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英,范小華,徐小浪
(1.江西省豐城市橋東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豐城 331100;2.豐城市麗村鎮人民政府,江西 豐城 331100)
豐城市是江西省試點省直管市, 位于江西省中部、贛江中下游,鄱陽湖盆地南端,介于東徑115°25′-116°27′,北緯27°42′-28°27′之間,東臨撫州臨川區、南昌進賢縣、南臨撫州崇仁縣、樂安縣、吉安新干縣,西接宜春樟樹市、高安市,北連南昌新建區、南昌縣,距南昌60 公里、南昌昌北機場70 公里。豐城總面積2845 平方公里,轄6 個街道、20 個鎮、7 個鄉,2014 年末,戶籍人口148.77 萬。境內以平原地形為主,占總面積88.5%,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可概括為“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豐城市在休閑農業發展中也存有較多亟需改進的問題,所以要擬定針對性發展措施。
近年來,江西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6 年視察江西時提出的“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戰略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把休閑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和推動農業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在完善扶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規范行業管理、開展示范創建、舉辦推介活動、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呈現出“發展加快、布局優化、質量提升、領域拓展”的新格局。
主體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8 年6 月,全省規模以上休閑農業企業5000 家,農家樂經營戶超2.43 萬戶。休閑農業經營模式從單純的觀光采摘發展為目前的休閑觀光園區、美麗休閑鄉村、農家樂、鄉村民宿等多種模式,全省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占全國總數量的9.3%。
農業功能有效拓展:休閑農業集農事體驗、休閑度假、文化傳承、科普教育、康樂養生等多功能為一體,滿足了城市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需求。2017 年,全省休閑農業年接待游客4500 萬人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總產值達810 億元,對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農民增收效果明顯:休閑農業在促進農民就地就業、帶動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省休閑農業從業人員超過110 萬人,是2012 年的近3 倍,其中帶動農民就業96萬人,促進農民增收200 多個億。
品牌示范作用突出:培育了一批生態環境優、產業優勢大、發展勢頭好、示范帶動能力強的休閑農業精品企業和基地,發掘了一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對遺產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進行了有效的開發和保護。目前,全省共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16 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9 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 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4 處;認定了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29 個、示范點286 個,江西省美麗休閑鄉村20 個,星級農家樂53 家,十佳休閑農莊10 家、休閑農業精品線路10 條。
豐城市具有發展觀光休閑農業的優越條件。發展觀光休閑農業一要突破舊觀念,充分認識到觀光農業是市場規律發展的必然;二要加強交流與合作,提高觀光休閑農業的管理和經營水平;三要合理規劃,突出特色,結合當地農產品特色,將發展觀光休閑農業與發展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四要加快先進農業技術的引進,提高觀光休閑農業的科技含量;五要把發展觀光休閑農業與深化農業體制改革,培育和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流通中介組織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生產、旅游觀光一體化,使農民真正獲得實惠,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豐城市在多項政策扶持中,在鄉鎮旅游行業發展中具有諸多特色,但是目前豐城市在農業發展中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發展中點狀式發展模式突出,在整體發展中缺乏完整規劃。部分鄉村在發展建設中缺乏較多休閑項目,難以全面融入到江西鄉村休閑農業發展格局中。部分休閑項目在發展中還不成熟,在政府發展統籌規劃中,要基于區域基本發展布局對各個項目進行協調發展。政府部門要采取相應措施做好總體規劃,但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受限,資本要素不平均會誘發諸多問題。針對存在問題,結合實際,應從頂層設計、創新模式、完善服務等方面做好鄉村振興背景下豐城市休閑農業發展的大文章。
目前,相關管理部門在豐城市休閑農業全面發展中要注重強化宏觀指導。在豐城市休閑農業發展中要明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思維,突出消費結構改革,通過供給側改革注入發展動力,補充多種農業發展功能,實現農村地區多產業匯合發展。全面推動廣大基層群眾發展致富,適應美麗鄉村、群眾消費要求。
要注重發展休閑農業,全面深化農業體制發展改革,全面創新各類形式的經濟合作以及中介組織形式,實現企業規范化管理、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專業服務,建立休閑農業發展合作社,引導廣大農戶發展入股,促使觀光農業園區各項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保障廣大農民基本利益。對原有社會化招商引資發展模式進行創新,促使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參與到農業經營、策劃、包裝、生產、開發應用中,建立多個主導發展產業。
目前,要擬定休閑農業行業發展標準,提高休閑農業發展宣傳力度,實現規范化管理以及標準化服務。要鼓勵豐城市能制定滿足市域行業發展服務標準,推動當地休閑農業規范化發展。建立更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實現各個示范點動態化管理,提升綜合服務質量。強化行業組織發展服務,做好農業統計監控運行,建立并規范鄉村旅游發展協會,建立自我服務、自我監管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對農業管理人才進行專業化培訓,培育更多管理人才、專業性發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