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杠桿作用,是直接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貨幣流通的中介,對控制市場經濟發展、匯率、資金流通、貨幣政策等至關重要。同時,商業銀行自身面臨許多風險,其中,由于借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而借款人經常由于自身或者外部的原因導致到期時無法償還貸款加利息,所以商業銀行經常面臨很高的信用風險。信用風險與各個市場經濟主體的活動都息息相關,不僅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風險分散的焦點,信用風險在識別、度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更高的難度,所以信用風險的識別和度量成為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對更好的度量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具有十分重要參考價值。
首先,本文詳細闡述了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定義及分類,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現狀,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得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違約事件頻發,發生違約風險的可能性很大。再次詳細系統的介紹KMV模型的理論基礎,并給出了該模型中各個指標的計算框架。最后,通過選取滬深證券交易所15個行業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KMV模型展實證研究并給出了實證結論。文末,根據之前的研究實證結論,給出了如何有效降低信用風險可能性的方法。
關鍵字:商業銀行;信用風險;KMV模型;違約距離
商業銀行是一國金融體系的核心,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銀行業信用風險管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度量信用風險的舉措還不夠到位,信用風險數據庫也不夠全面,信用違約事件頻發,這些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所以研究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債券發行人沒有能力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本付息,而導致授信方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全部經濟損失。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用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由于一切信用活動的不確定性而使經濟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而狹義的信用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的借款人無法定期償還貸款的風險。
最初的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的定義比較狹義,主要指債務人不能及時償還債務。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工具的不斷涌現,出現了一系列其他影響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因素,例如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性工具、證券類投資等表內或者表外業務。目前為止,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仍然是是借貸業務,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狹義的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即有關信貸業務的風險的實證研究。
從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管理現狀來看,2017年相較于2016年來看,無論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都大幅度增加了,就商業銀行合計來說, 2017年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7057億元,相較于2016年的15122.5億元,增加了1934.5億元,增幅為12.7%。總體來說,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均呈現上漲趨勢。通過大量數據表明,我國商行的機構分布中,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高,外資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低。在我國商業銀行中不良貸款率比例最低的是城市商業銀行任是外資銀行的兩倍。這說明,與外資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還有許多缺陷,信用風險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商業銀行應當采取積極的措施來度量信用風險,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由此可見,對我國商業銀行進行信用風險管理變得極為重要。
本文選用KMV模型來度量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進行實證研究。該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將上市股東持有的股權看做是看漲期權,標的資產為公司的資產價值,執行價格為公司的債務價值。當公司的債務到期時,通斷比較公司的資產價值和債務價值的大小來判斷該上市公司是否會違約。如果該公司的資產價值大于債務價值,那么該上市公司就不會違約,定期會對債權人還本付息,反之相反。由于該模型的關鍵指標是違約距離。如果該距離越大,說明公司的資產價值離違約點遠,違約的概率小,商業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也低;反之,相反。本文在運用KMV模型計算違約距離時,選取的樣本是在滬深兩市上市的30個公司,并分成ST公司、*ST公司 和非ST公司兩組。選擇了15個行業中的15家ST公司,并且同時選擇15家與ST公司同一行業的非ST公司進行比較。
運用KMV度量出了我國30家上市公司的違約距離和違約概率后,結果發現
非ST公司的違約距離要比ST公司的違約距離大,而違約距離越大,說明該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距離違約點距離遠,違約風險小,商業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低,商業銀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ST公司或者*ST公司的違約距離與違約概率要大于非ST公司,更容易違約,這些公司的違約會在更大程度上加大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由于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因此成功的度量信用風險是對商業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盡管度量信用風險的方法有多種,但根據我國國情,KMV模型是度量信用風險的最優模型。但是目前我國還未擁有一套完善的,系統的KMV模型度量信用風險體系。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該重視對KMV模型的研究,以便能夠更精準的度量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可以從完善度量信用風險方法、完善外部應用環境和商業銀行角度三方面來降低其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從度量信用風險方法和外部應用環境兩個角度來看,商業銀行可通過改進內部評級法、建立全面的違約數據庫來更好地度量信用風險;并逐步完善我國信貸行業的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從商業角度看,商業銀行可以完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加大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完善內部數據庫。
參考文獻:
[1] 李錦. 基于KMV模型的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度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
[2] 林秀秀. 基于KMV模型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研究[D]. 天津財經大學,2016.
[3] 韓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價應用研究--基于KMV模型分析[D].首都經濟與貿易大學,2018
[4] 錢玖琳. 基于修正KMV模型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測度[D].南京財經大學,2015
[5] 孫偉, 王宇. KMV模型在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下的實證研究[J]. 科技與管理, 2016(3):40-46.
[6]楊秀云, 楊秀云, 蔣園園, et al. KMV 模型在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適用性分析及實證檢驗[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6(1):34-40.
[7] 王宇.基于KMV模型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6 [9]
[8] 萬丹丹. KMV模型在我國商業銀行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風險中的適用性研究[D],2016.
[9] Crouhy M , Galai D , Mark R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0, 24(1-2):59-117.
[10] Kanak Patel.An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Default Risk of the UK Real RstateCompanies[J].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eeand Economics,2006(1):21-40.
[11] Rehm F , Rudolf M . KMV Credit Risk Modeling[M]// Risk Management.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0.
作者簡介:
蔡源(1996—),女,山西呂梁人,山西財經大學(金融工程)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