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鎧良
(廊坊市畜牧站,河北 廊坊 065000)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提升有了更高的需求,綠色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經常提到的熱門詞匯。當前,我國畜牧業面臨著重大的變革,食品安全、消費結構等都要求畜牧業能夠轉變發展模式,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那么綠色畜牧業應運而生。綠色畜牧業是運用先進的養殖畜牧技術將畜牧業與生態鏈形成有機整體,減少畜牧業對環境的危害,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在以往的畜禽養殖過程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激素和獸藥,以達到減少動物患病,加快動物的生產速度,實現畜牧業得到高產的目的。但是抗生素的長期濫用,導致畜禽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給食品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這些產品如果被人們長期食用,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大力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產業化,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銷一體的現代牧業產業體系,為預防疾病入侵、降低疾病發病率、改善畜禽健康狀況,打造無抗綠色養殖體系,保證動物的健康,提升農畜產品質量。最終實現讓標準化養殖場成為食品加工廠的原料車間,真正做到抓住“食品安全的根本”,確保食品源頭安全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使人們能夠食用到安全、綠色、健康的優質食物,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我國近年食品市場發展中時常會出現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人們的飲食安全,而為滿足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已經成為未來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畜牧養殖產品也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普通飼料養殖的雞蛋通常是8 元/kg,而應用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所培養的雞蛋則通常是20 元/kg,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差距顯而易見。這也說明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市場中較高的需求也能使應用綠色養殖技術的養殖戶得到可觀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集約化畜牧業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割裂了畜牧業和種植業的聯系,導致畜牧場廢水糞便大量產生而無法返還農田,畜牧場的糞便和污水不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經過雨水的沖洗流入江河、滲入地下,導致江河、地下水、土壤污染。畜牧業已成為我國僅次于鋼鐵、煤炭的最大污染行業,養殖污染問題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產業化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能夠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同時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養殖廢物經過處理進行二次利用, 可以有效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減少養殖垃圾的排放。另外發展種植業畜牧業聯合模式, 糞污廢水有效還田,為農業生產提供肥料,避免了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水體富營養化等弊端,對我國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構建完善的畜牧業發展支持體系,研發新技術,促進畜牧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以及方式的轉變,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引進新的畜禽良種,對養殖場試試無害化處理,加強對牲畜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建立質量安全監測預警機制,加大投入并研發畜牧產業的信息化技術,以促進產學研深度結合,大力提高科技創新水平,落實畜牧業科技創新發展及產業化推廣的措施。
加強畜牧業的產業融合,促進畜牧業與現代服務業、畜牧加工業、飼料產業的深度融合,建立一條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根據生態環境、氣候特征以及畜牧資源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學的規劃方案,大力引進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建立科學養殖基地,確保源頭到產出整個過程是綠色安全的,建立農作物、畜牧養殖全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控制環境污染,保障綠色養殖的環保性。
要實現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產業化推廣,就必須堅持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引進良種,制定科學的飼養規定,合理科學地使用藥物及綠色飼料,以促進牲畜的健康生長,提高產品質量。可以使用農作物等天然飼料進行養殖,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防止飼料中含有殘留的化學物質。此外,在養殖過程中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青草,在促進牲畜健康生長的同時減少成本,減少使用飼料喂養,提高牲畜的繁殖能力。同時還要建立防疫制度,完善防疫設備,加強對動物疫情的監控和監測工作,實現常態化的監管。加強養殖人員的技術培訓,構建安全有效的綠色畜牧養殖標準化生產體系,為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供重要基礎。
綠色養殖成為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要做好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工作,首先要了解市場需求,推廣技術并給予制度保障,同時配合廣泛的宣傳,增進人們對綠色養殖的了解,從而促進我國畜牧業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