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華
(北票市青山保護局,遼寧 北票 122100)
近些年來,全球性的環境變化使得當前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和發生特點也發生著變化。在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傳統的防治方法很多已經失去作用。因此,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我國林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的變化使得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的情況愈發嚴重,病蟲害的種類增多,特點和規律發生變化。這些情況使得當前開展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較多,對我國林業造成的損失也在不斷增加。
此外,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我國在開展林業種植過程中存在過度重視經濟效益的情況。采用的主要種植方法是移栽種植。這種種植方法使用的種苗上可能攜帶與害蟲蟲卵以及治病細菌,這使得發生病蟲害的幾率升高。同時,由于在種植之后沒有及時進行后期病蟲害管理工作,使得病蟲害對森林造成的影響進一步加重,造成我國森林面積減少。在開展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采用的方法依然是傳統的化學試劑。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的用藥指導,使得藥物濫用情況較為嚴重,因此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進一步破壞。
不同地區的森林情況不同,發生病蟲害的種類也不同,造成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因素較為復雜,因此對病蟲害開展防治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困難。
首先,無法準確預測病蟲害的發生。全球性的環境變化使得當前我國病蟲害發生的情況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森林病蟲害發生的不確定性大幅度提升。很多病蟲害的爆發具有較大的突發性,在爆發之前沒有預兆,因此無法把控發生規律。此外,由于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森林面積也在不斷增加,傳統的森林病蟲害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同時,當前我國存在較多的人工林,與自然林相比,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樣性較低,因此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也較低。這就使得一些病蟲害一旦爆發就會很快大面積蔓延,最終造成嚴重后果。
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當前森林病蟲害進化和發生變異的情況較多。這就使得傳統防治措施的使用效果受到限制。尤其是采用藥物方式,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病蟲害會產生抗藥性,這使得一些藥物作用下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難度增加。同時化學藥劑的大范圍使用會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破壞,使得森林生態系統的防御能力進一步下降。
當前我國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對于森林病蟲害的危害缺乏認識?,F階段,我國對于林區管理的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單向的垂直行政管理模式,由于不同地區林業部門之前缺乏有效的溝通,因此在開展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到位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小規模爆發的森林病蟲害,在進行防治工作過程中一般需要多部門聯合。由于缺乏有效的協調,因此防治效果大打折扣。同時由于無法得到有效的遏制,病蟲害爆發的面積會進一步擴大,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對于其認識程度不足。因此,必須加強思想上的教育,使得林業工作人員意識到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程度。首先,要加強對林業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通過思想教育使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態度。通過業務培訓使其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其次,在發生森林病蟲害時,要讓工作人員意識到不僅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同時要對發生原因、發展規律以及破壞程度進行研究分析,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對森林病蟲害的有效解決,并為之后的防治工作總結經驗。
森林病蟲害在進行防治過程中往往需要多部門聯合才能實現較好的效果,因此必須加強聯合機制的建設。在病蟲害發生時,要迅速開展信息共享工作,通過橫向和縱向的交流,使得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迅速開展。在發現病蟲害發生之后,要立即開展預警工作。林業部門的相關人員通過進行研判制定相關的防治方案,同時同林區中的一線防治人員進行交接工作。此外,林業部門的管理人員要積極同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了解相關病蟲害的發生時間、蔓延速度以及發生規律,通過這種方法才能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傳統的防治技術產生的效果已經不能滿足于現狀。鑒于這種情況,必須積極加強技術研究,通過采用各種新的技術手段提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當前,我國大部分林區在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以噴灑化學藥物為主。這種方法受到病蟲害抗藥性的影響已經不再適宜當前的防治形勢。同時由于化學藥劑的大量使用會對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新的防治方法。當前新型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法,例如生物防治等已經得到推廣并在實際應用中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通過對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會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依據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提高,才能保證我國林業的正常發展,為國家建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