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動植物的生命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便是磷元素,磷的最重要來源是磷酸鹽礦石,它同石油、煤炭一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磷也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因素。目前磷礦石資源短缺,但是污水中由于工業和日常生活產生大量的磷元素,造成了磷礦石資源短缺,但是污水中磷資源過剩的局面,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將污水中的磷回收利用。本文主要介紹了焚燒灰分組成及特性的基礎上,提出了污泥焚燒灰分磷回收技術,旨在緩解目前磷資源短缺的現狀,同時為污水中磷資源的回收利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污泥焚燒灰分;磷回收;灰分組成;資源短缺
0 引言
磷是所有生物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細胞核中儲藏信息的DNA中除了碳氫外,磷也是重要的組成成分;能夠代謝能量的三磷酸腺苷中,磷更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性元素;植物生長過程中磷擔任著重要角色,是其生長的限定因子。在動植物細胞中,磷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其起到的作用無法用其他元素代替,這也關系到未來糧食的安全,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磷礦是磷的主要來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目前全球每年開采的磷礦石大約在1.2億噸,據預測,在2035年前后將會出現磷礦資源的最大產值,此后磷資源將會越來越少,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現象。但是,目前,尚無可替代磷酸鹽巖的磷酸鹽資源。我國磷資源相對豐富,預估產量居世界第三位,據相關統計計算,目前探測到的磷資源僅供使用80年左右,但以富磷礦進行統計計算,僅供我國使用10年左右。綜上所述,磷資源至關重要,但是目前磷回收方法和工藝不完善,必須拓展磷資源的回收利用途徑,減輕磷礦開采量,最終實現磷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就污水中污泥的焚燒灰分,闡述了幾種磷資源的回收技術。
1 焚燒灰分組成及特性
污泥焚燒以后,水分和有機物都被消耗掉,焚燒后污泥體積將會減少90%,最后剩余主要成分為無機質,而污水中含有的磷元素基本全部沉積到污泥中,經過焚燒之后,污泥體積減少,導致污泥中磷元素的含量顯著提升。另外,焚燒灰中其他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含量也相應增加,尤其重金屬的含量提升較為明顯。經過實驗和實際測定發現,銅、鋅、鉛、鎘含量基本保持在100mg?kg-1以上,如果將這些焚燒灰分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不僅會危害自然環境,還會對動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在農業使用中,焚燒會中的重金屬含量是限制其使用的關鍵性因素。可以看出,如果要使用焚燒灰中的磷,最重要的是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將磷和重金屬分離,才能降低農業使用中的危險。但是,焚燒灰中的磷與重金屬是通過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并不是獨立存在相互混合的體系,因此,物理分離方法(例如磁選和浮選)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將焚燒灰中的磷提取和純化,是磷回收的關鍵性技術。
2 灰分磷回收技術
2.1 生物法磷提取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浸出和生物聚磷,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化過程,實現磷的提取與純化。生物浸出是指使用生物產生的無機酸或分泌的有機酸,從灰分中浸出磷和金屬的過程,在某些技術條件下由微生物代謝活動產生;生物聚磷是利用特定微生物的特征來提取磷的過程,該過程專門回收磷并有效地將其與重金屬分離。
在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包括細菌(鐵氧化硫桿菌,硫氧化硫桿菌,脂環酸桿菌等)和真菌(黑曲霉,稻瘟病菌,產黃青霉等)都能夠在無機物或有機物中代謝,在進行生命活動時會產生有機酸和無機酸。其中,氧化亞鐵硫桿菌能氧化亞鐵或將硫化物氧化成元素硫,從而促進其增殖和代謝,根據相關實驗統計,在22℃和酸性灰分環境中,經過11天磷提取浸出率在90%以上。硫氧化硫桿菌可以使用還原的硫和元素硫作為底物來生產硫酸,并且兩種微生物都可以起協同作用,從而浸出磷和重金屬。脂環酸桿菌在有機碳源的底物中產生草酸和檸檬酸,從而實現磷的浸出和回收,根據相關實驗統計,在30℃和酸性灰分環境中,經過12天磷提取浸出率在75%以上,此外錳、鎳、鋅的浸出率在85%以上。綜上可以看出,在生物浸出磷的過程中,同樣會浸出一些灰分中含有的重金屬,因此后期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將重金屬與磷分離。
2.2 濕式化學法磷提取
生物浸出取決于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無機或有機酸,酸性條件可以通過添加化學試劑實現提取環境中所需要的酸性物質,這稱為濕化學法,根據使用的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不同,又可以分為堿濕化學方法和酸濕化學方法。濕法提取磷是根據實際需求在焚燒灰中添加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通過改變焚燒灰分中的酸堿度,這樣一來能夠提高磷的溶解度,將固態磷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具體提取參數和酸堿度如圖1所示。將富含磷的提取液提純后,同樣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將重金屬和磷分離,從而獲得附加值的磷產品。
試驗測定污泥焚燒灰中的磷元素發現,其存在形式主要為鈣-磷、鋁-磷以及鐵-磷等形式。其中鋁-磷結合形式的化合物能夠溶解在堿性溶液中,通過在溶液中添加氫氧化鈉即可實現鋁、磷的提取。由于重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不溶解在堿性溶液中,因此堿性濕化學方法無需額外的步驟即可同時實現磷的萃取和純化。相關研究表明,當提取溫度60℃左右時,1mol?L-1氫氧化鈉可以提取焚燒灰分中將近一半的磷。值得注意的是,灰分中鋁含量直接關系到磷的提取效率,在堿溶液中鋁-磷化合物溶解度較大。但是鈣-磷化合物不溶于堿性溶液,當灰分中鈣鹽含量超過五分之一時,堿性溶液中浸出效率明顯降低。因此應該根據焚燒灰分的具體組分含量,確定是否采用堿性濕化學法
酸濕化學法是添加酸性物質,是提取液的pH值在6以下,經常用到的酸性試劑包括鹽酸、硝酸、硫酸、草酸以及乙酸等。當溶液中pH值較低時,污泥焚燒灰中的磷元素基本能夠全部提取,同時溶液中的重金屬含量也會顯著增加。相關研究表明,當使用8%的鹽酸、磷酸和硫酸提取磷元素時,結果表明強酸的提取效率明顯高于弱酸。通過研究發現,在從不同灰分來源提取磷的過程中,草酸優于硫酸,草酸的提取效果更穩定。在使用乙酸等有機酸提取磷元素時,提取效率與有機酸的掛能團以及分子鏈長度相關,有機官能團可以與結合磷的金屬相互作用。
2.3 化學法磷純化
由于磷提取過程中重金屬的浸出,因此富含磷的浸出溶液還需要分離純化等后續處理。除了生物磷的純化外,工業生產還使用化學方法分離溶解的重金屬和磷,包括酸堿連續沉淀,硫離子沉淀,液相萃取,離子交換和膜過濾技術等。
酸堿連續沉淀主要原理是控制溶液酸堿度,使重金屬和磷酸鹽在不同的pH范圍內產生不同的溶解度。當pH在2以下時,重金屬和磷基本全部溶解在溶液中,升高pH值到4左右,磷酸鹽將會與鋁形成鋁-磷化合物沉淀出來,而重金屬不會沉淀析出,實現重金屬和磷的分離提純,但是這種方法酸堿藥劑使用量較大;液體萃取提純磷主要分局離子締合原理。通過有機萃取劑與有機酸中的活性氮基,反應生成的氨鹽可以與各種金屬陰離子基團進行離子交換,通過分離溶液中的重金屬,能夠實現較高的提取效率。這種方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分離特定的幾種金屬離子,因此適用范圍較小;離子交換是利用交換樹脂的作用置換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實現金屬離子的去除。目前常用的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是-SO3H樹脂和-COOH樹脂,當樹脂作用于溶液時,-SO3H和-COOH會與金屬離子相互交換,從而捕獲金屬離子;膜分離技術具有選擇滲透率高、操作簡便、節省空間的特點,因此被廣泛用于材料分離。它也可用于分離提取物中的磷和重金屬。目前納濾膜、離子交換膜以及電滲析等方面研究較多,這三種工藝各自具有自己的性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工藝。
2.4 熱化學法
熱化學方法是在900至2000℃的高溫下汽化(或液化)重金屬及其化合物,并通過氣相分離裝置分離重金屬和磷。因此,在高溫環境的幫助下,熱化學方法可以同時實現磷的提取和磷的純化。此外,高溫環境會破壞原有體系中化合物之間的結合方式,形成新的磷酸鹽礦物相,從而提高了磷酸鹽的利用率。目前,代表性的熱化學方法包括Thermphos,AshDec和Mephrec工藝。Thermphos工藝利用磷酸鹽沸點與其他重金屬的沸點不同的原理,在1500℃高溫下,能夠獲得純度較高的白磷,而其他重金屬仍然殘存在灰分中。AshDec工藝基于金屬氯化物的低熔點,高揮發性和水溶性的特征,在溶液體系中添加氯化物,這些物質會與灰分中的重金屬反應,從而實現銅、鉛、鋅以及錫等重金屬的去除,實現磷的提取和純化。
3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磷資源和磷礦石短缺,而污水中污泥焚燒后對灰分進行提取和純化技術,是解決當前磷資源危機的有效手段。不僅要重視污水回收處理過程中的磷資源回收利用,還要重視剩余污泥的處置途徑,因為垃圾填埋場和農田使用的方面受到限制,污泥脫水干燥進行焚燒成為了最優選擇,而污水中的磷基本上全部會存在于污泥當中,當污泥焚燒后灰分中含有大量的磷,本文闡述了生物法磷提取、濕式化學法磷提取、化學法磷純化、熱化學法技術手段,這種理念和做法符合當前國際發展的趨勢,也是解決磷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郝曉地,于晶倫,劉然彬,梁遠,李富生.剩余污泥焚燒灰分磷回收及其技術進展[J].環境科學學報,2020,40(04):1149-1159.
[2]陳昊銘. 市政污泥焚燒過程磷形態轉變及焚燒灰草酸浸出磷回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
[3]魏銘澤,張彩杰,戚秀芝,張科亭,金春姬.水產品加工廠污泥焚燒灰中磷及重金屬釋放特性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6(04):118-126.
作者簡介:
王張毅,男 ,(1987-),上海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