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松 張瑞明
摘 要:本文分析了礦山常見地質環境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恢復治理的方法,旨在提升采礦活動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礦山 ;地質環境問題 ;恢復治理;方法
0.引言
我國地形東西跨度廣,地形多樣性,這樣的地形使得我國礦產豐富,礦產資源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但是由于采礦方式不當、部分地區過度采礦,采礦業人員的環保意識不到位等,給礦山周邊環境帶來了不利影響,很多露天采礦的礦山環境的地貌、水源、植被都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引發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礦山周圍水資源污染、大氣環境污染嚴重、土地資源破壞嚴重,對周邊人群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不利于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造成的原因
1.1環境保護意識不到位
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到位,特別是在我國煤炭發展“黃金十年”時期,煤礦企業過度重視經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造成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突出。由于環境保護意識不到位造成的礦山污染現象主要有兩種,一是由于粗放式資源開采造成的廢棄物污染和空氣污染,表現的現象有煤礦周圍的矸石山堆積明顯,礦區環境內部和周邊區域煤泥流淌,空氣中由于燃燒提煉煤礦,形成“滾滾黑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現代化經濟起步較慢,設備落后、采礦工藝水平較低,造成煤炭開采效率低下,企業采礦時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導致“三廢”現象嚴重。二是小型煤礦過度開采造成的礦區塌陷,開采區域地下水沉降現象,這樣的情況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時非常大的,后期修復會損耗較多的金錢和時間成本。
1.2礦山管理體制不完善
礦業生產具有經濟效益高、開采效率低、環境污染率高、開采危險性較高的特點,這樣的特點如果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和明確的法律法規去制約,會導致企業過度逐利,過度追求利潤,忽視環境保護和生產安全。與此同時,社會發展的速度加快,可持續發展已經是當代的發展要求,因此,一些老舊的礦井亟待改善,而這些落后礦井的設備較為老舊,設備更新不及時,企業內部管理體制不完善,人員管理規范不足,無法達到目前綠色發展、高效生產的要求,這也是礦山地質問題的制約因素。
1.3固體廢物處理不當
礦山開采中,經常會形成不需要的固體堆積物,例如矸石山、廢棄設備等,這些堆積物往往重量偏高,體積偏大,不利于運輸,處理成本較高,這就導致許多煤礦企業隨意處理廢棄物,導致廢棄物堆積成山,造成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而矸石山、廢棄設備等由于隨意堆積,承重結構不穩定,遇到極端天氣,例如暴風雨、大風天等,就會導致堆積山倒塌,對礦山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此外,矸石山等廢料受風雨侵蝕,會產生風華現象,風化后的煤灰和大氣結合,導致大氣污染,同時不利于綠葉植物的光合作用,礦山周邊的生態圈會造成破壞。
1.4地質災害事故頻發
采礦產業的安全保證一直是個問題,由于礦山的地址條件較為復雜,每年都會出現由于采礦不當或者礦山環境帶來事故隱患,進而發生地質災害事故,給礦工的生命安全帶來隱患,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斜巷井在礦井中普遍存在,一般坡度較大,四周有浮石環繞,礦工在礦井中行走時,如果不留心關注地形的變化,就會有被浮石砸中的危險。此外,礦井延伸過長,會導致礦井巷道的地址環境愈加復雜,越往下,井部承受的壓力越多,如果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則會出現冒頂、坍塌等礦難事故的發生。
2.恢復礦山地址環境的治理措施
2.1修復土地
對于露天采礦固體物堆積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可以采取造地復墾的方式,首先取出多余的淤泥,碎石可以就近掩埋,土量多的地方,可以通過填埋的方式調整洼地,而土量少的地方,可以采取田埂造地的方式,借助推土機挖掘其他地區的土壤,填平坑坑洼洼的地段,同時將排水系統連接,達到土地復墾的效果。
2.2 完善采礦的法律法規
采礦業前期的規劃設計工作一定要做好,相關企業和部門一定要加強對采礦人員的技術培訓,完善采礦業的技術規范和安全標準,建立健全管理機制,要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保證采礦環境的安全,減少安全隱患,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監管人員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礦山的環境,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環境保護條例,條例需要涉及到土地資源的占用、極端天氣下采礦的限制等,保證采礦作業的安全進行。
2.3優化對礦山廢棄礦石的治理
礦山廢棄污染物是影響礦山環境,占用土地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并給施工人員安全帶來威脅的重要隱患,因此,相關人員一定要重視對礦山污染物的治理。礦山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種類型,固態廢棄物、礦山廢水和井下廢氣,也就是俗稱的礦井“三廢”,不同的污染物治理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對于“廢物”,因為其體積大,重量高,生成后不便處理,所以應從源頭杜絕,從業人員要深入井下,科學采礦,提高礦石利用效率,避免粗放型開采,操作人員要掌握先進的采礦技術,引入先進的采礦設備,采礦前要全方位勘探礦山附近的地質結構,采礦時優先選擇薄煤層,要合理規劃,靈活控制采礦機器的行進路線,避免對矸石等廢料的開采,保證固體廢棄物從源頭上開始減少。而對于“廢水”,企業可以提升水資源的使用,改進煤礦采掘和洗選工藝,在煤井上下建立有效的污水排出系統和水循環系統,回收利用煤層中的水分,有效減少廢水的產生,污水會進入當地的水循環系統,對環境造成損害,不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領導層要重視對污水的排放和治理,積極宣傳廢水的弊端,減少廢水二次利用情況。最后,需要說的就是“廢氣”的問題,井下廢氣主要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嚴重的爆炸性氣體,這些氣體給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埋下隱患,因此,礦產企業一定要改善井下排風系統,引進先進的排風設備,安裝廢氣凈化裝置,保證井下生產安全,保證礦山周邊的大氣環境。
3.結束語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恢復與治理,意義深遠,功在千秋,治理好周圍的環境,可以保障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恢復礦山地區的生態平衡,保持原有的地貌環境,維持物種多樣性,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最終實現采礦行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王東旭 ,張紫昭 .新疆非金屬露天開采礦山地質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與模型建立[J].中國礦業 ,2018,23(3):93-99.
[2]李小龍,王雪冬 ,張哲.山東廢棄石灰巖礦山地質環境特征與治理恢復探索[J].地質與資源 ,2018,27(1):89-92.
[3]李慧青,楊迪,侯麗君,等.廣西富絹頁巖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措施[J]. 資源信息與工程,2017(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