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見
(禮泉縣農業機械管理站,陜西 禮泉 713200)
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主要是指農業機械在生產過程中融入自動化的理論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希望能夠一次提升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水平,將其更好的運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了能夠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機械朝著自動化的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農民的工作量和強度明顯降低,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效率明顯提升,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農業機械化自動技術的研究已經開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很多科研成果都開始轉化成實際的機械產品,對此本文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
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要求。社會的和諧和農村的和諧是緊密聯系的,雖然從整體上來看,社會主義新農村尚處在和諧穩定的狀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然存在有一定的問題,突出的問題是農民收入水平比較低。所以,需要加速推進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減輕農民的工作量,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
一般情況下,農業機械包括了動力設備和與之相適應的農機器具等,這兩類主要是通過牽引懸掛和半懸掛的方式有效的連接的,一些農業機械是將兩者緊密的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不管是動力設備,亦或是和之相適應的農機器具,在實際的耕作過程中,是相互配合的,缺一不可。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水平比較低,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包括:技術含量低、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存在有明顯的差異,農業機械設備的品種不夠完善等。
為了能夠科學的解決三農問題,我國在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大了投資和管理的力度,計劃上也明顯的創新,但是還是存在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因為不同地區之間存在有差異,所以很多技術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含量比較低,這是普遍現象,不能滿足國家的設計要求,大量小型機械設計制造的工廠長期存在。另外,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作為農戶,缺少質量管理的理念,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更新不夠及時,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很多偏遠地區經濟較為落后,無法大規模的推廣農業機械自動化。
農業機械化技術在不同地區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有明顯的差異,特別是農田機械化程度影響比較大,收割環節出現浪費的情況比較突出,農村地區,因為觀念上的影響,還是有很多的水稻都是采取人為的方式播種和收割。2015 年之后,水田機械化的面積明顯擴大,農民的觀念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但是農業機械化種類不健全對其推廣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計算機視覺技術是新時期重點研究的課題,是新科技的一種,西方很多國家都開始對計算機視覺技術加大了研究力度。從農產品質量的鑒定上以及農產品生長情況的記錄這塊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其中,英國就首先嘗試著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運用,利用這項技術研制出了采蘑菇的機器人。采蘑菇的機器人在采蘑菇時,不只是能夠準確的找到蘑菇的位置,而且采到的蘑菇可以合理分類。對此,我國建立在這項技術的基礎之上,開始創新和優化,加入了計算機控制的元素,但是目前我國的經濟技術發展尚不成熟,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運用,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較少,而且我國水資源的分布不平均,水資源長時間處于短缺的狀態。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農業的發展,充足的水資源是前提保證。在確保農業生產充足的用水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節約水資源,這也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農業自動化灌溉技術的出現妥善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主要是將傳感器和計算機巧妙的結合起來,分析了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對水的需求量,通過軟件的形式展現出來,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施肥技術亦是如此,施肥和灌溉技術的自動化,是節省水資源,減少成本投入,避免浪費的必然舉措。
所謂的農業精準化主要是指將傳統農業和農業機械自動化巧妙的聯系起來,促進農業生產管理的科技化,精準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是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和控制器的基礎之上。在研究精準農業的過程中,我國已經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世界上第一臺觀測農業氣象的自動儀器就已經在鄭州的氣象站開始運用,通過農業氣象觀測儀,可以小范圍的監測農業生產環境,利用網絡及時的將監測的信息反饋給當地的農業部門。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尚處于較低水平,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出來,為了實現自動化技術的優化升級,不僅要在農業生產中運用計算機技術,而且要提升農業生產環節的自動化水平,提升生產效率,減輕農民的工作量和強度,更好的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