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幫扶資金的創設目的在于對困難職工展開維權、救助等服務,解決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問題,來維護職工隊伍穩定、抑制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我國中央財政部門專門設立了困難職工幫扶專項資金來保障困難職工能夠得到一系列幫助,公正、客觀的反映財政幫扶資金管理情況,對于精準脫貧、精準扶貧的貫徹落實可起到積極作用。但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幫扶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呈現出較明顯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問題所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改進建議。
關鍵詞:幫扶資金? 管理問題? 改進建議
幫扶資金的主要來源包含本級工會幫扶資金、上級工會撥付資金、地方財政資金、各省自治區財政資金、中央財政資金,其特點在于明確資金的審批額度及審批程序建立、完善的支出審批制度且以銀行卡形式實名制發放。省級中央級財政必須當年使用完畢,其幫扶對象必須為真正困難的在檔職工,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可挪作他用。
一、幫扶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信息完善性不足
根據幫扶資金使用的相關文件,要求對資金的發放必須依檔施助,也就是要求幫扶對象在檔案資料方面完善化,來避免部分不符合救助條件的職工占用幫扶資金。但在具體核實中發現,一些幫扶對象檔案信息填寫并不完整且信息的更新及時性明顯不足,尤其在于困難程度以及導致需要幫扶的原因方面信息缺乏完整性,一些幫扶對象甚至聯系方式已經變更卻并未在檔案中有所更新與反饋。缺乏對幫扶對象的動態化管理,長期一成不變的發放幫扶資金,并未核實其是否仍處于需要幫扶狀態。
(二)執行標準嚴格性不足
一些幫扶資金的發放在標準及范圍方面掌握嚴格性明顯不足,在利用幫扶資金來實施救助的過程中將地方配套資金與中央幫扶資金混在一起實施平均使用,并未對一些專項資金專項使用。例如部分企業出現了對上級工會規定的中央專項資金幫扶標準自行調整,一些企業在發放醫療救助金或生活救助金方面存在標準不一情況,在相關證明材料上有所缺乏。
(三)管理制度健全性不足
一些區級公會并未對幫扶資金的使用與管理制定詳細規則或相關規定,而一些雖說制定的管理制度卻呈現出粗放狀態,在幫扶標準及幫扶范圍方面不夠細化,在具體遇到問題時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支撐。導致一些幫扶對象無法得到真正救助,或一些人員鉆漏洞領取幫扶資金,對幫扶資金利用有效率產生了影響。
(四)發放手續規范性不足
幫扶資金的發放必須以實名制形式展開,但一些幫扶對象自身信息缺乏完整性,例如在經辦人簽字、發放時間、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方面信息不足,讓人帶領時缺少帶領人相關信息,個別困難職工未采用實名制表發放,僅以白條收據入賬,部分縣級區級公會考慮到困難職工隊伍不具備穩定性的因素,在幫扶資金發放上未實行銀行卡方式發放。
二、幫扶資金管理與使用建議
(一)幫扶流程細節完善化
針對現階段困難職工出現的新需求,幫扶資金的發放必須堅持問題為導向,在管理制度體系上不斷完善與健全。單位應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狀況的內部控制制度,讓幫扶專項資金處于嚴密工作流程之下。對風險點問題點嚴格梳理,對收支發放程序嚴格規范,有效管控風險點,讓幫扶資金得到最高效益的利用,提升困難職工幫扶社會影響力。
(二)實行專項審計
幫扶資金的發放、日常管理、撥付分配等各環節均需要實施專項審計,并處于全過程監督之下。審計重點在于幫扶資金是否專款專用并處于獨立管理狀態,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對象展開一系列幫扶工作,是否在完整的手續下通過銀行卡發放資金,資金分配是否由公司領導集體研究得出結果,幫扶物資采購是否符合采購流程且采購價格是否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幫扶資金是否按規定用于技能培訓、助學幫扶、醫療救助、生活救助、日常幫扶、送溫暖活動等項目,資金核算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三)調節資金支出使用方向及結構
幫扶資金的劃撥目的在于幫助困難職工渡過生活、工作、突發事件等方面的困難。各項幫扶資金在支出方面的比重可有所調整,在支出結構上加以優化。應明確幫扶資金必須專款專用,在此基礎上資金使用方向上可更加傾向于法律援助、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對側供給改革中轉產分流出來的職工就業問題、子女技能問題、困難職工問題、創業問題等方面,可通過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方式讓幫扶資金使用效率得以提升。
(四)明確檔案建立
對于幫扶資金劃撥對象,必須采用公示制度并完善其檔案管理,及時為其建檔,目前可采用電子化檔案操作來確保檔案的及時更新以及真實完整性,讓幫扶工作的基礎得以夯實。根據幫扶對象的脫貧情況、困難程度等實時動態化管理,確保實名制表上的幫扶對象與幫扶信息相符并處于完整狀態,建檔職工人數與困難幫扶職工人數一致。在檔案管理方面,其執行原則在于先建檔、后救助、實名制這三點。困難職工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均需建立健全,規范運作流程在于申請、審核、公示、審批、建檔,來確保幫扶救助對象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另外,動態化管理可通過定期隨訪方式展開,對轄區內困難職工情況摸底檢查。可入戶走訪或電話抽查了解是否實名發放,階段性考核職工家庭困難程度,若已脫貧應中斷幫扶。
(五)強化手續審批管理
由于國家設立幫扶資金的目的在于真正幫助困難職工且要求專款專用,因此在幫扶對象的審批方面必須嚴格化,堅持專款專用、因困施助、依檔幫扶的基本原則,讓幫扶資金的使用管理各項規定真正貫徹執行。對各類幫扶資金的發放標準以及發放范圍必須嚴格把控,不可隨意提升標準或擴大范圍。同時,必須嚴令杜絕人情發放和虛報冒領情況。在幫扶資金的審批手續方面必須完善化,對于金秋助學、醫療救助、生活救助等幫扶資金必須實名制發放,并在發放表上真實完整的填寫相關信息,通過存折或銀行卡確保發放的實名制。
三、結束語
在幫扶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方面目前仍存在部分問題,幫扶資金的使用質量需要各級工會幫扶工作人員來完成,相關人員需明確幫扶資金的使用目的,做好社會宣傳,積極爭取同級黨政支持,讓困難職工了解相關政策,將幫扶資金的劃撥使用規范化、公開化,提升幫扶資金管理與使用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程朝龍. 抓住重要環節 采取有力措施 加強縣級工會幫扶專項資金使用監管[J]. 中國工會財會,2019(02):23-24.
[2]盛麗敏. 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幾點思考[J]. 時代金融,2019(20):7-8.
[3]彭薇薇. 基于強化工會幫扶資金財務管理提高幫扶資金使用效益的分析[J]. 財會學習,2016(12):27+29.
[4]馮英. 規范困難職工幫扶資金管理使用 努力打造工會精準服務品牌[J]. 中國工會財會,2016(07):7-9.
[5]張娣. 新沂市總工會 “三項措施”強化困難職工幫扶資金管理[J]. 中國工會財會,2015(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