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萬利
(互助縣林業站,青海 互助 810599)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世界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林業部門越來越重視林業發展和森林資源質量提升。利用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分子學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也日臻完善,值得大范圍推廣。
近幾年,互助縣人工造林面積逐步擴大,且種植的樹木多為一種植物。因此,森林病蟲害發生程度也越加嚴重。雖然在采取多項防治措施的情況下,互助縣森林病蟲害發生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近段時間互助縣夏季干旱、冬季偏暖以及自然災害的發生,使得害蟲越冬存活率大大增加,進而導致病蟲害發生面積又進一步擴大,防治難度增大。
據不完全統計,互助縣致災害蟲種類已上升到50 多種,其中一些是從其他地方傳入到互助縣,還有一些是互助縣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互助縣過去防治未取得良好效果的松毛蟲、楊扇舟蛾等害蟲,在近幾年時常發生,且造成嚴重損失。互助縣全年因病蟲害防治無效至少造成木材減產逾70 萬m3,經濟損失逾2 億元,致使互助縣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遭受嚴重的影響。
互助縣森林害蟲一直以松毛蟲、楊扇舟蛾、黃連木尺蛾、落葉松尺蛾和青楊天牛為主,這些害蟲極易成災,一旦發生就會立即成林暴發,且根治難度較大。如果不做好前期病蟲害預報預測工作,發生時就很難發現,而發現時即已發展到危害最嚴重時期,使得防治工作難以進行。
施藥技術是指根據森林環境,采用現代化林業技術,利用視覺傳感設施分析森林病蟲害情況,合理配置、施用防治藥物。在藥物噴灑過程中,利用現代智能技術,精準控制藥物噴灑范圍,在保護周圍環境的同時迅速消滅害蟲。精準應用施藥技術能夠定時、定量地控制藥物,并且根據森林中存在的病蟲害的位置等信息,準確防治病蟲害,減少藥物浪費,避免周邊環境受到藥物污染。
TIT 法防治技術是指利用化學物質有效控制病蟲害。TIT法防治技術能夠控制森林中的害蟲,避免病蟲害變異,控制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充分利用害蟲的天性與習慣,合理設置陷阱,使用微生物殺蟲劑,控制蟲害繁衍,從而做好蟲害預防工作。此外,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藥物,如興奮劑等,使病蟲害狂躁,利用生物食物鏈,有效控制病蟲害數量。
風送式靜電噴霧技術需要利用壓力或旋轉使液體霧化形成液滴,在設備兩端的電極作用下,使液滴產生電極。在二次霧化氣流中,對植物進行放電或實施氣流液滴,在氣流的作用下,有效提高靜電噴涂液滴的滲透性,有利于樹木成長,提高樹木的防病蟲害抗性。這種方式既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也有效控制了病蟲害。具備電極的霧滴吸附在樹木樹葉表面,也可控制害蟲繁衍。
松材線蟲病的擴散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運輸疫木及其制品造成的。由于松材線蟲病在世界范圍內是局部發生態勢,因此加強人為活動的檢疫管理是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
展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應將可持續化發展的觀念作為基本要點,并貫穿到森林管理體系當中,更加科學化地建設出預防且不治理的有效意識,將全面預防病蟲害防治工作擺在首位。此外,需要貫徹落實好國家的有關規定制度,同時森林部門應科學大膽地進行改革,力求增大防治工作的管理力度與質量,還要重點突出病蟲害防治管理制度以及運行機制,切實地增強對病蟲害管理的基本認識,有效減少病蟲害對國家資源以及林業健康發展的影響[3]。由此可見,較高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意識,將會是整項工作開展的的重要保障,能夠全面加快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進度以及提高防治水平。
做好森林病蟲害預報預測工作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互助縣林業部門應充分認識到病蟲害預報預測工作的重要性,并要將預報預測工作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要通過加大預報預測技術研究的方法,對互助縣內森林覆蓋區的病蟲害進行全面監測,保證林業部門能及時掌握病蟲害動態,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蟲情應對措施。互助縣在完善與健全互助縣內病蟲害預報預測監測體系的同時,還要確保這套監測體系能夠及時監測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預計發展方向,以及能根據森林資源情況、氣候特征給出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指導措施。
青海省森林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項目,當地所產出的木材以及林業產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除了能夠很好地帶動經濟發展之外,還在生態防沙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但是,當地森林發生了嚴重的病蟲害,對森林生態資源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制約了森林資源可持續化發展的進程,因此,在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樹木種類進行分析。要加快生態系統演替過程,選擇合理的防治病蟲害技術,加大力度推廣林業科學技術,合理預防森林病蟲害,及時治療帶有病蟲害的植物,從而保障林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