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華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物質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上的富足,傳統的旅游缺乏人文背景的支撐和傳統文化的融入,不能展現出更多的情感內涵和文化背景。在新的時期推動文旅融合的有效落實,也進一步弘揚了我國傳統文化,提高了全體公民的文化傳承意識,關鍵在于文理融合發展怎樣從理念付諸行動,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的文旅融合發展。
相關經驗表明,任何工作的開展都要創新平臺與載體,否則既定的發展計劃很難得到有效落實。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是一條全新的實踐發展道路,需要借助各方的助力來實現最終目標。利用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推出更多的旅游項目,如在旅游景區當中結合文化部開展戲劇演出,能夠幫助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我國昆山通過盛典籌建中國戲曲博物館,成功建設成了昆區小鎮,也讓他們接下來的文化道路發展以戲曲主題的路線開發更多的產品和項目,在結合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實現了戲曲的傳承發展,互惠互利的過程中也達到了相互促進的目的。全新的載體和平臺不僅能夠成為振興傳統文化的有效抓手,也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文旅融合探索。例如,在開展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新的平臺。如大運河文化融入文化內涵設計主題演出,通過渲染文化背景增加旅游資源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打造全新的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平臺,將大運河文化產業建設成為標志性的區域旅游項目,為國內文旅融合發展樹立一桿迎風飄揚的旗幟。
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必須要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資源融合也是資源整合的重要形式,融合的程度越高,那么產業融合的價值也就越大,當前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山水林田等自然資源,民間藝術和風俗習慣等人文資源,為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和可能。相關部門與旅游產業公司要借助當地特有的環境和人文基礎實現文旅產業的整合,通過資源整合和配置優化實現文旅協調發展。新時代的旅游發展要求進一步體現文化內涵,通過不斷融入創新發展理念和管理思想構建新穎的旅游發展模式,通過資源配置的整合優化降低對自然資源和文化古跡的依賴,通過二次開發盤活固有資產的價值,激發游客的文化認同感和消費需求。文旅結合發展要實現資源共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要賦予更多資源新的價值,將文化價值滲透在旅游資源當中,提高人們對旅游和文化的利用效率。公共休閑設施的旅游資源要實行對外開放,重點推動文化場館的免費開放進程,打通資源限制造成文旅融合的瓶頸,將資源轉化為文旅結合的資本優勢。
文化與旅游的融合過程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提供助力,文化部與旅游部要切實重視培養專業的旅游發展人才,有效提升文旅行業的發展質量。當前,旅游專業畢業的青年學生較多,但大部分的畢業學生都缺乏實踐經驗,校園教育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專業基礎,不能更好地滿足文旅融合發展的需求。文旅融合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促使旅游業進入一個新的復蘇轉型期和變革發展期。文化和旅游要組建專職部門培養旅游專業人才,要想進一步解決相關問題,就要在旅游道路發展過程中添加文化類課程,進一步提升旅游專業人才的文化素養,在開展旅游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提高旅游專業的人才素質,切實提高他們的文化內涵。同時,在文化與旅游融合的過程中要重視旅游發展規劃和運營建設,定期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文化培訓,構建一支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管理團隊,這對于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伴隨現代科技的迅速速發展,文化旅游的融合,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這也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內涵,為游客帶來了新的旅游體驗和,文化感受,文旅融合帶來了新的產業內涵,建設成了各類主題公園和遺產旅游項目,不僅融合了現代科技,也融入了傳統文化和藝術表現,增加了旅游產品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大大提升了旅游項目的科技含量,相關部門要應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提高旅游產品科技含量,通過創新文旅形式來提高產品創意,打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旅新動態,要在文化旅游融合的過程中,借助信息化和大數據平臺,推動產業發展,旅游場所要實現無線覆蓋,線上預訂,網上支付等各類,信息服務,通過大數據及時推送一些,文化旅游信息,智能化網絡系統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文旅融合發展理念如何更好地付諸行動,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協作,以政府職能部門牽頭制定良好的政策扶持,提高旅游企業的文旅參與積極性,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來對文旅融合進行創新實踐,為游客帶來精神富足的健康生活,推動文旅產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