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 王海麗 羅錦華
武漢東湖學院
在農村地區提高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可以幫助農業的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逐漸地融入現代信息技術,節約消費者的購買流程以及售賣方的銷售流程。對于農村地區來說,電子商務的重要載體主要是農業網站這一平臺,該平臺將政府和農民以及消費者等等相關的群體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提高農業產品的信息流通速度,同時還可以不斷地健全農村地區生產的管理機制的健全與完善。
現階段,農村地區的農業產品網站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企業家逐漸加入電子商務的平臺。目前綜合來看,我國的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還處在探索的階段當中,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相比,在發展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說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必須要逐漸的改變發展現狀,不斷地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進行摸索和研究,盡快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平臺發展道路。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對于農村地區電商平臺的建設越來越重視,致力于為農村地區的電商發展塑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與此同時,我國的農業部門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撐下,不斷的推動農業的信息化建設,有針對性的建立起一個合理的農業信息數據平臺。
在農業的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或多少的問題,我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要正式問題,并有針對性的、積極的尋找合理的解對策。
首先,目前來看,在我國農村地區,對農業的電子商務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最關鍵因素就是互聯網的普及問題。目前國家對于農村網絡普及的重視程度變得越來越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程度,還是和城鎮地區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而且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比例還是不高。
其次,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相比較來說,農村人口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而且廣大的農民群體也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新的消費理念,很難了解電子商務的跨越時空的優越性,在農業產品的交易過程當中還是普遍重視傳統的對手交易。在農村地區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消費理念影響當中,很多農民不樂意接受電子商務的交易方法,不認可虛擬的網絡交易,對于網絡交易的真實性存在懷疑的態度。但是對于經濟相對發達的江浙地區,當地的農民對于網絡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相對采取認可的積極態度,很多農民都在網絡上進行農產品交易。
最后,從我國農村地區的地域分布角度來看,農村的人口分布模式相對分散,而且大部分的農村地區交通處于落后的狀態,這就給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環節帶來負面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很多的大型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圍大部分覆蓋到相對便利的城鎮地區,對于一些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服務無法及時進行。所以說在這樣的物流配送狀態下,即使有部分的農村地區存在電子商務的需求,也很難得到物流配送服務的滿足,這樣一來,農村地區的農產品很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物流服務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所以說,如果想要推動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長足發展,物流配送的問題亟待解決。
電子商務的有序開展必須要在網絡配套設施支撐下開展,為此想要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就必須要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提高有線電視、電話在農村的普及率,為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充分的寬帶服務,以此降低電子商務運行成本,為農業電商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還需要建立綜合性的農村信息網站,對農民進行推廣宣傳,引導農民積極加入到農業電子商務交易市場中,實現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的參與到電商交易中,使農民真正體會到電子商務交易的便利性及優越性,改善傳統貿易中信息交通不流暢等局限性。
雖然有很多的農民逐漸認識到了電子商務平臺的優越性,但是很多的農民由于教育程度有限,很多人并不會使用電商平臺,而且在電商平臺的使用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欺騙。所以說這個時候農村地區就要加強相關的培訓教育服務,定期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對農民進行專業的電商平臺應用指導,解決農民在電商平臺使用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真正的為農民解決實事。
針對前文提到的農村地區的物流配送問題,筆者建議逐漸完善相關的物流配送體系。農村地區由于農業生產相對分散,所以物流配送的難度相對較高,難以滿足當地的物流配送需要。所以說當地需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對物流配送服務深入研究,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物流配送體系,促進當地農產品資源的優化配送,逐漸降低農村地區農產品在運輸過程當中不必要的成本。同時還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建立起一個第三方農產品物流企業,保證農產品的運輸效率。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提高農村農業產品的銷售量,真正的做到為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必須要增強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利用電商平臺逐漸打破過去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模式,給農村帶來新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