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王當 孫沛
摘 要:通過智慧校園網系統建設,完成新舊軟、硬設備平臺的更新與轉換,智慧校園網系統的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利用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學員學習生活愉悅輕松、施教生動形象。
關鍵詞:智慧校園;智能化教室;管理終端
社會發展人才培訓教育先行 ?,人才教育培訓離不開教學設備的提升。“以加強培訓核心能力建設為重點,以提升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原則,教學網絡系統發展已明顯落后,建設先進的智慧校園網系統,是各類教學平臺系統得到很好應用的保障,是可持續性的教學改革和科技發展的前提。
智慧校園網系統的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利用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學員學習生活愉悅輕松、施教生動形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一、需求及必要性分析
在教學方向、教學形式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原有校園配置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時代培訓的需求,急需建設能夠滿足現代培訓發展需要的智慧校園網系統,主要解決以下突出的問題:
1、各類業務實習實訓上機環境搭建、實訓教學數據管理還處在人工多機串行維護階段,培訓密集、實訓臨時調整時會造成不便,影響教學進程。
2.校內網絡機房安全存在隱患。.
3.內外網未實現物理隔離,網絡安全存在隱患,網絡管理方式需提升。
4.實習實訓服務器存儲空間不足,而且服務器現有資源分散、利用率偏低、集成度不高.
5.培訓教室音頻設備老化、音質效果差等問題突出,不利于集中管理。
6. 升級移動教學管理系統,完善移動辦公審批流程和移動端與網站信息對接。
所以基于以上現有問題和發展需求,計劃實施智慧校園網系統建設項目,加快建設以智慧現代化培訓配套環境。
二、建設目標
通過本期建設,整體構建智慧校園網系統,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實習實訓機房教學管理終端、網絡機房環境改造和網絡安全升級改造、實訓服務器擴容、智能教室建設、教學實訓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升級遼移動教學APP等,全面提升科研、教學、生活、管理等智能化水平。建設項目各部分建設目標如下:
1、對業務樓樓宇整體進行重新理線,完成網絡機房綜合改造。
2、建設校園計算機網絡安全,配置安全策略,具備安全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
3、建設云錄播智能化教室。
4、建設數據存儲系統,實現存儲擴容。
5、完善培訓業務系統,新建多媒體教室教學管理終端。
6、升級原有的移動教學管理系統。
三、建設內容
3.1 對業務樓樓宇整體進行重新理線,完成網絡機房綜合改造
(一)二樓、三樓網絡弱電配線間窗戶封堵、線路改造、靜電地板鋪設、設備遷移等改造工程。二樓、三樓業務辦公區域以及一樓學員餐廳增加無線AP,完成該區域的無線網絡覆蓋。
(二)完善計算機網絡結構
項目擬完善三個網絡功能區,業務區、辦公區、互聯網等計算機網絡,通過新增萬兆網絡核心交換機和多個千兆接入交換機替換校內之前利舊的部分千兆交換機,完成網絡分級分類管理。
3.2 新建計算機網絡安全
一直以來,在網絡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項目擬考慮重點增強校園內、外網培訓網絡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完成以下工作
(一)添加互聯網網絡安全行為系統,規范上網行為;
(二)增加內網防病毒監控及保護,對150臺終端安裝正版殺毒軟件,保障網絡安全。
3.3 建設云錄播智能化教室
目前實訓平臺及部分教室沒有云錄播系統的支撐,無法有效的與授課進行緊密的結合。教室內教學設備偏多,啟用關閉程序繁瑣,管理方式落后。考慮以教室為改造重點,實現云錄播智能化教室。主要包括:
(一)錄播教室需配備遠距離攝像頭,錄播管理間需配備KVM視頻矩陣;
(二)校內教室,根據實際使用性能情況選擇性的調整音頻設備。
(三)改造教室,集成電源、投影、音頻控制等為一體的智能講臺,實現一鍵式智能管理。
(四)增加大屏顯示器,用于實訓教學。
3.4 建設數據存儲系統,實現磁盤陣列存儲擴容
本項目通過對校內服務器內存擴展、增加磁盤陣列以及管理許可等方式達到存儲擴容20T,云存儲增加40T空間,滿足各類培訓所需數據、資料、個例、培訓資源5-10年的存儲量,為開展各類培訓提供平臺支撐。
3.5 完善培訓業務系統配套教學,新建多媒體教室教學管理終端
為了適應目前培訓需求,引進“多媒體教室教學管理終端”,提升實訓教學管理效率,實現不同教學場景切換等功能。
系統由中心服務器、管理端、教師機和終端機四部分組成。
3.6 升級移動教學管理系統
升級后的移動端移動APP使用對象為三類用戶群體:來培訓的全體學員、院領導、全院教職工。
移動教學管理升級項目必須與現有電子院務系統打通,底層數據保持一致,要結合電子院務系統現有資源,形成學院領導、教職工和學員使用的移動平臺。分移動端和PC端的應用實現:
(1)移動端包括移動APP的實現,根據我院移動應用終端解決方案。
(2)PC端主要用于管理,升級包括綜合管理系統、需求問卷平臺、考試系統等。
學習助手基本架構
移動平臺在內網中,邏輯上處于移動服務層和單位原有系統之間
四、技術路線
4.1 結構
智慧校園網建設項目分為六部分:校園網絡綜合改造、建設計算機網絡安全、建設云錄播智能化教室、建設數據存儲系統、新建多媒體教室教學管理終端、升級移動教學管理系統等。
4.2 校園網絡布線重新進行整理,完成網絡弱電間環境改造等
二樓、三樓網絡弱點間完成窗戶封堵、線路改造、靜電地板鋪設、設備遷移等改造工程,增加UPS電源、精密機房空調、萬兆核心交換機、千兆接入交換機等,實現電源保障、溫度控制、防塵防靜電等方面有效管理,便于設備檢修維護。增加無線AP,完成該區域的無線網絡覆蓋;完成業務區、辦公接入區、互聯網接入區三個主要功能區的網絡梳理工作:
互聯網接入區提供各類培訓資源的互聯網訪問,配置專用安全設備進行安全防護。
計算機網絡安全:增強培訓網絡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外網增加上網行為管理終端,規范上網行為;內網增加防病毒監控和保護。
實現云錄播智能化教室。
建設數據存儲系統,實現數據服務器存儲擴容。完成校內服務器內存擴展、增加磁盤陣列等方式達到存儲擴容20T,滿足各類培訓所需數據資源5-10年的存儲量。
新建“多媒體教室教學管理終端”,操作簡單,智能,配套軟件可監控并管理管理機、教師機和實訓終端機,支持多系統引導、系統還原、數據拷貝、不同教學場景切換等功能。
升級移動教學管理系統。重點以移動辦公審批流程和移動端與網站信息對接為主。
主要完成以下兩方面工作:
(1)移動教學管理教職工端升級。
(2)移動教學管理學員端升級。
4.3 布局
基本原則:一是項目建成后實現辦公及培訓教學園區網絡全覆蓋,增強網絡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二是完善培訓環境,建設的云錄播智能化教室,存儲系統能夠存儲5-10年的數據及培訓資源等;三是實現校園內教信息化,提高其質量、效益和效率。
4.4 信息流程
智慧校園網主要提升教學環境和管理環境兩方面。教學環境,利用網絡弱電機房改造以重新梳理校園網絡;建設計算機網絡安全,實現服務器磁盤陣列擴容、新增云錄播配套設備、多媒體視聽系統、多媒體教學管理終端等來全方位提升業務培訓環境,實現一鍵式智能化管理。升級移動教學管理系統,實現移動辦公電子審批、移動端(教師端、學員端)與我院網站信息宣傳對接同步、特色功能模塊擴展等,實現智慧辦公、智慧教學,增強培訓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