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梁華 陳洪寬
在工廠,據有關文獻統計,80%以上的控制回路或回路的末端,都采用PID 控制功能;這說明了PID 的適應性、應用性極強;通常在工廠設備控制中,會出現控制對象復雜、特性多的情況,譬如涉及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等。
因而,掌握、用好PID 控制思路、硬件調試、對象控制,是一個動力部門的電氣控制維護人員的必修課程和必要技能;用好、用熟PID 控制器,也是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基本要求。
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任何控制本身,都期望有效、簡單、穩定、可靠和經濟;特別像動力設備,點多、面廣、環境復雜,這就對上述的期望有更強烈的需求;本文正是基于此,對變頻器內置PID 功能的設置和調試,就以工作實際中對一臺真空泵進行恒壓閉環PID 控制實踐做介紹。
通常情況下,做一個PID 的控制,必然要有一個PID 的控制器。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
1.常規的PID 儀表硬件實現。
2.利用PLC 程序自帶的PID 控制塊。
3. 利用PLC 的PID 硬件控制器(如西門子的FM355 模塊等)。
上述方式,都能較好的實現PID 功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1. 布線過長,動力設備的的分散性通常導致這樣一個問題。線路長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信號衰減、易受干擾、維護不便等。
2.過于集中的控制,也存在集中的風險。系統的故障,容易導致整個設備的癱瘓。
3.利用常規PID 控制儀表,儀表的穩定性和故障率及相關的電源等導致的問題,都會導致控制的故障。
4.在大型的DCS 或PLC 中,模擬量的提取也要增加模擬量模塊,增加硬件配置費用。
習慣上,在變速類和變速能實現調節變量的調節控制中,我們只把變頻器作為一個執行單元;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很多廠家把PID、多階段控制等簡單常用的功能集中在了變頻器上,這就為我們相關控制功能的實現,找到了另外一種控制思路。
1.經濟性上,把變頻器自帶調節功能用上,同時,無論是DCS,還是PLC,都可以減少很多輸入輸出點。
2.線路上,大多數變頻器,都是就地、現場安裝,線路就留下現場儀表的反饋輸入,線路大幅減少。(其實這也是經濟性的一部分)相應的故障和維護也大幅減少。
3.穩定與可靠性上,現在變頻技術越來越成熟穩定,相應內部的器件的穩定性在同一檔次上,其可靠性相比一般儀表,性能更優。
下面,筆者結合實例,來介紹利用變頻器內置PID 功能,實現回路閉環控制的過程:
1.工況現狀。
a.結締納士2BE1 303-0BY4(如圖1)真空泵兩臺,一用一備。拖動電機75kW;

圖一
b.變頻器兩臺,型號為:富士FRENIC5000G11S/P11S);當時僅作為啟停真空泵用,運行頻率調整是手動調整,根據卷包設備運行狀況來選定一個大概值,考慮到大負荷情況,頻率設定基本處于55Hz 定速運行,這樣就會造成小負荷的時候有浪費。
2.改進措施的要點:
a.利用原有設備,進行PID 自動控制。
控制對象:真空泵輸出的壓力值。
控制的期望值:45kPa.Abs;
控制器:采用富士FRENIC5000G11S/P11S)自帶的PID 控制器
反饋量:真空泵輸出的壓力值。
反饋檢測設備:在管道上新增一臺壓力表:橫河微壓傳感器EJA510A-EAS9N-09N,其量程:0--101.5kPa;(圖二)

圖二
b.硬件接線:如圖三所示。

圖三
參考P11S2-3-1,反饋元件的硬件安裝、電源、接入變頻器的端子;
c.控制極性。
控制極性,其實是我們通常說的正作用、反作用的問題。
其實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PID 輸出的極性。(如:圖四)也就是說,控制中,我們期望PID 輸出是正作用,還是反作用。

圖四
2)反饋的極性。作為一個閉環控制系統,通常我們使用負反饋。其作用,通常對應量程,采用正作用;(如:圖五)。現實使用中,在智能儀表出來前,傳感元件的量程和變送輸出的信號是固定的。例如:壓力變送器:量程0—1.6MPa,對應信號:4—20 毫安。極性是固定的,如果我們期望,0—1.6MPa,對應信號:20—4毫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反饋的極性選擇中的負極性或者說反作用,就能夠簡單解決。

圖五
3.控制原理如圖六。

圖六
4.方法和過程。
a. 參考企業本地的大氣壓力,約為80.1kPa 利用HART 375對其量程進行了遷移。
遷移后,其量程為0—80 千帕ABS,對應變送輸出4—20Ma;
b.參照圖三連線。
c.參數設置。
1)設定F01:設定值為“0”(變頻器鍵盤輸入工作的目標值)
2)設定E01:設定值為“11”(采用F01 設定頻率1“Hz1”)
3)設定E20:設定值為“20”(打開變頻器的控制功能)
4)設定E40:設定值為“80”(變送器的最大量程)
5)設定E41:設定值為“0”(變送器的最小量程)
6)設定E43:設定值為“10”(由面板輸入PID 的設定值)
鍵盤跳出閃爍數字后輸入目標值:25。(工藝要求,真空度為-65~-45kPa,即:15~35 kPa ABS;)
7)設定H20:設定值為“1”(PID 工作模式正作用)
8)設定E41:設定值為“2”(反饋工作模式負作用,這里設定負作用,其實是考慮一種極致情況:壓力變送器故障和斷線,可能造成的控制風險;)
9)設定H22、H23、H24:設定值為“3”“0.4”、“0(P、I、D 的初始值,這里筆者的設定是按壓力類對象的一個經驗值來設定。參考表一:一般對象的PID 取值參考)值的提醒的是,表中的數據P,通常沿襲傳統的取值,稱為比例盤,是1/Kp 的意思,在現在的很多儀表和PLC 構架下的DCS,包括本例中的變頻器內置PID 中的P,是直接的Kp 值。這中間有個互為倒數的關系;
一般對象的PID 取值參考,如表一:

表一
10)最后,筆者認為,現實的調試過程中,非常有必要設定一下變頻器的高低限制,作為生產中的調試,這也是把控工藝控制風險的最后一個屏障,這個限制的設置,在過程控制中,是設備安全和工藝安全的必要考慮;這里筆者對F15(運行頻率下限)F16(運行頻率上限)做了設定。
設定值:F15 設定為48Hz;(之前,在設備運行時,手動調整觀察的一個結果)
F16 設定為60Hz(電機與泵力矩匹配的上限)
d.調試和測試。
1)運行真空泵。用真空管道的總閥門啟閉,模擬負壓負荷的變化,基本能跟蹤設定;響應較快,考慮到管道距離有限,不足體現工況的容積帶來的慣性,參數未做調整。2)考慮到真空管道較粗,較長,容積較大(真空管主管為DN400,約50m;支管最長約140m,DN200—dn80)所以,以10s作一個時間刻度,記下頻率值,之后,以60Hz 手動運行變頻器。根據記錄的頻率值,繪制成響應動作曲線;參考下面的經驗調整思路
,進行pid 的調整。
經驗調整思路
參數整定找最佳,從小到大順序查
先是比例后積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線振蕩很頻繁,比例度盤要放大
曲線漂浮繞大灣,比例度盤往小扳
曲線偏離回復慢,積分時間往下降
曲線波動周期長,積分時間再加長
曲線振蕩頻率快,先把微分降下來
動差大來波動慢。微分時間應加長
理想曲線兩個波,前高后低4 比1
一看二調多分析,調節質量不會低
3)重復第二步,直到得的較滿意的結果。
1.利用變頻器自帶PID 控制器,進行自動控制方式后,真空度的控制精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如下圖七所示:

圖七
2.運行一周后,控制正常。一月后再次確認控制趨勢,控制良好。后來的半年驗證,不僅真空度控制得好,因為避免了原來控制不穩定的工況因素,上圖是兩個日期,相同的時間段記錄的真空度比較。藍色是控制前的記錄,紅色是控制后的記錄,真空度在控制后變得平穩。
3.產生了較大的節能效益。
真空泵電機75 千瓦,平均每小時耗電(能源網電計量得到)約73.06 千瓦時,改造后約為平均每小時耗電54.83 千瓦時。
變頻調速或者變頻拖動,在工業應用中不是什么新鮮的內容。如何在工藝目的和安全要求都達到的情況下,拓展變頻和調速的價值和使用,才是一個技術人員對技術充分掌握的體現。工作業務的創新,對一個技師而言,是把成熟的技術,能夠綜合運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