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婷 遼寧科技學院
張大為 沈陽藥科大學
企業并購是企業利益最大化,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但是企業并購的過程與并購后的整合階段并不是萬無一失。在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的出現以及并購后的整合風險等一系列與企業并購有關的財務風險的發生不可避免。
企業并購就是指兩家及兩家以上的企業,并購為一家連帶企業,一般由一家占相對上風的公司收取一家或者更多的公司。
企業并購主要包括三中類型:一是橫向并購,是企業在一定范圍內的橫向一體化;二是縱向并購,是指同一行業之間進行上下形式的并購,采用這種形式并購的兩家企業,基本可以確定不是存在直接競爭的關系,而是供應商和需求商之間的關系;三是混合并購是指兩家經營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并購。
企業并購過程主要包括四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方案設計階段;談判簽約階段;接管與整合階段。其中接管與整合階段是整個企業并購活動尤為重要的一關,同時它也是決定并購雙方的這次企業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企業并購過程中,如果并購企業的領導者對預期的目標不明確,同時對于財務風險的認識不夠全面,也沒有對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充分深入地研究分析,那么出現企業財務危機的風險幾率將會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并購企業管理者的盲目跟從也會成為企業并購引發的財務風險的推力。
由于信息不對稱,收購方可能無法準確計算目標企業的基本資產負債情況,還債能力,經營能力以及獲利的能力,引發資產價值評估出現偏差。
就目前市場上的情形來看,我國經濟市場融資的主要方式可以分為三種,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而這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如果不能謹慎選擇最正當的融資方式,可能對財務風險的發生產生催化影響。此外,我國對融資方式的審核環節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審批手續麻煩使其等待時間長,無形之中使企業融資進度變慢,而在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融資風險會給企業并購造成財務風險。
選擇的支付方式不正當或是沒有在恰當的時間支付都會導致支付風險發生。并且目前市場上各種支付方式都存在財務風險,但可以確定一點,選擇現金支付而企業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是必然的。如果換做股票支付還要向股東支付紅利,可我國又大部分都是單一支付方式。由此可見,支付方式不當,可能依法巨大的財務風險。
對目標企業的了解不夠全面,對并購后財務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認識不全面,容易造成并購結束后無法切實有效地管理被收購企業,造成收購結果嚴重偏離并購企業的預期規劃,讓企業承擔并購財務風險,嚴重可引起財務危機直接關系到公司存亡。
在企業并購方面我們應該遵循合理的路徑、運用恰當的方法,尋找并選擇目標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請專業機構或產權交易中心等社會中介進行咨詢和指導。并從與行業的關聯程度,經營狀態和持續經營的能力以及財務狀況等方面對目標企業開展評估考察工作。
對被并購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活動時,應該對被評估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事前認識與信息的搜集或者選擇專業性強的咨詢機構對目標企業的各項信息進行全面查找,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并且從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原則以及人力資源、企業盈利狀況等多方面來評估被評估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態,并依靠所得到的真實有效的企業信息與并購前后的企業綜合情況展開分析,其中應特別重視目標企業的債權債務或是有無負債等財務問題,以此來使財務信息真實全面的展現,避免目標企業的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資產信息不真實風險。
并購企業首先要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并考慮恰當的組合,在成本最低時開始并購活動,對并購雙方自身的資產結構和并購后可能發生的結構改變的情況納入考慮范圍內。同時企業為了盡量減少財務風險所造成的損失,還可以將現有的支付方式進行混合,以此降低由支付方式引起的財務風險。
對企業的內部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與完善,是企業并購時不可或缺的一大步驟。并購過程中對并購雙方的各類資源與資金債務進行重組,力爭做到雙方互相配合共同發展的美好結果。在并購交易結束后,對于無法獲利或盈利極低的資產及其他資源進行整頓,使雙方資產互相優化。在并購交易結束后并購雙方應就會計制度進行一致化,并對公司的財務管理方面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