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吉 隋華嶸 許婷 馮建飛 于迎 劉中梅
大連海洋大學
“漢服”一詞總的來說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是漢族人民所特有的服飾。是最能提現漢民族特色和信仰的服飾。它是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自然發展而來的。代表了漢民族服飾的獨特與灑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
“漢服”同“漢字”一樣是古代漢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與進步象征。“漢服”是隨著民族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延續發展的。漢服在今天象征著華夏禮儀之美。體現了華夏文明的包羅萬象的精神。在《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將漢服定義為: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漢代服飾;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這一定義也得到了當今漢服愛好者的普遍認同。
漢服緣起于四千年前的軒轅帝時期,《史記》中提到“漢服為黃帝所制”,但是那時沒有實物可以證實這個言論。所以后來有人提出漢服在殷商時期被發明出來。大約五千年前,古中國就陸續發展了農業和紡織業。在長時間的摸索中,人們發現了麻布可以用來做衣服,于是漫長的一段時間里大家都穿著粗布衣裳。后來,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怎樣飼養蠶和取蠶絲之法,人們的服飾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如果殷商時期屬于摸索階段,那么春秋時期就是服飾發展的高峰時期了。那時候,衣服款式、種類十分豐富,主要以深衣和胡服為主。深衣作為當時的古衣之首,因上下通服,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不過,春秋時期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服飾,漢服只是其中一種。
滿清入關以后,正式頒布了剃發令,由于清軍攻下江南各省,從此以后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建立后全國因服飾、發式而被殺的漢人不下幾百萬,使中國漢服文化幾乎斷了的傳承。
1.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
我們都知道,每一種文化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必定是與其他文化相交融,所以漢服文化的發展不單單只發展漢服服飾,它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文化類影視作品的熱播等,這樣相關產業的發展又能反過來帶動漢服的發展,提高漢服文化影響力,最終推動我國整個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
2.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播
漢服,始于衣冠,達于博遠,華夏的復興,衣冠先行。通過漢服文化的復興來喚醒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并對其傳承和發揚,讓外國人認識并了解到漢服文化的悠久歷史,從而感受到華夏人民在漢服文化中寄予的感情。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表現出的不只是它或樸素或艷麗的服裝造型,而是這衣服后面更為強烈且深刻的中華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內涵,和精神性的禮儀性的傳統文化,服裝具有直接的視覺的沖擊力,能夠最先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認識。
3.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以及國民的文化保護意識
文化復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在經濟等方面日漸強大,但是在文化方面還比較弱勢,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其他國家無恥的搶先申請,漢服就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領路者,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教導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進而重視自己的歷史和文化。
從義和團、太平天國到袁世凱復辟、辛亥革命,都對“國服”進行討論和試驗實踐。到了21世紀,2002年2月14日,“華夏血脈”在新浪艦船知識網絡版軍事歷史論壇發表《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帖子,在網絡上掀起了對“國服”的討論。2003年11月的一篇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報道了第一個身穿漢服且能公開在街頭行走的人王樂天,這件事引發網友熱議,網友開始積極關注漢服,由此漢服開始正式出現在民眾視野。由此引起了漢服在網絡更大范圍的討論。漢服的先行者們成立專門的網站和網絡社區,掀起了一場“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漢服復興運動。
近些年來,民眾對漢服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有許多的青年人投身于漢服文化產業,以期復興漢族傳統服飾,并在這一過程中發揚漢服文化中包含的意義來使更多人認識漢服、了解漢服、愛上漢服。現在漢服的愛好者幾乎已經遍布了全中國。漢服運動興起于互聯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服運動已經從網絡走到我們的生活中,漢服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2018年4月18日,在中國的農歷中是三月初三,首屆“中國華服日”就在此日舉行,這也為我國的對內加深漢服文化和對外打響中國漢服文化,吸引外國友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因此將每年的三月初三給定為“中國華服日”。
(一)漢服文化衍生的相關產業分析2019年被大眾稱為“漢服運動元年”,在漢服運動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漢服不再是一個小眾的愛好,在漢服的發展中漢服已然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漢服產業,滲透于相關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其他文化中都有著漢服文化的影子,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實現了文化產業的又一經濟價值。根據漢服圈里比較有名的中國報告網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我國漢服的消費的人數已經超過了356.1萬,同比增長了74.4%。此外經過課題組在各高校的網上問卷調查顯示,中國宮斗劇的熱播以及抖音和B站等網絡社交平臺對漢服的傳播功不可沒。
對漢服文化產業鏈進行縱觀分析,可以看出漢服的產業化框架已經初見雛形,漢服文化的增值不僅在于漢服本身,更在于以漢服為中心輻射出去的漢服相關產業,本文主要探析漢服對于其前向產業、后向產業以及其他產業關聯的過程之中是如何產生作用的,以及其通過哪種方式產生了價值增值。
1.漢服前向關聯產業——漢服的服裝產業
在十年前,很難找出來一家可以真正意義上制作漢服的廠家,但是隨著漢服文化在近些年的快速發展,淘寶等網絡電商的興起,漢服服裝產業由此拉開序幕,由漢服文化為基點,我國的服裝產業出現了一個新的門類,并且在這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形成了特有的模式還有特點。
漢服作為一種“網紅”產品,興起于網絡,網絡不僅為漢服文化提供了可供交流的平臺,更提供了漢服的物質資料交換平臺,大部分的漢服交易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的,在淘寶網上,有很多人氣高的漢服店,他們都各自有自己的風格,他們體現出的風格代表了商家對漢服文化的理解,如“明華堂”、“凈蓮滿堂”等,他們掌握了款式的制作工藝,堅持服飾的細節,部分服飾甚至被博物館收藏。此外,根據淘寶的數據顯示,在近五年內,漢服商家的數量也在飛速增長。
2.漢服文化的前向關聯產業——漢服的服裝設計
2014年在北京舉行了APEC會議,其中各國的領導人所穿的服裝為“新中裝”,“新中裝”的設計理念是將漢服的傳統工藝和西式設計相融合,由此制作而成的新式服裝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借此表達出來,以顯示中國文化之深。這說明一方面接下來漢服的發展中漢服的改良版本可能更多的出現,而另一方面,設計師在設計方面也可能會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
3.漢服文化的后向關聯產業——生活、商業服務類
近些年來漢服商演、漢服的婚慶策劃還有漢服攝影等漢服相關服務越來越多,在漢服服務中,漢服婚禮是比較普遍的一項,漢服婚禮的旅行不僅將漢服帶到了生活場景之中而且創造了一種讓一般人也可以接受漢服的途徑,這也是精神文化回歸的一種體現。
4.漢服文化的后向關聯產業——版權產業類
現實生活中,和動漫有關的游戲還有cosplay中都可以看見漢服的身影,漢服相關的出版物也在市場上陸續出現,《Q版大明衣冠圖志》將明朝的服飾用漫畫的形式展現,在網絡上廣受歡迎,還有很多漢服相關的表情包一推出就風靡網絡。
2.漢服文化的其他相關產業——旅游開發業以及公共活動
有關漢服文化傳播的活動也應是我們廣為關注并積極參加的,既展示出中國民眾對漢服的喜愛也表現出漢服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之大。此類活動不僅是對漢服文化的推廣,還是對中華民族特色的展現,這些活動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漢服愛好者前來參加,各位漢服愛好者可以借此活動進行交流互動。
(二)漢服的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漢服服飾消費門檻高,生產力低
這種消費門檻好不僅僅指價錢上,更重要的是文化上,消費漢服,最基礎的得了解什么是漢服,漢服的基本樣子是什么,而且淘寶等電商賣的產品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對漢服具有負面影響。
從整體上來說,漢服發展中缺少專業的制作和設計人才,生產技藝不嫻熟,很難達到大量量產的程度。
2.版權問題混亂
知識產權和版權在我國本來就是一個爭議較多的領域,漢服文化的版權也同樣存在較多的問題,缺乏相應的管理措施,由于漢服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傳承,而傳統文化卻是先人的智慧結晶,因此當某些優秀創意被盜取剽竊,也很難能界定版權的歸屬。
3.漢服文化的理論基礎薄弱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漢服傳承的連貫上有很長一段時間中斷了,導致研究起來很困難,現在的漢服,大多數是根據出土的文物加之現代人的理解形成的,而且漢服的興起以及研究大多數為民間,很難形成權威的理論體系。
(三)漢服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
1.將融入部分現代元素
漢服復興最開始強調正統和純粹,但是由于理論的基礎以及物資不足,導致了這種完全純粹的不可能性,雖然漢服的復原和考據是漢服文化發現的重要內容,但是要向大眾廣泛的推廣漢服,過度強調正統性和純粹性將會舉步維艱,其要求的文化程度高,與現代社會也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將漢服中融入部分現代元素是必要之舉。
2.漢服文化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漢服文化的傳播已經越來越越引起公眾以及媒體的關注,隨著漢服的進一步推廣,漢服的喜愛者逐漸增多,漢服的話語權也一定會越來越大,漢服文化已經從十年前的極個別現象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漢服文化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與滲透力將會越來越強。
3.漢服文化產業的數量越來越多
一方面,近些年來,漢服喜愛者越來越多,他們對漢服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漢服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人禮、漢服婚禮等這些傳統活動將會獲得更多人的喜愛,而且高端的訂做漢服除了穿著,更多的起著一種饋贈,收藏的作用。
結語: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中華文化又重新得到世界的關注與重視。同時,國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覺醒,開始反思我國之優秀文化,并舉力保護繼承,復興中華五千年文明,揚華夏華裳,而漢服運動也隨之開展而來。
本課題組通過對漢服文化及其衍生關聯的產業研究,認為漢服勢必會在未來發展中融入到人們生活。首先,漢服文化的復興及發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現代社會的發展由于精神層面的缺失。其次,漢服文化的主要愛好者是年輕人,他們是新時代的繼承者,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將會為漢服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后,漢服產業的進步不僅可以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而且漢服文化還能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既增加了我國文化實力的同時也讓外國友人看到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對我國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積極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