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偉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交通行業有了很大進展,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越來越多。沉降段是道路橋梁工程中相對特殊的路段,如果在結構細節處理、填料選擇以及工藝設計等方面處理不當,便無法有效控制路基路面以及橋臺的沉降和變形。本文首先闡釋了道路橋梁沉降段的施工技術難點,分析了其易發結構病害的成因,進而探討了在沉降段結構設計、基底處理、填料選擇以及路基路面填筑等環節,如何有效控制基礎不均勻沉降、交通運輸荷載沖擊帶來的結構變形和損壞,確保道路橋梁沉降段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交通運輸安全。
關鍵詞 路基路面;沉降段;病害成因;施工要點;道路橋梁
引言
道路橋梁如同運輸血液的管道,給經濟建設提供了更多機遇和可能性。在我國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現階段,社會各行各業在進行長期發展規劃時,都對道路橋梁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切實地提升道路橋梁的質量,以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需要施工人員嚴格把控路面路基部分的施工。尤其是道橋沉降段,一旦相關操作不符合規定,會給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很有可能在道橋正式投入使用以后,頻繁地發生沉降事故,阻礙正常的交通運輸,甚至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施工人員要對這一環節的施工引起足夠的重視,以降低安全風險,保障道橋質量和交通運輸業的穩定發展。
1導致道路橋梁出現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1)結構設計缺乏合理性。相關研究表明,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工程結構的不合理設計是造成不均勻沉降現象產生的重要因素。總的來說,在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在對工程進行設計時,在地基勘測問題上,其鉆探深度相對較淺,且鉆孔數量較少,從而導致了其對于工程區域地質情況缺乏準確的認識,從而不利于對路堤軟土層進行有效處理,為不均勻沉降現象埋下了安全隱患[1]。
(2)不均勻沉降。不均勻沉降是路橋沉降段最常見的質量問題,搭板結構設計不合理、地基處理未達到要求、臺背地基變形和路堤變形、坡度和過渡段處理不當都會引起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當車輛行駛在路面上時會有嚴重的顛簸現象發生。
(3)橋頭搭板設置不合理。在設置路基時,往往會在橋頭搭板位置配備一個彈性支撐設備,且將該彈性支撐設備的受力點布置在橋梁牛角上。然而,由于牛角處路基土體的承載力較弱,極易導致路基因受力不均衡而發生形變。針對縱向路基,由于車輛重力荷載的變化會產生兩個路基峰值應力。其中一個峰值應力在汽車荷載位置,另一個峰值應力在搭板支撐位置。當汽車行駛至搭板末端支撐位置時,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末端地基的縱向應力。隨著路橋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長,極易使搭板出現不規則形變,甚至使搭板末端脫落。
2提升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技術要點
2.1 做好道路橋梁結構的合理設計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為了有效提升其引道沉降段的性能,避免不均勻沉降情況的出現,相關人員應在設計過程中對當前自然環境條件進行有效的分析,以便提升工程結構的科學性。具體來看,一方面,設計人員應有效強化搭板的強度與長度,從而增強其穩固性,同時,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于相關技術標準的修訂與頒布,以便為設計人員在工程結構設計方面提供借鑒與指導[2]。
2.2 有效抑制橋梁及道路過渡段的不均勻沉降
道路橋梁過渡階段的不均勻沉降現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的問題,同時也是施工單位極力避免的。在采取合理措施進行預防時,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首先,由于道橋工程包含的施工項目眾多,工程耗費的時間跨度又比較大,在進行施工時間安排時,往往會出現混亂的狀況。一般情況下,軟土地基環節的施工應當盡早安排,而橋臺部分的施工時間長度要盡量控制在預定的范圍內,這樣做的目的是有效減小軟基路堤在施工結束后,出現沉降的概率。此外,在橋臺結構施工部分結束后,要緊接著進行填土路基和過渡路堤的施工。為了提升路橋過渡階段的承重能力,應當確保橋臺路堤相連部分,路堤和錐坡的填土工作同時開展,而且還不能忽視碾壓工作,以避免事倍功半。此外,作為工程中重要的機械設備,在對攪拌樁進行新一輪的參數設置時,為了便于后續的使用,應當直接在橋臺位置進行。同時,為了應對攪拌樁出現變形現象影響到其發揮作用,可以將利用土工工藝制作的砂墊層放置到裝袋砂井、攪拌樁的尾部和塑料排水板,這三者之間的連接處。其次,在安裝檢查井時,要尤其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一般可以安排專門的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一旦發現井體有變形現象,要及時上報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以免造成更嚴重的事故。最后,還要重視井蓋、井座等配套設施之間的協調性,如果設備之間無法精準的連接,不僅會給施工人員的工作帶來難度,還將會影響到后續的順利施工。
2.3 合理設置搭板
搭板設置不合理是引發路橋工程路基路面不規則沉降的關鍵要素。為此,相關人員要加大對搭板設置環節的重視。根據路基允許工后沉降值,確定搭板長度數值。如果搭板長度超過如果搭板長度超過8m,應將搭板設置成兩段或三段。采用錨筋方式對搭板近臺端和橋臺予以連接,并使用瀝青瑪蹄脂填充搭板和橋臺的接縫,避免滲水問題。在搭板和臺頂位置布設錨栓,防止因路基不規則沉降而引發搭板側移的情況[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道路橋梁建設如火如荼,一些新型施工工藝不斷涌現,施工單位投注的經濟成本也逐年增長。這無疑為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助力,促進了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對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但我國的道路橋梁建設仍然存在諸多的弊端,限制了其長遠穩定的發展。沉降路段的路面路基施工,是道橋工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施工單位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對相關技術的改良以及對關鍵流程的嚴格把控,切實地提高道橋工程的整體質量,進而為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這也是為我國經濟建設貢獻力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謝明亮.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展望,2017,(15):123.
[2] 馬東旭.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1):254-255,259.
[3] 游元富.淺談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