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偉,秦 天,孫華忠
(1.重慶市忠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善廣鄉站,重慶 404300;2.重慶市忠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新生街道站,重慶 404300)
在養殖中,動物出現的疾病可以大概區分為三類。
作為比較常見的動物疾病,普通動物疾病種類繁多,這類疾病對動物成長的影響因素雖然很小,但是,若無法及時發現,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也會導致嚴重的損失,例:外科和內科等方面疾病,如:眼病、肝臟類疾病,其發病率均相對較高。
在養殖中,寄生性疾病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通過對宿主襲擊,寄生在動物消化系統內部、血液和動物體表等,吸取動物體內的營養。很多動物疾病一般都是寄生蟲導致的,例如原蟲、蠕蟲、以及節肢動物。
這類疾病對動物產生的危害最大,若不能及時發現,傳染速度極快,極易造成嚴重的損失。傳染病主要是以病原體為源頭,可以通過多種傳播方式引發疾病,例如:風、水等。傳染病一般都具有潛伏期,由于這一特殊性,一旦被傳染,在疾病預防上具有很大的難度。
引發動物疾病的原因多種多樣,既包括內因,也包括外因。具體歸納如下:
動物養殖環境因素是引發動物疾病的一個主要外因。在日常養殖當中,一旦動物生長環境出現不利誘因,則很可能影響動物機體正常反應,進而引發動物機體產生諸多不適,致其無法正常代謝,影響其機體平衡,最終形成某種疾病。據統計,所有的動物疾病當中,因養殖環境因素導致的動物疾病的發生率占據極高比例。
人為因素是導致動物患病的主要因素,養殖業主沒有科學的養殖理念。主要表現為:一是人為養殖管理方式不規范,在日常養殖活動當中,未配備專業的飼養人員、消毒人員與管理人員,導致養殖場環境臟、亂、差,進而引發動物疾病;二是人為用藥不當,特別是在動物疾病治療過程中,部分飼養人員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與操作技能,在治療過程中依據過往經驗盲目用藥,導致動物疾病得不到及時的醫治,貽誤治療時機,更有甚者還會導致動物中毒死亡;三是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養殖場選址不當,相關配套不齊全,養殖條件不達標準,導致細菌滋生,引起動物患病。
不能再有的只將其當成動物來養,要將其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要將養殖的動物當成印鈔機來對待。
為了防止動物在成長環境中受到影響,對于環境,養殖人員要學會科學的管理,保證動物的水源和空氣質量不受污染。養殖環境是動物可以正常成長的重要因素,如何維護和選擇養殖環境是養殖人員應做好的準備工作。選擇養殖環境時,要考慮氣候、溫度、濕度、通風情況,還有水源等問題,選擇的環境一定要適合所養殖動物的習性,利于其健康生長。一般來說,牛、羊等一些動物,應選擇水源干凈,空氣干燥,通風良好,并且地勢高的位置,養殖場要遠離居民住宅區,避免對居民造成影響和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養殖場中若發現存在污染,要盡快進行環境整改,防止對動物產生安全隱患。同時,養殖人員應對養殖場進行定期的消毒,除去病菌等不良因素,保證養殖環境整潔、衛生,有利于動物成長。
畜牧養殖業主在開展工作時,首先,要養成嚴格記錄的習慣,例如:飲食、飲水、還有動物生長的情況。做好基礎的準備工作,做好動物疫病預防,保證動物的水源食物干凈衛生,必須嚴格遵守動物飼養準則,實現管理信息化,便于日后發現問題有跡可尋,加強日常管理,做好一切相關工作,保證動物正常的生長。其次,在飼養過程中,對于動物飼料來說,針對動物不同的生長階段,制定不同的飼養計劃,運用不同的飼料配比,滿足動物需要的一切營養物質。與此同時,做好相關記錄。最后,養殖場人員出入和車輛行駛,也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嚴格規范。并對人員車輛進行消毒處理,防止引發動物發生疾病。另外,在夏季由于天氣燥熱,養殖人員應做好通風散熱等工作,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工作,保證環境干凈衛生。
在養殖過程中,因為養殖人員的管理不足,動物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對于這樣的問題,首先,養殖人員定期開展檢疫工作,有利于動物的成長,以及對疾病進行排查。其次,相關檢疫部門要定期向養殖人員進行防控措施宣導,并在易患病時期安排專業人員對動物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做好基礎免疫推廣工作。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進行隔離,做好預防措施,避免病情擴大以及對其他動物造成影響。同時,養殖人員要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加強對動物的檢疫工作,做到全面預防。最后,相關部門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保障檢疫工作有效實施,才可以增強預防效果。做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保障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動物的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養殖人員要對動物及時進行監測。監測要從多方面入手,要認真負責的做好監測工作,做好動物疾病的防控。例如:
動物的所有物品都要進行有效消毒處理方可使用,并要時刻掌握動物的食欲和精神等方面的情況。出現不正常的情況,應及時進行檢疫。對于疾病爆發期,養殖人員的監測頻率要加強,通過科學方法來進行監測,保證養殖場預防措施的有效進行。
養殖人員要實時掌握本地區關于動物的疾病發展趨勢等情況,是否存在流行性疾病,以及是否出現新型疾病和病毒,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如發生問題,及時有效地應對和處理。
畜牧業養殖過程中,提高養殖業主科學養殖理念,有效進行動物疾病預防,應從源頭開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改善養殖環境條件,加強日常管理,完善配套設施,定期檢查,創建科學疫情防控體系等,為動物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真正做到有備無患,防治結合。實施專業化管理,做好防控工作,減少動物疾病發生,保證動物健康生長和繁衍,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安全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