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花芬
【案例描述】
2014年6月10日下午,我正在琢磨中考試題,突然校團委的傅琴老師打電話過來,告訴我我班的阮金鑫同學在柯橋區舉行的第三屆戲曲“小梅花”評比活動中獲得區一等獎,而且還是一等獎里的第一名。喜出望外的我,馬上跑去跟我班的孩子們分享這一份喜悅。但回首往事,不免深深的吁了一口氣,想想這孩子能有這么一天實在不容易??!
一、真情傾聽
2011年8月30日,送走了一批畢業生之后,我接手了初一(4)班,當時我班特殊孩子比較多,有單親的、有離異的、有特殊體質的、也有特殊行為舉止的……但是一下引起我關注的卻是阮金鑫。為什么呢?一個自卑的孤兒。課堂上見不到他精神抖擻的身影、聽不到他朗朗的讀書聲,但課后卻總能聽到他在座位上哼哼小調。于是開學第一周的周末,我就到金鑫家去登門拜訪。跟金鑫奶奶的交談中,得知在金鑫童年的時候,一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那時他才五歲。可是老天爺真愛捉弄人,還沉溺于喪父之痛的孩子,卻遭受了又一次沉重的打擊——2008年,肆虐的病毒又奪走了他母親的生命。從此,他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現在的金鑫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不明而喻了。
帶著復雜的心情去的我,最后是拖著沉重的步伐淚流滿面的回來,感覺自己在他身上應該付出比班里別的小孩更多,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腦子里萌出一個念頭:“一定要為金鑫找一條適合他發展的路?!?/p>
二、真誠感化
初一下半學期,校藝術節到了。學校安排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要求每班派出一名學生參加比賽。我毫不猶豫地推薦了阮金鑫,并不是讓他去得獎,只是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增強他的自尊心,讓他明白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結果他居然得了一等獎。平時從不愛開口跟我交流的他,興高采烈地跑來跟我說:“老師,我得了一等獎!”這種天賜的良機怎么可以輕易地放過呢?于是,我趁此機會在班上大力的表揚他。孩子們所給予的欽佩的眼光,讓金鑫頓時感動自己存在的意義。事后,我偷偷地讓班長把班干部組成特色關心小組,特別關注那些成績差或調皮搗蛋的孩子,發現他們的所長,讓他們建立自尊心,深感自己對班集體的重要性。而我的工作重點仍然是金鑫,我特意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熱心的余豪旁邊,讓金鑫從交朋友開始敞開心扉。我從中找時機和他閑聊。在多次的談話中,我了解到原來金鑫最大的興趣就是“戲曲”,原因很復雜:他的爺爺擅長于拉二胡,他的母親擅長于唱戲,她學提時代經常參加戲曲比賽。所以可以說愛好戲曲是金鑫父母給他留下的唯一“財產”和遺物。金鑫雖然自卑,但是每天的哼哼小調無疑是他與父母親的親切交流,顯出他的深深思念和旁人無法體會的痛楚。
三、真心期待
時間飛逝,一晃就邁入了初二,我主動聯系了金鑫的阿姨,向她提議,學科學習的這條道路對金鑫來說似乎沒有多大的希望,我們應該允許并鼓勵他走另外一條適合他發展的道路——戲曲。并向她提出紹興小百花和紹興市藝術學校兩所學校。在經過她阿姨的許可之后,我馬上找金鑫交談,一直心情低落的他,一次談話哪能見效呢?一次又一次,老天爺被我的舉動感化了,它在暗中助了一臂之力,金鑫總算明白了我的用心良苦,愿意朝著這一方面努力并且發展。問題真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來,那指導老師呢?雖說金鑫有天資,他也肯付出努力,但是沒有專業指導老師的指導,憑他自己怎么有可能考入其中的一所學校呢?金鑫不能再遭受這樣的打擊了,這條路一定要幫他打通。于是我請求我校藝術組的沈紅燕老師幫忙,把金鑫的情況告訴了沈老師。沈老師爽快的答應了。沈老師犧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時間,不但教給他唱戲的基本功和練習拉二胡,而且還和我一起通過社會關系聯系了紹興市藝術學校的楊老師,讓金鑫通過QQ自己和那位老師聯系。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3年暑期的招考中,金鑫通過了層層關卡,順利地考入了紹興市藝術學校。
四、真金發光
在藝校學習的歷程是艱辛的。因為金鑫的年齡比藝校的其他孩子都要大,又沒有基本功,所以一開始每一堂練功課的苦楚對他來說甚至比吃黃連還苦,難以用言語來描述啊!這意味著他要比同學們付出加倍的努力,好幾次他都想放棄。我多次激勵他,并發動群眾的力量,讓同學們通過QQ鼓勵他。最后他終于克服了種種困難,在藝校楊老師的耐心教導下,練成了基本功,趕上并超越了班上其他的同學。
在初三上學期末的校園藝術節中,金鑫返校代表我們初三(4)班參加了比賽,向同學們展示了他艱辛卻又甜蜜的學習成果。同學們雷鳴般的掌聲是對他努力的肯定與贊賞,同時也表明了對他的再次激勵與期盼。而“小梅花”一等獎的消息更是驚心動魄,咱們的金鑫終于可以自豪地跟大家說:“我能行!”;跟他的父母親說:“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吧!我可以堅強地走自己的燦爛人生之路!”孩子們一起承諾:下一次金鑫返回到初三(4)班時,一定會帶來更大的驚喜。
【案例反思】
擔任多年的班主任,我累過,也笑過,但是班主任生涯讓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生關鍵是一個“理解和關愛”。 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燦爛。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作為教師,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教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因為,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金鑫這樣特殊的孩子,我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谇?,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真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開拓自己、發展自己。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特殊的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因此,我借助班干部之力,讓金鑫與熱心的余豪一起做。讓他感受到同學對他的信任;讓他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讓他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總之,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特殊孩子的工作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特殊孩子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特殊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金鑫的主要問題在于幼時的打擊過大,導致他過于自卑,認為別人都瞧不起他,因此將自己禁錮在一個自我的狹小空間里,不和人交流。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學會肯定自己,欣賞自己。此外,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與此同時,我和任課老師一起給予他加倍的關注,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雖然后來他在藝校學習,但是每每金鑫遇到難事時,同學們和老師們總不忘花心思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
總之,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去充實。讓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關愛之情,燃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特殊的孩子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