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綏芬河市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為深入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綏芬河市委以“固本強基”為總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緊扣中心任務,高端定位推進,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著眼于高度重視黨建、各級大抓黨建的鮮明導向,綏芬河市委著力補齊短板、推進“三化”。
一是通過健全制度,促進工作規范化。通過完善《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考核辦法》《基層黨建工作實績評估辦法》等制度,讓基層工作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各級黨組織書記精心謀劃、潛心落實,深入基層、邁上講臺。2019年至今年4月底,市委召開常委會研究基層黨建工作13次,市委班子成員深入基層黨建聯系點、分管戰線研究黨建工作113次,帶頭講黨課47場。
二是通過壓實責任,促進履職具體化。通過強化市委、市直黨(工)委、基層黨支部“三級聯述聯評”,并將黨建考評結果納入干部評價使用當中,全面壓實12個黨(工)委、290個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職責,通過責任清單化、考核百分制、督查常態化倒逼責任落實。
三是通過跟蹤問效,促進落實系統化。堅持從細處著力、小處著手,每年年初制定基層黨建工作要點和創新重點任務,實行項目化管理、跟蹤式推進、責任化落實,建立健全工作專報、月推進、季小結等常態化機制,對抓黨建工作不力或出現嚴重后果的,對相關具體責任人進行問責。
針對綏芬河87%的黨員、95%的基層黨組織集中在城區,且城鎮化率達到85.4%的實際情況,綏芬河市委堅持以城市黨建為統領,系統推動各領域的黨建共建共融和基層治理共享共治。
一是讓社區黨組織有權。通過構建“市—鎮—社區—網格—樓棟(單元)”五級“網格化”組織體系,開展黨建“捆綁式”考核管理,將駐區(共建)單位黨建考核分值與所在社區城市黨建考核情況掛鉤,賦予社區組織推進、成效評價、結果反饋等職權,整合網格內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三委”力量,以在職干部為主體,組織830名樓棟長、3345名單元長共同發揮社區推進加強黨的建設、統籌社區發展和公共服務、綜合社會治理、動員社會參與基層自治、加強社區建設、維護社區平安的“六項職能”,推動基層剛性治理向共享共治轉變。
二是讓駐區單位黨組織有責。切實抓好城市黨建工作,既是社區的直接責任,也是駐區單位的應盡義務。通過構建“結對子”共駐共建、駐點幫扶聯系、雙向交叉任職等同心同向工作機制,建立駐區單位項目和資源清單,實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雙向認領機制,推進區域內組織聯動、黨員聯管、活動聯抓。為建強市、鎮(“兩新”組織)、社區(農村)等其他基層服務中心“1+3+N”黨群服務中心體系,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需求差異,甄選出10大類黨組織規范化建設、黨建載體活動和黨員教育管理示范案例,結合需求制定主題黨日套餐清單,供各自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選“點單”。
三是讓“兩新”、園區和國企黨組織有為。目前,綏芬河市“兩新”組織的黨組織覆蓋率達92%以上,黨的工作覆蓋率達100%。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市委聚焦自貿區建設,著力打造“黨建引領、智慧集聚”工作載體,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和調研問卷等方式,發揮黨政干部、高端人才、企業家“三支隊伍”的比較優勢,聚焦企業主體,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運營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通過復制推廣經驗,為園區發展掃除障礙。探索實施“五聯五共”“五同步”黨建工作模式和方法,推廣“新三會一課”載體建設。以國有企業城投公司黨委為主體,打造了城投黨委“星海紅帆”國企黨建品牌,將基層黨建工作與社區物業治理有機融合,通過“居民+物業公司+社區”的“紅色物業”治理載體,向其他物業公司管理小區輻射推廣,全力釋放國企黨建的行業標桿效應。
四是讓城鄉基層黨組織有力。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立健全鎮、村黨組織與公安機關的工作聯動機制,推動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部轉化升級,村“三職”崗位“一肩挑”的比例達100%,全市13個村均按照駐地派出所負責人兼任鄉鎮黨委委員、民警兼任村“兩委”成員配備,共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努力探索邊境地區農村社區共建融合管理新模式,完善村、居共管服務機制,由社區黨委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村黨支部負責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多村一社區”模式被列為省級示范點。以上市企業維多寶公司為龍頭,以南寒村、建新村為主體,整合資源、協同致富的“中心村黨委”經驗,在全省興邊富民現場會上作為現場觀摩案例,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肯定,相關經驗入選全省《百年百部黨員電視系列片》。
二是集合力量向疫情發力。依托已經延伸到樓道單元的網格治理體系和城市黨建共建共融體系,實現疫情防控任務發動到各單位干部職工、指揮落實到各樓棟單元的工作要求,全市3500余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深入全市330個居民小區和村屯卡口,進行24小時管理值守。各領域社會組織、各行業企業家積極響應,帶頭做好個人防護、管好家人親屬、服務鄰里居民、捐獻防疫物資等工作,1100余名居民志愿者投身社區防控工作。通過建立“市鎮兩級領導包保社區(村屯)、社區書記包網格、網格員包樓棟(單元)、樓道長(單元長)包戶”的“四級包保制度”,形成聯防聯控當日排查、反饋、處理的全鏈條閉環工作流程,真正做到守住小區門、單元門和居民家門。《黑龍江綏芬河市各級黨員干部奮戰抗疫一線,國境線上當先鋒》的報道,在《中國組織人事報》整版刊發。
三是整合需求向關懷用力。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實施離退休干部黨組織“三建三促”工程。加強對離退休干部黨員的關懷,將1185名離退休干部黨員全部納入相應黨組織進行管理;探索開展老干部懇談會、老黨員心聲分享會;在海南三亞建立離退休干部季節型臨時黨支部,由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擔任黨支部書記,加強黨員管理工作。離退休干部第一黨支部獲得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的榮譽表彰。研究制定《“三類”黨員管理辦法(試行)》,對243名長期生病、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甚至失能的“三類”黨員實施專項管理幫扶,綏芬河市被中組部確定為“三類”黨員管理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