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出發總是美麗的,尤其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清晨。對葵霓而言,她的每一場經歷與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步的邁進都是挑戰,而她卻說,完成每一次挑戰都會讓自己登上另一個臺階。高中的時候受到當時英語老師的影響,讓北大外語系成了她的第一選擇,而她也如愿以償,成功考取了北大俄羅斯語言文學系。但這對葵霓來說是新的起點,剛步入校園就讓她遇到了挑戰——要趕上九位在中學就學過六年俄語的同學。俗話說,天道酬勤,葵霓每周比其他同學多上四節專業課,付出了許多努力,最終用兩年的時間追趕上了其他同學,最終并肩前行。后來工作后,葵霓還遇到了“廣東話”挑戰,當時她到了加拿大重回老東家匯豐銀行,工作所在的第一間分行位于多倫多唐人街,很多老華僑既不會說英文也不會說普通話。葵霓從最開始連說帶比劃帶寫,到最后可以廣東話無障礙溝通,又克服了一個難關。
金融界可以說與語言文學是風牛馬不相及,但葵霓的人生就是這樣有趣又充滿挑戰。她自己也打趣說,曾經認為匯豐銀行對她來說根本是遙不可及的,而她竟陰差陽錯來到了匯豐。當時,匯豐銀行在北京還是代表處,加上司機只有8個人,首席代表和副代表都由香港派來,剩下幾位業務代表大部分是外語專業的。她首先遇到的挑戰便是語言——所有的書面郵件、文件往來都是英文,于是葵霓利用業余時間“惡補”英語,把新東方當時開設的所有課程都上一遍,包括LSAT(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課程。其次,她還遇到了業務上的挑戰,在北京匯豐經歷了從代表處到開立第一間分行,12年間成為了第一個信用卡結算業務代表,第一個貿易融資市場部Team Head,第一個個人業務直拓部Officer,經過一輪輪的挑戰,匯豐軍事化的培訓和管理模式把葵霓打造成了一個職場鋼鐵女戰士。
再一次的挑戰是從商業銀行轉型到金融衍生品交易,新加坡大華銀行和新加坡曼氏金融的經歷開啟了葵霓的金融投資領域之門。得益于先前利用業余時間對英語學習的付出,她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考取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期貨經紀證書和保證金外匯交易資質證書,然后被派回中國,開拓國際期貨套期保值和交易業務。
有人說,唯有獨善,才能濟世。把個人的力量發揮到極點,便是為社會做出貢獻。豐富而生氣勃勃的思想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只有親吻生活與生活呢喃,才能夠輸出幸福,給予社會。
在進入銀行這個行業之前,葵霓以為銀行就是存錢的地方,進來后才知道儲蓄只是冰山一角。剛從事期貨行業時,她會一周搭乘三次早晨7點的航班,開會、見客戶、討論方案。她說,這段經歷雖然不長,但對她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葵霓在加拿大匯豐的6年和之后加拿大皇家銀行的3年,讓她的工作真正落地到了生活,在金融行業職業生涯的后半段,她才深刻體會和領悟到發自內心深處的滿足感和自豪感——這源自于她曾經服務過的個人客戶們。許多客戶都成了她終生的朋友。她說,還記得第一次有個客戶拉著她的手講道:“你是我的恩人”。許多深入內心的故事令她明白,我們改變不了世界,能做的是用自己所長,影響和幫助到周圍的有緣人。
我們無法一直生活在別處,終歸是要回歸生活。葵霓說,自己職業生涯的前15年,工作和生活是割裂的,工作是為金融機構服務,當離開機構的時候發現似乎什么都未留下;后面和個人客戶打交道的10年,才真正發現金融產品和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并在金融機構里找到了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事業也蒸蒸日上。盡管如此,在2015年母親生病時,葵霓毫不猶豫放棄了職業生涯,從加拿大連根拔起,回國陪伴母親度過人生最后十個月。每當有人問起她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她總是淡淡地說:“工作機會有很多,媽只有一個”。
1898財富致力于為中、高端客戶提供一站式財富管理和全方位增值服務,為財富保駕護航,實現資產長期穩健增長。而葵霓作為1898財富的聯合創始人,是有著自己的情結的。
i1898APP是她在上學期間就認識的校友酈紅發起的鏈接全球北大校友的資源平臺,也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平臺。葵霓說和酈紅重逢令她非常興奮,也點燃了她想要把自己國外的先進財富管理經驗在國內普及的想法 ——100%站在客戶角度,而非機構角度提供家庭金融服務,做資產管理的家庭醫生,所以兩人正在鏈接國內外金融行業的精英,商討和計劃打造1898自己的財富板塊,以誠信為前提,以精業為標準,以極致為目標。

因葵霓從資產配置的實際操作中受益,也積累了海外的資產管理經驗,所以越來越愿意幫助普通家庭重視和建立良好的財富管理系統和適合的理財方案,提供更多的優選投資渠道——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一個家庭都擁有健康的財務,社會才能繁榮。葵霓希望讓更多家庭受益,讓更多的普通人盡早享受無憂的人生。
目前國內很多平臺提供的服務,或是單一購物、或是單一傳播知識,而i1898平臺的宗旨是鏈接北大校友資源,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葵霓說,目前平臺已推出了價值直播、優選商城,用戶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平臺上獲取豐富的知識,還能去選購心儀的產品。i1898陸續還會推出理財板塊、企業全方位服務板塊,協助家庭資產配置以及企業形象和素質的提升,以知識帶動產品,以產品服務于社會。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在葵霓看來,女性要優雅地活著,包括心態上的淡定和經濟上的從容,這些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準備。在生活中遇到波瀾時,才可以做到心中無物,處事不驚。
在職場上,她建議女性們設定目標,做好計劃,付諸行動。同時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提前想好應變方案。在生活中,葵霓說,她從小喜歡打羽毛球,年輕時曾獲得過北大俄語系女子和匯豐北京分行羽毛球女子單打冠軍,現在每周會和中學或大學校友打1-2場歡樂的羽毛球賽。
在日常生活里,葵霓還喜歡飲葡萄酒。對此,她調侃道,自己雖然只有一杯的量,但是對于葡萄酒文化卻抱有濃厚的興趣,甚至會到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產區去實地深入了解,她自己還參與組織了一個葡萄酒群“酒韻坊”,定期和酒韻坊的朋友們品酒聚會,并已連續三年集體贊助“春暉慈善基金會”的年度慈善晚宴。
浩然之氣,不依行而立,不持力而行。當問起葵霓最令她尊敬的長輩,她提到了自己的父親。她的父親是一位廣播電視系統的老工程師,父親曾說過:可以喜歡很多事情,但是至少要精一件事。同時,葵霓也提到了她的恩師,俄羅斯詩歌翻譯家顧蘊璞先生——顧蘊璞先生在翻譯萊蒙托夫作品上長達50多年的堅守,將近500首萊蒙托夫譯作,真正詮釋了“挖十口淺井不如挖一口深井”。由于這兩位前輩的影響和二十余年金融職業生涯的打造,葵霓鞭策自己:做事就要做得認真,做得長久。

葵霓最欣賞的成功女性,是Mother Teresa,她說Mother Teresa樸素的人生信條吸引了她。“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她知道,Mother Teresa所做的很多事情她是無法親身做到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人生信條在葵霓精神上的共鳴愈發強烈。葵霓說,每天早上出門都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是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她認為,心存美好、快樂著做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情,也算不枉此生。
有人說,真正的愛往往是為其所愛的對象著想,而葵霓正是將自己的熱愛與責任給予了社會。來到世上一次,我們總是要看看太陽。而有時候,來到世界上,我們更要自己成為太陽,照亮自己,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