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波 煙臺市醫療保障服務中心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在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正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在當前階段,我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并給予解決,才能有效地降低農村地區的醫療負擔。
在當前階段,我國農村醫療保障政策還不夠完善,在開展過程中,對于大病醫療以及貧困人口缺乏完善的保障,報銷內容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存在出入,救濟制度也不夠完善,影響了農村扶貧工作的正常開展[1]。當前階段農村醫療的報銷比例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民實際報銷的醫療費用卻并不高,大約只有治療總費用的一半,雖然能夠減輕農民大病自付費用的壓力,但是對于貧困地區來說,患者承擔的醫療費用仍是非常大。與此同時,醫院還會收取一些附加費用,譬如說耗材費、伙食費等等,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難以實現精準扶貧的預期目標。
在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村地區,很多貧困家庭缺乏風險控制意識,對保險缺乏正確的理解,從而對保險存在抵觸心理。同時當地的村委會宣傳力度也不夠,村民對于醫療保險的認知程度較差,宣傳方式缺乏靈活性,通知內容很多都是以條文的形式呈現,對于保險的意義和價值缺乏講解,導致國家推行的醫療保障制度很難得到貫徹落實,農民欠缺保險意識,也不懂醫療報銷途徑,導致農村醫療保障體系覆蓋不夠全面,存在村民漏保的現象。
在當前階段,我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雖然具備一定的規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醫療保障體系依然不夠完善,醫療報銷機制和收入結構仍然脫節,公立醫院在改革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導致很多公立醫院缺乏控制治療費用的興趣和熱情。與此同時,在藥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監管也存在不足,很難有效地降低農民的經濟負擔。
在精準扶貧政策下,要想完善農村醫療保障的精度,首先需要對農村地區的人口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依托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構建農村地區貧困人口數據庫,找到因病致貧的人口比例,對數據庫的資料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不斷完善農村醫療保障的精度,同時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對農村貧困人口進行跟蹤管理和深入分析,使患病的農民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并合理掌控扶貧的經費[2]。其次,應該對貧困地區的救治病種實施分類,大病和慢性病應該分開進行救治。認真研究分析貧困地區的患病資料,對于能夠根治的大病,應該成立專家會診對患者進行集中治療,基于現階段開展的醫療保障體系,醫院在治療重大疾病過程中,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控制治療疾病的手術費用和治療費用。通常來說,重大疾病一般有癌癥、白血病、腎衰竭、精神障礙等等,通過大數據分析將這些重大疾病的患者進行集中治療,能夠極大地控制治療費用,緩解貧困人口的醫療壓力。最后,對于常見的慢性病,譬如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等,可以選擇農村當地符合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有效治療。
農村地區的村委會應該聯合當地的醫療機構一起,認真研究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內容,對業務辦理的流程展開深入的研究,并定期開展培訓會議和工作總結會議,尤其是對貧困患病的應挨家挨戶走訪,講解醫療保險政策,引導農民群體依法參保,享受國家的扶貧政策。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下,要加強宣傳,使農民群體對醫療保險有著全面的認識,工作人員應該加強思想上的引導,使村民意識到醫療保險能夠降低風險,對自己以及對家庭都能有一個保障,應該積極參與到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中來。對于經濟基礎相對較高的家庭,在參加國家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額外購買一些商業保險,全方位的保障自己的健康。
對于貧困地區來說,在精準扶貧政策下,要想提升農村醫療保障水平,需要科學的控制重大疾病醫療救治的費用,首先,政府應該加大醫療改革力度,使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險機構具有更多的話語權,針對以前收費不合理的弊端,逐步完善收費方式,按照具體的病種和人員數量參與保險付費。與此同時,構建貧困地區醫療保險協商制度,完善醫療基金的結構,促使農村醫療服務機構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同時能夠精準的控制醫療支出費用。其次,要在貧困地區構建分級治療的醫療救治模式[3]。政府應該不斷完善貧困地區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化的醫療衛生室,加強對于公立醫院的管理,最大程度發揮公立醫院的救治功能,從而減輕農民的醫療支出費用。最后,要不斷深化醫保體系、醫療體系以及醫藥體系的改革,加強管理,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在醫藥改革領域,對于藥品的生產環節以及流通環節,國家應該加強監管,防止藥品私自漲價。在醫保改革領域,國家應該將農村地區的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地區的職工醫保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在醫療改革領域,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的改革力度,對現階段公立醫院的薪酬體系進行優化,保障醫療工作者的權益,使他們能夠在技術和服務上增加收入,從而避免出現給患者過度開藥的情況,這個舉措也能調動醫療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信心。
結語: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完善精準扶貧的精度,降低貧困人口的醫療負擔,完善醫療服務機制,從多個角度提升貧困地區的醫療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