由堤防管理單位統一安排。且栽植用樹木多以速生樹種為主,宜選擇易成活、生長快、成本低的本地樹種,對于幼小樹苗應栽植于堤腳護堤內而不得栽植于堤坡位置,完成幼樹的栽植后,應及時澆水予以養護,以有效避免漏植、少植等情況的發生。對于生長期的護林帶樹木應做好施肥、澆水等的日常養護,并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對于傾倒、病害、蟲害等情況,應及時做出處理,以確保林帶樹木能夠健康、旺盛生長。
2.3 附屬設施維養
對于河道堤防工程維養范圍內的標牌,如險工牌、宣傳牌、界碑等應清晰無污損,且標牌的制作材料、尺寸大小、刻劃字體以及埋設應嚴格依照堤防的相關規定進行統一;另外,對于附屬設備的日常養護應按照堤防工程管理的相關規定,做好清理、補缺、扶正等工作,從而確保標牌應清晰無誤、無缺損[3]。
3結束語
河道堤防的維養施工事關重大,關系著地方的“和諧維穩”與民眾的“幸福安康”。因此,切實做好相應堤防管理與維養施工,確保堤防工程牢固、完整、無隱患極為關鍵。對此,相應堤防管理者與維養施工人員務須嚴格依循堤防維養標準要求,切實做好相應的隱患排查與堤防維養,從而及時、全面、徹底地消除堤防工程所潛在的安全隱患與質量缺陷,為河道的安穩行洪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長林,董保忠.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及維修養護措施[J].山東水利,2019,(10):24-25.
[2] 趙燕溫,閆凱,陳小力,等.河道堤防工程的養護與維修[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8):1390.
[3] 王義坤,王曉娟,朱春光.長江南京新濟洲河道整治工程與沿岸堤防防洪安全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水利,2020,(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