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茹 開灤集團錢家營礦業公司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劣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發展。黨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重大政治論斷,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面臨新使命。新時代下,深入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現最優配置,發揮最大作用,對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迫切現實意義。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現代社會的必然要求。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等,有利于推動經濟取得新進展。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外部形勢不斷發展變化,企業轉型發展不斷深入,人力資源工作面臨了很多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人力資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高素質”“專業化”的重要部署,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就是要解決好“選什么人”“怎么選人”的問題;報告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這就要求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優化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深挖人才創新潛能;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十九大對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三去一降一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等也都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新要求為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對國企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更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和保證。因此,人力資源系統必須服從服務企業的中心工作,堅持以支持保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為主線,找準位置、明確重點。高質量發展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是要求企業以“提素質”、“補短板”、“促融合”為目標,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使人力資源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一是對標對表,探索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途徑和辦法,全面提高謀劃工作的質量、制定舉措的質量、推進落實的質量,確保提素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二是針對“短板”,找準問題、照病開方、精準發力、揚長補短,有效提高工作整體水平。三是健全完善信息化管控體系,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信息資源整合,構建融組織結構、定額定員、薪酬管理、教育培訓、綜合考評等重點工作為一體的“大數據”人力資源信息綜合管控系統,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一是注重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干部隊伍是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中間力量。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情,而是全體管理者的責任。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進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長遠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了20字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正是對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出的新要求。企業就要堅持做到黨管干部原則,加強干部隊伍優化配備、監督管理、選聘任用,讓肯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人擔當重任,走上干部崗位。大力弘揚德才兼備、勤政務實、清正廉潔的精神,不斷強化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注重健全人才管理機制。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黨的十九大提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面對現代國企緊缺人才、高端人才無法滿足企業需要,人才流失嚴重的實際,著力圍繞重點產業領域發展趨勢,開展人才需求預測,超前做好培訓培養工作。實施“走出去”戰略,眼睛向外,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深入研究人才引進政策,改進人才引進方式方法,更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門類齊全、愛崗敬業、技術高超、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不斷提升企業員工整體技能水平。以競爭擇優為核心,創新選才用能機制,將人才選用與崗位管理、職業發展有機結合,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潛能。企業通過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完善人才配置體制、健全人才培育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政策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三是注重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無規矩不成方圓。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必須注重制度改革。從企業人事、用工、薪酬方面深化制度改革成為有效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途徑之一。首先,規范選人用人工作制度。嚴格選任工作程序、拓寬公開選拔、公開招聘、雙向選擇、輪崗交流等選人用人渠道,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其次,打破傳統固定用工模式。隨著去產能要求,企業勞動用工管理也面臨一些新的形勢和變化。拓展管理、技術、操作崗位交流互通路徑,做好富余人員轉崗培訓、調劑余缺等工作,進一步優化配置才能適應新形勢要求。再次,積極發揮薪酬分配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強工資分配制度改革,積極探索研究內部薪酬分配政策的差異化,使薪酬分配更具廣泛的激勵性和先進性,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