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云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對現代技術的應用也日趨廣泛。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對大數據時代企業共享服務創建進行詳細探討,從企業內部環境等方面對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創建進行論述,以期為企業財務服務的提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企業? 財務共享服務
一、引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環境下,企業內部運營也逐漸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前進。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要求,創造性地使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改進企業內部生產結構,改善管理方式,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促進運營成本的節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創建的意義
盡管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體量日益龐大,但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能夠對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篩選,提高了數據信息的使用效率。企業管理者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企業經營數據的分析,從而全面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促進企業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升級。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來說,創建財務共享服務不僅能夠改善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健全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對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創建過程中,企業應當建立起統一的財務管理平臺,為內部各部門、各子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以及成本核算等提供便利,同時也能有效解決企業的運營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三、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創建策略
(一)筑牢企業內部環境基礎
1、完善建設前期的評估工作
要創建完善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前期的評估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企業管理者要對企業的工作流程、內部結構、人員職責、責任分工等進行統籌優化,要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風險、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內部組織機構之間的協調等管理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且要結合企業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從而方便管理人員對這些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創建進行有效評估,促進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建立更加完善。
2、做好規劃設計
企業財務涉及到企業經營流程的各個方面,同樣地,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本身在企業內部的涉及范圍也相對較廣。服務體系不僅包括實體共享中心、計算機設備維護方,還包括硬件軟件的配套服務機構等眾多方面。因此,在建設共享服務體系之前,企業管理人員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對體系構建所需要的人才、市場、交通等多種資源進行全面考量。除此之外,企業管理人員應當綜合考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構建效益,對服務體系構建所需要的成本及未來預期的收益進行合理評估,從而促進后續流程的順利開展。
3、科學搭建平臺
健全完善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離不開硬件設備的支撐。企業管理者應當引進專業技術人才,要對原本的ERP系統進行優化,從中構建出新的分析模塊,如云計算分析、大數據處理等。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使用效率,促進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完善。
4、引進專業人才
如上所述,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創建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支持。企業不僅要積極從外部招攬相關的技術人才,同時也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對共享服務系統的使用能力。企業應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規范其日常行為。要健全對工作人員的激勵機制,制定出合理的獎懲制度,提升工作人員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促進財務共享服務工作更好開展。
(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建設
1、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建設
建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節省運營成本。在體系創建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以此來提高共享服務體系的技術水平。現代技術的應用也能夠促進業務操作、財務核算、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運營和成熟化發展。在共享服務體系創建完成并逐漸走向成熟后,企業管理者還應當根據財務管理的具體實際,使用大數據存儲、系統集成等新技術,不斷對服務體系進行完善,提高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運行效率和運行水平。
2、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選擇
一般來說,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多中心、單中心、多任務池單中心。在企業財務運營實際中,管理者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選擇出合適的管理模式。在選擇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當綜合考慮財務成本、服務費用、內部管控等多種因素。如果企業本身業務比較集中,可以采用單中心的財務共享模式,如果企業內部業務分散,涉及到眾多子公司,且多中心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則可以選擇多任務池單中心的模式。
3、業財一體化信息系統集成
要建立起完善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企業應當從自身業務實際著手,健全企業內部的信息通訊平臺,盡可能地消除內部地信息孤島,建立起業財一體化的發展模式。與此同時,企業應當加強對具體業務的管控,要結合行業的相關標準要求,優化業務流程,完善內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切實推進業財一體化的實現。
4、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制度
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風險。企業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降低內部可能存在的風險。企業管理者不僅要在服務體系建立前期做好相應的風險評估,在建立過程中還應當制定出相應的風險評估制度,并將制度運用到服務體系之中,對企業地經營情況進行全面、合理地分析,為做出科學的戰略決策提供有價值地參考。在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建立完成之后,企業要指派工作人員對服務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從而確保企業的投資得到相應的回報。
(三)借助外界力量支持
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構建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外界力量的支持。一方面,企業應當借助國家政策的力量,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建立起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拓寬會計職能,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作用,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不僅要提高他們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還要結合數據處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對工作人員加以指導學習,提升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成熟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起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做好人員管理,體系建設和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推動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創建,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艷麗.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在大數據時代的創建策略[J].財會學習,2018,203(29):62-62.
[2]陳瀟怡,李穎.大數據時代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創建[J].財會月刊,2017(4):17-21.
[3]張娟.云計算環境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構建及應用——以四川長虹為例[J].? 會計之友.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