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修君 韓裕波 劉耀兵 劉建華
摘要:消防控制室可以說是建筑消防設施的中樞系統,而消防控制室值班工作則是控制該中樞系統的關鍵崗位。只有值班人員有能力、肯擔當,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保證消防設施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然而近年來,一些單位因消防控制室無人值班、值班人員操作失誤、玩忽職守導致小火釀大災的教訓十分深刻。本文對消防控制室人員值班現狀及原因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消防控制室;消防設施操作員;火災報警控制器;培訓考試
消防控制室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信息顯示與聯動控制中心,也是火災時滅火指揮中心和控制中心。平時,它全天候地監測各種消防設備的工作狀態,通過及時維護保養,保證建筑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一旦出現火情,消防控制室將成為緊急信息匯集、顯示、處理的中心,及時、準確地反饋火情的發展過程,正確、迅速地控制各種相關設備,達到疏導和保護人員,控制和撲滅火災的目的。
一、國家相關規定
根據GB25201-2010《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5.1條規定:設有建筑消防設施的單位應根據消防設施操作使用要求制定操作規程,明確操作人員。負責消防設施操作的人員應通過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持有初級技能以上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能熟練操作消防設施。5.2條規定:消防控制室值班時間和值班人員實行每日24小時工作制度,每班工作時間應不大于8小時,每班人員應不少于2人。
根據GB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4.2條規定:消防控制室值班時間和值班人員應實行每日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應少于2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21條規定: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操作規程。
2019年6月26日應急管理部〔2019〕154號文件“消防救援局關于貫徹實施國家技能標準《消防設施操作員》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持(五級)初級證書的人員可監控、操作不具備聯動控制功能的區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其他消防設施;監控、操作設有聯動控制設備的消防控制室和從事消防設施檢測維修保養的人員,應持有(四級)中級及以上等級證書。可見,我國對消防控制室值班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二、存在現狀及安全隱患
值班人員數量不夠,值班時間過長。從上述相關規定可以看出,在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方面,我國一直強調的是8小時工作制,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持證上崗以及專人值班。但從現狀來看,目前很多單位因為受各種因素制約,在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配置上未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每班工作時間應不大于8小時”的規定,其本意是為了保證值班人員在有突發火災事件的關鍵時刻,有充沛的精力來應對。然而部分單位卻并未實行8小時工作制,最為常見的是“上12小時休24小時”的工作制度。該工作制度用在安防、監控等崗位無可厚非,但是用在消防控制室值班這樣涉及消防安全的關鍵崗位卻是萬萬不可。值班人員工作時間過長,疲勞程度增大,應急反應能力減弱,在遭遇緊急情況時反應速度慢,操作失誤可能性大。尤其是夜間值班時容易疲勞瞌睡,對緊急情況的反應能力進一步減弱,不能及時有效地執行操作。
“每班人員不應少于2人”的規定,是雙崗制度的體現。其作用是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在發生火警報警時,如果沒有其他人可以快速到達現場查看時,其中一人需要到火警報警點確認是否發生火災;在操作、控制相關設備時互相提醒,以防止誤操作;在夜間值班時互相監督,以防止疲勞瞌睡;在火災事故調查時互相印證,以保證調查結果準確。雙崗制度也可保證其中一人因特殊情況需要暫時離開時,消防控制室不出現空崗現象。如果每班1人值班,以上優勢都不能體現,會造成潛在的巨大隱患。
值班人員不能做到持證上崗,人證不符、一證多用等情況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21條明文規定: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操作規程。之所以要求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是因為自動消防設施是一種專業性非常強的專用設備,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不會操作設備,極易發生誤操作,在關鍵時刻,自動消防設施將會形同虛設,不會起到任何早期預警、撲滅初起火災和及時引導疏散的作用,甚至可能因為操作失誤而造成更大的損失。而判斷值班人員是否具有相關技能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持證上崗。
然而很多單位的值班人員不具有相關等級的“消防設施操作員”職業資格證書,不能做到持證上崗。部分單位雖然墻上有張貼“消防設施操作員”復印件,但值班人員和證書人員并不能一一對應。尤其是大型物業公司,往往幾本證書的復印件放在多個項目同時使用。而真正參與值班的人員并不具有相關等級的“消防設施操作員”職業資格證書,有些甚至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這就給單位的消防安全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值班人員對本單位消防設施不熟悉,不能熟練使用消防設備。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最為重要的是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與較強的專業技能,尤其是要熟練使用本單位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和自動滅火設施。然而,現實狀況是,很多單位的值班人員對本單位的火災報警控制器不能做到熟練使用。有些甚至只會操作“復位”“消音”等功能。
三、造成現狀的原因分析
自動消防設施在我國雖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多年來消防控制室值班并沒有真正達到專業化的水平。消防設施使用之后產生的費用不會像其他項目投入一樣會有產出。也就意味著,在使用單位看來這種投入是“白白浪費”的,所以就“能省則省”,甚至可以“全部省掉”。所以造成社會單位在招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崗位時,默認的是和安防、監控崗位基本相同的工作要求與工資待遇,而這種工作要求與工資待遇所招聘到的值班人員普遍具有整體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人員流動性大、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沒有相關等級的“消防設施操作員”職業資格證書等特點。
由于部分值班人員在消防設施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方面接受能力不夠,學習意愿偏低,從而造成其長期不能有效操作,部分參加培訓了培訓考試的值班人員,考試通過的難度也很大。由于人員流動性大,單位出資組織值班人員培訓考試的意愿也不大,為了能保證考取到的證書能更長久保留在本單位內,單位更愿意選派穩定性更好的單位領導參加培訓考試,而真正參加值班工作的人員卻沒有參加培訓考試。
目前各省消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實操考試鑒定考場少、考評員數量不足,雖然每個考點都在不停地鑒定考試,但考證、出證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單位需求。
火災報警控制器品牌繁多,各種品牌又有多種型號,且型號更新速度快。而消防培訓學校只配置與本省消防考試鑒定站相同品牌型號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并且只針對該品牌設備進行培訓。值班人員只學會了考試使用的那一種品牌型號的報警系統,一旦值班單位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品牌型號與考試時的不一樣,就會有許多的功能不會操作。這就造成了很多學員“學會的用不上,想用的沒有學”,雖然也考取了證書,卻仍然不能熟練操作本單位消防報警設備。
四、應對現狀的策略探討
一是提高社會單位消防責任人、消防管理人的法律意識。只有社會單位的相關責任人意識提高了,才會增加對消防控制室值班的重視程度,從而加大經濟投入,加大自我監督,在人員配備、過程管理等所有方面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是加強值班人員繼續教育。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再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可由相關消防部門牽頭,通過線上與線下兩種方式進行定期的培訓。線下定期組織現場培訓,提高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增強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責任感。線上通過微信群、釘釘等現代化方式組織技術交流。
三是由消防部門對社會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進行經常性監管檢查,重點檢查值班人員操作技能水平,同時檢查值班人員、證書材料的一致性。
四是在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增加消防相關專業。既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消防行業值班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又可以很好地解決消防行業值班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
五是增加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實操鑒定考場,并配備足夠的實操考評員。
六是相關部門能夠就消防產品強制性規定層面,強制要求各品牌火災報警控制器在操作方法、操作步驟、操作按鍵位置以及可視化界面等可能影響使用者操作感受的方面進行行業統一。
五、結語
在現代建筑中,雖然各類自動化的火災報警、自動滅火設施在不斷的完善之中。但是,自動化畢竟不是完全的智能化,其最終還是需要人來操作。由于受各種因素制約,消防控制室在火災防控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失去了當初設置消防控制室的意義。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不專業、不敬業,根本原因則是相關單位管理人員消防意識不夠,存在僥幸心理。
隨著國家各種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各級相關部門監督檢查力度的不斷加大,社會民眾對消防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消防工作必將越來越完善,消防控制室值班工作也將越來越規范,值班人員的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也將越來越強,從而最大程度地消除火災隱患,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修訂)[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4-23.
[2]GB25201-2010.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S].
[3]GB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S].
[4]消防設施操作員(職業編碼:4-07-05-04)[S].
[5]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消防救援局關于貫徹實施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消防設施操作員》的通知(應急消〔2019〕154號)[Z].201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