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灤南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灤南 063500)
當下,我國肉雞養殖業規模龐大,在國內廣泛分布,也是廣大農戶經濟的主要來源,然而在近幾年在雞肉養殖過程中,疾病發生率逐年遞增,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目前肉雞體內的各種細菌病毒耐藥性普遍增強,需要做好肉雞養殖產生相關疾病的疫情防治工作,這對提高肉雞養殖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絕大部分的養殖場肉雞的生產周期較短,生長速度快,如果感染疾病,很難察覺,在肉雞養殖過程中,它的疾病潛伏周期長,容易發生抗藥性和變異性,再采取后續補救措施是非常困難的。目前,常見的肉雞疾病有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大腸桿菌等等,對于上述不同的疾病,發病特點有所不同,抗生素是預防感染性的常見藥物,如果大量使用,會使肉雞產生抗藥性。與此同時,也會提高疾病的變異性,使得肉雞養殖過程疾病預防更加困難,一方面,它會嚴重損壞肉雞質量。另一方面,還會產生嚴重的損失。
在夏日進行肉雞養殖時,一般會使用以下四種養殖方式:第一,要做好及時的防暑降溫工作,由于肉雞表面的羽毛較為稠密,體內也沒有汗腺,這樣就導致肉雞在炎熱的夏天無法排汗,這不利于肉雞的生長,這時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調控雞舍的溫度,如果雞舍的溫度過高,這時需要及時地打開門窗進行通風,降低室內溫度。第二,需要做好飼料配比的控制工作,根據目前的飼養狀況進行科學化的調整,改變傳統的投喂方式,在夏日烈日炎炎的環境中,不僅要確保肉雞飼料配合比符合科學,而且還需要確保實物質量,可以通過植物蛋白替換動物蛋白的方式,降低肉雞的能量水平。第三,需要發揮水的作用。對于水來說,它是生命源泉,更是天然的體溫調節劑。在夏天可以提供新鮮的水供肉雞飲用。第四,還需要根據氣候環境變化調節雞舍內肉雞的養殖密度。在炎熱的夏天,應該降低肉雞養殖密度為主,這樣才能夠確保室內的溫度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這對提高肉雞產量有著關鍵的作用,如果在養殖過程中,肉雞的密度過大,這時會導致熱衰竭概率大大增加,降低了肉雞的生產速度。除此之外,在養殖過程中也應該及時增加激素藥物,定期的進行雞舍環境的清潔,防止蚊蟲的叮咬,在此階段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定的激素藥物,需要對激素藥物的量進行控制,加大肉雞養殖安全防疫。
在進行冬季肉雞養殖時,要考慮到冬季的環境特點,它一般較為寒冷、干燥,針對此種狀況需要采用兩種方式進行疾病的控制。第一,由于冬季氣溫較為寒冷,可能大部分的養殖人員為了保溫封閉了門窗,而忽視雞舍內部的空氣流通。雞舍內的垃圾污染物過多,沒有及時處理,會產生氨氣聚集,造成肉雞中毒,也會引發其他疾病。這時需要養殖人員及時的在雞舍內進行灑水,可以使用吸收氨氣的除臭劑,常見的有熟石灰、過磷酸鈣等,做好空氣流通工作。第二,還需要了解空氣的變化,做好及時防寒保溫,給雞舍提供足夠的氧氣[1]。
現階段,解決肉雞養殖常見疾病預防工作刻不容緩,需要全面提高肉及群體的抵抗能力。以肉雞養殖為中心,做好肉雞患病率的控制工作,針對已經發生疾病的肉雞,要按照高效、準確的原則,做好病毒、細菌等方面疾病的檢查工作,以中藥為主,西藥輔助針對急發性的傳染病。或者是其他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可以使用西藥治療的方式。也就意味著,在肉雞疾病防治過程中,應該做到防治并舉,可以及時的注射疫苗,做好肉雞分區域管理工作[2]。
為了確保肉雞疾病預防工作順利實施,相關的技術人員、飼養人員在了解肉及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上,找到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通常情況下,針對肉雞養殖常見的疾病內因來說,是由于肉雞體內營養失衡、免疫缺陷引發的疾病。站在外界因素進行考慮,主要是由于外部機體損傷、病原體感染等產生的疾病,這時,相關的技術養殖人員應該找到導致肉雞發生的概率,以降低患病率為主。從而為肉節營造良好的生長分,從而為肉雞生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最大范圍內,確保免疫工作順利實施[3]。
當下,在進行生物安防工作落實過程中,一方面,應該做好肉雞養殖的嚴格審查工作,確保雞舍都是健康肉雞,沒有帶有疾病病原體。另一方面,還需要做好雞舍定期的清潔消毒工作,在最大范圍內保證雞舍干凈整潔,通風氧氣色料充分。除此之外,如果在雞舍內發現疫情,應該做好及時的消毒,保證空氣流通,在處理七天之后,方可投入使用,針對已經發生病患的肉雞,應該采取隔離的方式進行高溫殺菌集體焚燒,使用無毒化的處理方式,落實防疫工作[4]。
在目前肉雞養殖常見預防治療措施控制過程中,應該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免疫計劃,做好肉雞疾病預防工作,加強預防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疾病治療知識的學習,為肉雞養殖過程疾病預防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