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荻
自1月20日至3月17日,“防控”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及最多的一個詞,頻數高達423次。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連續作出重要指示,親臨一線指揮戰“疫”……根據不同的疫情形勢,作出相應的防控部署,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頻頻提及“防控”的背后,是習近平對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視和始終堅持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自1月20日至3月17日,“群眾”一詞習近平提到82次。
1月20日,習近平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此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一線調研指導等多個場合,習近平反復強調這一重要要求。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是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生動體現,展現了心系人民的深厚情懷。
戰“疫”,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習近平號召,要把人民群眾動員起來。他強調,要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戰“疫”期間的“司令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疫情防控的總要求、總目標,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特別是黨中央果斷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展現了巨大的政治勇氣。沒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許多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是難以落實的。
中國共產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再次突出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由中華民族優秀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中堅力量,這是我們的政治優勢。戰“疫”一開始,習近平就向全黨發出號召,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能不能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重大考驗。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出現在哪里,黨員、干部就要戰斗在哪里。在疫情防控的這場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習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突出強調了醫療救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并舉全國之力馳援疫情重災區湖北和武漢,組織4萬多名醫護人員奔赴一線,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增加床位供給,優先保障武漢和湖北需要的醫用物資,讓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千方百計救治患者,是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執政理念的直接體現,是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必然要求。
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最為嚴峻。湖北和武漢是全國的主戰場,是這次疫情防控斗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
總書記格外關心武漢,時刻關注著武漢的戰況,連續就馳援武漢、決勝湖北作出動員和部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他來到武漢,親臨一線指揮戰“疫”。
為了遏制疫情蔓延,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為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重大貢獻。“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習近平深情說道,“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
面對疫情,信心比黃金還珍貴。戰“疫”期間,習近平不斷強調“信心”二字,為大家加油鼓勁。
習近平強調,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堅定信心”位于十六字總要求之首,貫穿戰“疫”始終。
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繼續攻堅克難、頑強奮戰,就一定能夠取得抗擊疫情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自1月20日至3月17日,“阻擊戰”一詞被習近平提到37次。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阻擊戰,重點在“防”。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加強進出人員管理,保持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把人民群眾發動起來,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讓病毒無處躲藏。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在打后勤保障戰。加強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采取積極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急需醫療物資復工達產,保障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穩定。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是這場戰“疫”的英勇將士,是總書記心中“最可愛的人”。
習近平在多個場合表達對白衣天使的敬意和關懷,稱贊他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
他還專門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務必高度重視對醫務人員的保護、關心、愛護;要求出臺一系列關心關愛一線醫務人員的政策措施,幫助他們解除后顧之憂……一言一行,都飽含著總書記對白衣天使的敬意和深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地方停工停產。但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
自疫情形勢趨緩以來,截至3月17日,總書記提到“復工”一詞28次。他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專門針對復工復產工作提出八點要求。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是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緊迫任務,也是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的一個重要著力點。要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產。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相信經過努力,今年我們仍能實現既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習近平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從“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的叮囑到“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在習近平的戰“疫”部署中,科學防控始終是鮮明的主線。
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自1月20日至3月17日,“命運共同體”一詞習近平提到20次,這與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理念一脈相承。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多點擴散,形勢令人擔憂。習近平指出,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抗疫的關鍵時期,中國得到來自各方的寶貴支持。在他國遭遇挑戰的困難時刻,中國感同身受,即便自己處于困難之中,仍然以大國擔當的責任和勇氣,伸出援手。中方愿同有關國家分享防控經驗,開展藥物和疫苗聯合研發,并正在向出現疫情擴散的一些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次舉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得到鮮明體現。
越是在危難時刻,越是要守望相助;越是在緊要關頭,越是要密切合作。我們堅信,只要全球攜手合作,就一定能共克時艱,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