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聰 辜向宇
摘 要:近年來,電子商務在中國的零售行業異軍突起,并對傳統的零售模式發起了猛烈的沖擊。很顯然,人們越來越青睞于電子商務帶來的快感—不用出門就能享受送貨到家的極致體驗,而電商正是在這種眾星捧月的氛圍下,逐漸成為零售行業的中流砥柱。
關鍵詞:興零售;電子商務 ;產業鏈
導語:上個世紀開始,中國電子商務開始邁入起步階段。1993年,國務院成立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組織開展了“三金工程”(指金橋工程、金卡工程和金關工程),并取得了重大進展,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電子商務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關于其中的利益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深入討論的。
一、電子商務的可觀性強
電子商務優于傳統的零售模式。與線下商業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
1,流量集中度高,互聯網馬太效應很強,是贏家通吃的市場;
2,用戶遷移成本低,切換門店只有一個域名的距離;
3,線上消費用戶可與特定消費人群進行定向溝通,各方面滿足客戶的需求;
4,線上投放與效果之間,可進行數字化評估與優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產業鏈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原先的生產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而電子技術的崛起恰恰表明了互聯網有超乎人類的記憶,借助互聯網能為人類構建一體化服務建設。也正因如此,電子商務精準地抓住了客戶的感受,為他們不間斷地提供方便快捷且有保障的優質服務,才使得如今的電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二、電子商務派生其他產業鏈
在企業內部,電商元素將滲透到企業管理、內部業務流程。而在外部產業鏈領域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激活和帶動一系列上下游產業,如結算、包裝、物流配送以及基于位置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從事快遞服務行業的數量已達300萬,物流配送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有效地緩解了我國勞動力緊張的局面。與之相關聯的外賣行業也發展得順風順水,并成為了中國居民消費金額最高的行業之一。
當然目前最火熱的當屬直播行業,誕生沒多久就受到了廣大網民的認可及追捧。如今,網絡直播發展越來越順利。如首秀的羅永浩在抖音平臺上短短3小時就賣了1.1億,帶貨女王薇婭在直播間賣出了淘寶史上首單售價4000萬的火箭,而快手直播帶貨王辛有志單場交易4.8億,創下直播電商新紀錄……很顯然,在電商的帶領下,直播逐漸成為中國目前擁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新興產業之一。并且按照這種趨勢下,毫無疑問地,網絡直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猛,甚至不排除取代傳統營銷模式的可能。
三、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正是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這一切都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我認為,電子商務的未來將會越來越開闊,并具有以下幾個趨勢。第一,智能化。如今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到機器人已經見怪不怪,比如掃地機器人,比如淘寶,興許在淘寶賣家頁面和你聊天的就是個機器人。當然,這種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派生出來的產品也會更加智能,如“智能化虛擬導購機器人”在未來的網站中就可以依托云計算等技術對網站的大量數據資源進行智能化處理,。第二,區域化。我國的網民結構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直接導致了未來電商服務的發展,必是從板塊式經營模式向細分市場模式發展的,因為要更加符合和貼近當地生活習慣的本地化,所以電商模式定要層出不窮,才能保障各個區域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第三,國際化。在一檔街坊欄目中,受邀采訪的外國居民明確表示最想從中國帶走的“特產”就是我國的支付技術。而我國的支付技術之所以發展地如此迅速,電商就是其刺激點。我們無法否認,網絡經濟已成為國際資本的投資熱點,這意味著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入駐中國,隨之而來的也將是中國國際地位的躍升。
四、電子商務亟需法律保障
如今,電子商務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隨之而來的弊端日益顯現。虛假宣傳、數據造假、服務滯后等使電商蒙上了虛假的色彩。因此,要加強對電商行業的監管力度勢在必行。
第一,要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法治環境,提高行業門檻。要建立健全電子商務發展機制,從提供服務方到受益方都要確保整個產業鏈的規則化和有序化??缇硺I務要嚴格遵守《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必須按照清單申報、平臺審單、機檢查驗與放行、出庫放行和行郵稅繳納的流程走,切忌為了眼前的利益觸及法律,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應建立電商誠信評價機制,禁止欺詐、誤導消費者,確保童叟無欺。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將故意欺瞞消費者的電商進行罰款處罰,屢教不改者直接剔除電商行業,永不錄用。同時,也要加強對消費者的管理,避免破壞市場秩序。
第三,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監管體系。各監管部門同消費者一道連成一張強大的監管合力網,確保市場秩序。但在保障市場秩序的同時,適當地給跨境電商“松綁”有利于刺激消費。如從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免收增值稅和消費稅,為他們減輕了壓力,同時也促進了電商市場的不斷磅礴發展。
五、總結
電子商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我們應揚長避短,合理利用好其中的有效資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運用電商優勢打造一個智能社會,更好服務大眾!
參考文獻:
[1]許曉輝.[一個人的電商.運營策略與實操手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2]蔡斐.[直播電商火爆,市場監管不能缺位]. 鄭州日報.2020.
[3]康冀南.[宅經濟激活新消費]. 開封日報.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