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竟波
日前,經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分類有序開放公共場所。
生活回歸日常,卻又“不同尋?!?。當前,國內疫情形勢總體穩定,但散發病例引起聚集性疫情的風險仍不容忽視。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隨著夏季到來,戴口罩又熱又悶,不戴口罩又擔心病毒入侵——戴與不戴都是令人糾結的問題。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表示:“對于傳染病的普遍預防,戴口罩是減少人和人傳播的一種最有效方式。在我國目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戰‘疫形勢下,堅持戴口罩、少去高風險場所,仍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護?!?/p>
然而,戴口罩也不是絕對的。3月18日,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明確提出,普通公眾在居家、戶外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場所,可不佩戴口罩。
對此,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給出進一步建議:“對于不是經常外出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生活環境相對固定,又是低風險地區,這些情況基本上都不用戴口罩。”具體而言,這些情況包括:在戶外寬敞的地方,如操場、公園、人員稀少的街道;在家中;在低風險區的工作場所,如辦公室、工地、工廠;在進行戶外運動時。對于已經復課的中小學,吳尊友特別指出:“在低風險地區的學校環境中,沒有必要戴口罩。”
而需要戴口罩的環境包括:空氣流通不好、門窗密閉的地方,如飛機、高鐵、地鐵、公交車等封閉交通工具,以及電梯一類通風條件不好的封閉公共場所。特別要注意的地方還有醫院?!暗结t院就診或陪同親友看病,在醫院環境中一定要戴口罩;身處超市收銀、銀行柜臺等公共服務窗口,也要戴口罩?!眳亲鹩褟娬{。
關于佩戴口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梁宗安給出了關鍵提示:“天氣炎熱,細菌容易滋生,‘口罩衛生也不容忽視?!彼ㄗh,佩戴口罩前、脫除口罩后都應保證手部的清潔衛生。需重復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懸掛于清潔、干燥的通風處自然晾干,但不能清洗。如果戴口罩時出汗很多,需要摘掉口罩擦汗的話,建議扔掉浸濕的口罩,擦完汗后再換一個新的。隨身備用的口罩,可以存放在清潔的塑料袋中。如果佩戴口罩的過程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情況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及時摘除口罩。
疫情期間,在夏季消暑這個問題上,很多人對于空調的使用不免產生疑問:家里能不能開空調,商場、辦公室的中央空調會不會存在疫情隱患?
關于家用空調,同濟大學暖通空調研究所所長張旭教授表示:“因為家用分體式空調是一個室內機,只要家里沒有病毒,空氣就只是在室內循環,然后通過室內外風的壓差,讓室外空氣進入屋內。除了緊鄰醫院等特殊情況,一般來說,我們周圍室外環境的空氣就是潔凈的空氣?!蔽錆h大學健康學院張志將教授也指出:“對于家用懸掛式或立式空調,使用前要評估進風口是否安全、清潔,在完成濾網和機芯的清潔和消毒后,依照具體情況使用?!?/p>
而關于中央空調,國家衛健委此前便印發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以指導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的安全合理使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中央空調在使用前首先要對空調類別、供風范圍、新風的取風口、冷卻水池和衛生指標等方面因素,結合建筑的特點進行綜合評估,再決定是否啟用中央空調。中央空調有嚴格的設計規范,如果是按規范做的,應該就是安全的?!?/p>
對此,廣州市疾控中心也給出提示:“在滿足防疫要求與衛生條件下,對樓宇管理者來說,中央空調需要以‘制冷模式與‘全新風模式運行,即保證進來的空氣都是室外的新風,同時保證制冷效果。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兩種模式將導致耗電量的增大?!?/p>
由于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不同,也有部分公共場所存在不能使用空調的情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指出:“雖然空調導致的感染發生概率是極低的,但因為中央空調的一個特點就是密閉式,萬一有個別病人感染了,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就會對大家造成較大風險。因此,不建議學校使用中央空調?!?/p>
對大多數復工復產的民眾而言,上述幾點也意味著,在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下,可以放心享受冷氣。
無論是在家施展廚藝,還是外出就餐調劑口味,在閑暇時光享用美食是很多人的日常選擇。如何在享用美味的同時確保安全和健康呢?培養科學的就餐習慣必不可少。
“勤洗手,不洗手不要進食?!鄙綎|省疾控中心病毒所副主任醫師宋紹霞表示,疫情期間,勤洗手既是重要的個人防護手段,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應當用流動的水、肥皂、洗手液等勤洗手,尤其是外出購物、接收外賣和快遞包裹后,都必須徹底清潔手部?!?/p>
如果選擇外出就餐,宋紹霞建議,應選擇衛生條件好的正規餐飲機構,不在無證的餐館及流動攤點就餐。就餐前,最好查看餐館日常消毒記錄等關鍵信息,選擇有防護措施、通風條件良好的場所,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體溫測量、登記工作。盡量事先預約,做到錯峰用餐。取餐時最好避免用手直接觸碰他人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付款時,盡量選擇二維碼等非直接接觸的電子付款方式,盡量避免使用現金結算。“當前仍然不推薦大規模聚餐,也不建議攜帶嬰幼兒外出堂食。”宋紹霞提醒。
“無論是外出還是居家,多人共同用餐的時候都推薦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山東省疾控中心病毒所副主任醫師張曉梅說,圍桌共食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就餐習慣,其實隱藏著健康隱患,許多經口傳播的疾病,如感染性腹瀉、幽門螺桿菌、兒童易患的手足口病等,都可以通過共同進食、共用餐具進行傳播,因此應培養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就餐新風尚。
對于在家自制美食,則應注意生熟分開、燒熟煮透?!按耗┫某?,患胃腸道疾病的風險開始增大,生熟分開、燒熟煮透是預防這類疾病的重要措施。”張曉梅說。加工和盛放生的肉、水產品和蔬菜的砧板、刀具、盆、盤、碗等器具,要與熟食分開,使用后要及時清洗消毒。野生及家畜家禽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原體,要盡量避免接觸活體,不自己宰殺畜禽。購買生鮮畜禽產品,建議選擇冷鮮或冷凍的。此外,隨著氣溫升高,建議食品儲存在陰涼通風處并經常檢查,注意防蟲、防潮、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