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宇 吳振江 盛俊杰



摘 要:為明確春節期間,禁燃煙花爆竹政策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我們全面收集了2014年到2016年浙江省有代表性的8個地級市在春節期間的煙花禁燃政策、空氣質量數據和天氣情況數據,只有杭州市是在2016年開始實行全面禁燃的(2014、2015年春節的除夕、初一和十五未禁燃),其它有7個地級市(衢州、寧波等)在2014年-2016年春節的除夕、初一和十五均未實行禁燃政策。因此,為我們將杭州與七個地級市在春節期間的空氣質量做了橫向對比,另外,我們將杭州2014、2015年的空氣質量與2016年對比。結果表明:杭州市禁燃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有積極影響;禁燃政策對改善PM2.5濃度有明顯作用,對改善PM10、CO濃度有一定作用,對NO 2和SO2濃度變化影響程度較低。
關鍵詞:春節;禁燃;煙花爆竹;空氣質量
0.引言
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隨著城市人口增多,建筑愈發密集 ,因煙花爆竹中含有大量的硝、硫磺等助燃、可燃物、氧化劑、火焰著色物質等化學成分,燃放后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硫、顆粒物、重金屬等其他有毒物質, 不僅使能見度降低,加劇空氣污染,且對人的身體造成危害。國內外諸多學者對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做了相關研究:張小玲等(2008)發現北京市除夕和元宵節期間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顆粒物濃度急速上升;王哲等(2014)提出了定量估算燃放煙花爆竹對大氣中細顆粒物的污染物相對比值法;金軍等(2017)認為春節期間集中燃放煙花爆竹導致大氣中顆粒物快速升高。從人類發展大計上來看,禁燃爆竹刻不容緩。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各地紛紛出臺春節期間禁燃煙花爆竹的政策。以杭州為例,2016年之前,杭州施行的是2011年通過的《杭州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條例規定,杭州市部分區域為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地區,春節期間,仍然可以燃放煙花爆竹。這使得杭州市在春節期間常常出現連續污染天氣,空氣質量不容樂觀。
在2016年,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授權杭州市政府調整適用《杭州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的決定,因此,自2016年春節起,杭州主城區完全禁止燃放爆竹。
基本概況
鑒于學界對于禁燃煙花爆竹后杭州市春節期間空氣質量改善效果的研究較少,且不完善。我們全面研究了浙江各地級市的相關政策和空氣質量情況,只有杭州市是在2016年開始實行全面禁燃的(2014、2015年春節的除夕、初一和十五未禁燃),其它有7個地級市(衢州、寧波等)在2014年-2016年春節的除夕、初一和十五均未實行禁燃政策。于是我們選擇通過先橫向對比分析杭州禁燃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的成效,然后,我們將杭州2016年春節空氣質量各項數據與自身2014/2015年對比,得出禁燃對PM2.5、PM10、CO、、NO 2和SO2濃度的影響。
其中AQI和pm2.5等空氣質量數據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該平臺每日實時報道全國120個主要城市的空氣狀況。
1.空氣質量情況對比分析
2014—2016春節期間(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二),杭州、寧波、臺州等8個地區的 AQI均值變化趨勢見圖1。杭州和湖州2015年較2014年分別下降了64.37%和64.24%,2016年較2015年分別上升了35.53%和33.86%,空氣質量由中度污染轉為良。而其他幾個城市 AQI 值變化并無一致性。2014 年以來,中國各地陸續開展了煙花爆竹燃放的整治工作,浙江省11個地級市中,只有杭州在2016年全面禁止在市區燃放煙花爆竹,其它地級市均還未推出完全禁燃政策或是在2017年之后才相繼推出此項政策。因此空氣質量改善并不明顯。
同時,我們對杭州、寧波、臺州、嘉興、湖州等城市的常規污染物質量濃度均值(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二)進一步分析空間變化規律。
發現8個城市顆粒物質量濃度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杭州下降比例最高達到了62.9%,氣體污染物濃度值并無明顯變化趨勢,說明顆粒物濃度直接受到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而其他污染物可能同時受到燃煤、機動車等其他污染源的影響。
2016年杭州市出臺禁放令明確規定市區內禁放煙花爆竹,當年杭州市污染物濃度PM2.5質量濃度相比2014年降低0.63倍,PM10質量濃度降低0.53倍,當年顆粒物濃度因嚴格的監管和嚴厲的處罰措施而明顯降低。
2.杭州市區全面禁燃前后春節期間空氣質量濃度對比
2.1 PM2.5 濃度變化分析
2016年為杭州實行全面禁燃的第一年,2014-2016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段內PM 2.5濃度日均值變化趨勢如圖2.1。由圖3.1可知,2014年除夕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對PM2.5有一個明顯濃度積累過程,濃度值迅速上升,而且保持了3天,到初五才回到正常水平。而2016年春節期間PM2.5濃度波動較小且維持在正常水平。說明禁燃政策執行成效高,煙花爆竹售賣和燃放量少,以前因為除夕夜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空氣中PM2.5突然大幅波動的現象明顯消失,證明禁燃政策對防止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升高起到明顯作用。
2.2 PM10濃度變化分析
2014-2016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段內PM 10濃度日均值變化趨勢如圖2.2。由圖2.2可知,除夕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PM 10濃度積累上升,但我們也注意到2016年PM 10濃度有較大的的波動,特別是在初十到十五,有明顯的高峰,但這個高峰應該不是由于燃放爆竹引起的,于是我們調查了這五天的氣象數據,發現這五天杭州剛從初九的晴天進入陰雨天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導致PM10濃度上升。以上說明煙花禁燃對抑制環境空氣中PM 10濃度升高有一定作用。
2.3 CO濃度變化分析
2014-2016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段內CO濃度日均值變化趨勢如圖2.3。由圖2.3可知, 2014年除夕CO濃度在煙花爆竹大量集中燃放后有明顯的升高。而采取了煙花爆竹禁燃的2016年除夕,CO濃度保持在1.0mg/m3以下。結合三年的CO濃度變化表明,禁燃煙花爆竹對降低環境空氣中CO濃度有一定作用。
2.4 NO2 和SO2濃度變化分析
2014-2016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段內NO 2和SO2濃度日均值變化趨勢如圖2.4和圖2..5。由圖可知, 2014年除夕在杭州煙花爆竹集中大量燃放期間NO2和SO2濃度波動不大,且三年的濃度趨近于同一水平。由此,對于杭州來說,禁燃煙花爆竹對空氣中NO2和SO2濃度的變化影響較低,作用并不明顯。這可能和杭州地形地貌有一定關系,固體污染物容易在較低層堆積,而氣體污染物如CO、NO2等更容易直接進入大氣。
4.結論與建議
杭州禁燃政策對降低PM2.5濃度有明顯作用,對控制PM10和CO濃度有一定作用,對NO 2和SO2濃度變化影響程度較低。說明禁燃政策,對于春節期間空氣污染治理存在很大的作用。
煙花爆竹歷來在春節期間發揮著娛樂助興、活躍氣氛的作用,但是煙花爆竹也會降低空氣質量,直接影響大氣污染治理進程,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空氣質量,我們必須一起行動起來守護我們潔凈的空氣,因此我們鄭重建議三點:一是煙花爆竹企業們加大對煙花爆竹的研發力度,研究出新型的低碳、少煙、少味、無殘渣的環保煙花爆竹,力求降低對空氣質量的負面影響;二是各級政府宣傳部門繼續加大環保宣傳,讓人們真正認識到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巨大傷害;三是政策方面加快推進對禁燃煙花爆竹的立法,有關監管部門嚴格監管亂放煙花行為。
參考文獻:
[1] 周游;顧禮明;張磊;章文斌 . 2018年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對常州市PM2.5的影響研究 [J]. 常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2019.
[2] 趙金平 , 徐亞 , 張福旺等 . 泉州郊區春節燃放煙花時段大氣污染特征 .[J]. 環境科學 ,2011,32(5):1224-1230.
[3] 李令軍 , 李金香 , 辛連忠等 . 北京市春節期間大氣污染分析 [J]. 中國環境科學 ,2006,26(5):537-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