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萍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農業農村局,山西 廣靈 037500)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畜牧養殖業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越來越大的帶動作用,保障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當前畜牧養殖已經逐漸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羊肉憑借其豐富的營養價值獲得了許多百姓的喜愛,因此人們對于羊肉制品的需要也在不斷增加,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也顯得非常可觀。但是現階段的肉羊養殖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包括飼養方式不夠科學,飼養環境衛生不達標,防疫意識薄弱,以及缺少政府支持和指導等,因此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解決,提高肉羊養殖經濟效益。
肉羊養殖現在已經成為很多農民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實際上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良好經濟效益的實現。(1)飼養方式不科學。傳統圈養肉羊的肉質不鮮美,因為肉羊的活動范圍長期受到限制,運動量得不到保證,導致羊肉氣味太重,影響了肉羊的口感。還有就是對肉羊喂養的飼料存在質量問題,肉羊得不到所需營養供應。(2)飼養環境衛生條件差。從目前來看,肉羊養殖主要采用散養模式,給養殖戶清理帶來困難,肉羊糞便清理不及時使得空氣質量不夠新鮮。此外,少數圈養小規模養殖場未落實消毒措施,管理人員消毒工作僅限于羊舍,進出羊舍人員未進行消毒處理,這也增加了肉羊患病的可能性。(3)防疫意識薄弱。由于肉羊養殖戶大多是知識水平較低、缺乏正確的防疫意識,他們認為只要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工作,就可以保證肉羊不患流行性疾病,但事實并非如此,往往是片面的。羊病的傳播主要以糞便途徑傳播為主,如果不及時開展防疫工作,錯過最佳防疫時間,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還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4)缺少政府的支持和指導。當前肉羊養殖還面臨著缺乏資金的現實問題,導致養殖戶或者養殖場無力擴大養殖規模,沒有引進優良的品種,也無法對養殖場進行科學規范化建設,這都直接影響了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此外,一般來說,肉羊養殖都有著完整的產業鏈,從牧草、供給飼料到肉羊的成長、屠宰、銷售等環節,這也就構成了肉羊的基本產業鏈。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養殖地區發展都比較緩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養殖產業鏈,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肉羊養殖業的發展[1]。
為了保證肉羊的健康生長和鮮肉供應,必須為肉羊提供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微量元素和飼料的數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關人員應根據肉羊的生長情況進行調整。生長不良的肉羊應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生長良好的肉羊應減少營養物質的攝入,避免出現營養過剩的現象。要想進一步提升肉羊養殖效益,就需要注重肉羊品種、飼養環境和營養供給,其中科學建設養殖場十分關鍵。傳統飼養模式下不重視養殖場的建設和規劃,導致肉羊生長環境較差,常常引發多種疫病。因此,養殖場建設應該選擇在地勢較高、通風條件良好、排灌方便、向陽、交通便利、遠離主要干道、周圍水源充足、上游無污染企業和屠宰場。羊舍建設過程重要充分考慮采光、通風、保暖、溫度調控等多方面的要求,為肉羊健康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2]。
疫病防治是肉羊育種的關鍵,加強傳染病防治,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及時接種,結合當地有關部門要求和農場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免疫方案的指導下,做好疫苗接種工作,提高肉羊的免疫力。此外,還可以采取藥物防治,提高肉羊的抗藥性,降低發病幾率。(2)及時做好檢疫工作。檢疫工作要求養殖人員加強與當地獸醫衛生部門的溝通和交流,定期開展傳染病檢測工作。檢測工作可以實現早期發現和治療,并將傳染源扼殺在搖籃中[3]。(3)及時做好羊棚消毒工作。消毒工作需要結合養殖的具體情況定期進行。在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要保證消毒劑配比的合理性。同時,及時清理羊棚,為肉羊的生長創造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
針對肉羊養殖中出現的資金不足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其扶持力度,要增加對技術扶持的力度,對相應的養殖戶要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例如,政府部門可以聯合銀行開展減免稅金、低息貸款等活動,用足夠的資金對肉羊品種進行引進與改良,或者是擴大養殖場的養殖規模。此外,在對養殖場進行技術扶持的同時,還要組建專業的技術團隊,要定期對肉羊養殖的相關工作做好指導,這樣才能實現科學化的養殖,才能提升肉羊的品質。肉羊養殖的發展是離不開政府與社會企業的支持,如在融資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加大對養殖企業的支持力度,在銷售方面,可以建立統一的肉羊收購站,這樣也能消除養殖戶產品無處銷售的現狀。完整的肉羊養殖產業鏈,是促進肉羊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前提[4]。
肉羊養殖產業的發展趨勢還是比較穩定,但是在發展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不良的養殖因素都要引起養殖戶的高度重視,要用正確的養殖防疫觀念去做好養殖防疫工作,用科學的方法對肉羊進行養殖,特別是要注意養殖環境的清潔、衛生,在確保養殖效益的同時,也能提供高質量的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