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萌
摘 要: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的運用,從本質上來講,是對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上的創新與優化的有效方式,是調動單位內部財務工作者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手段,是構建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化監督體制、明確管理流程、填漏補缺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水利事業單位風險預警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就精細化財務管理在水利事業單位應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結合當下水利事業財務管理方向的潛在弊端,以期能為精細化財務管理的落實找出有效之策與參照路徑。
關鍵詞:水利事業單位? 精細化? 財務管理
所謂精細化財務管理,即通過不同崗位、流程配套化工作標準設定,實現財務管理全領域覆蓋,并基于現定財務目標下逐個控制環節單個模塊的協調工作,促進協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財政體制轉型步伐的不斷加速,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更具精細化特征的財務管理模式將成為實現低耗經濟、節約國家財政資源最為可觀、客觀且科學化的改善方式。
一、水利事業單位精細化財務管理可行性研究
本質來講,水利事業單位其從屬于資源型事業單位性質,水利單位同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健康社會建設緊密相連,精細化財務管理的運用對促進水利單位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舒緩資金浪費現象
傳統化財務管理觀念認識上的滯后,造成了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低效性,也限制了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從根本上造成了經濟虧損,以及國家財政資源過度損耗的惡性弊端。與此同時觀念上的落后,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水利事業單位其他職能部門工作的規劃以及實施進程,以致耽誤整體水利事業單位工作進程的推進與工作質量的提升。而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的運用,促進了水利事業單位再精細化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考核機制、成本核算等財務管理工作上的加強及系統化會計管理體系的建立,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資金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推動水利單位從被動守財的財務管理觀向積極理財上的轉型進程,意識上的轉變帶動行動上的變革,精細化管理逐漸代替粗放模式,內部監督體系的優化與調整為管理層單一管理形式轉向全員管理的改革、遞進打下了根基,多方監督的形式敦促了財政資金利用率的進一步深化與開拓,更為資源浪費行為的管束與限制創建了有效途徑,促進了更具靈活性的、有效性的外部財產風險應急機制的形成與推進。
(二)增強單位內部管控
顧名思義,財務精細化管理重點在于“精細”,特定、獨立化的業務標準以及工作流程貫穿于每個業務、工作、崗位以及個人,將每項要求事無巨細地規范到財務工作的每個細微始末。各管理層在監管方面對于工作標準的規范,定期的工作回檢,查漏補缺,及時調整,保障了完成工作其價值發揮的有效性,使財務管理覆蓋到每層美面。精細化管理在協助財務人員掌握工作流程上也有特殊的作用,能有效挖掘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提高服務意識,以更好地參與到管理體制之中。另一方面通過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細化,明確到各職能部門,加強內部交流,在實現管理行為規范化的同時,也增強了單位內部的管控,促進管理工作效益的提升。
(三)實現水利事業單位改革的必然走向
一定程度上,水利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就是國家水利、水電事業整體狀況的晴雨表,直接關系到社會發展的健康穩定,也連通著國家水利水電事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與形式。自21世紀以來,我國財政預算的改革向著深水區高歌猛進,劈風斬浪,社會經濟的也處于飛躍式發展。水利事業單位其公益性特征,決定了其承擔著服務人民群眾的基本社會職能,務必要時刻以國家財政政策走向為領導,并以此為政策指導逐步實現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革,從而更好地融入時代發展背景,在國家改革轉型浪潮中,扎穩腳跟,未雨綢繆。精細化財務管理的實施,能有效促進水利事業單位最快適應發展趨勢,加快改革進程,從而為國家、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功能。
二、精細化財務管理落實的策略與路徑
(一)財政預算方面
區別于普通企業,水利事業單位的活動資金,需要向同級的財政部門申請,并審核通過后予以撥款。基于此,要想實現財務經濟化管理,就要確定好劃撥資金其具體、精細化的使用方向,以及準確的使用方向。第一,單位預算編制的制定需要以各職能部門實際經費支出情況為基礎,在保證各單位發展經費供給充沛的同時縮減資金損耗,實現單位預算收支指標實際價值的發揮。第二,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力度。執行時,要嚴格參照預算項目各項預算數據標準,以此確保整體工作過程的規范性以及嚴謹性,為后續的精細化監管鋪墊。第三,拓展制度的覆蓋面,同時加強制度權威性和約束力度。將預算管理內容、指標、時限納入體制之中,讓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的品質得到最好的保障,再把結果歸類于部門考核標準,從而實行相應的獎懲措施。
(二)成本核算方面
成本核算的核心原則就是權責發生制,其核算過程相對繁瑣,需要頻繁調整賬簿。基于此,水利事業單位務必要強化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管理,避免錯賬風險。然而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模式的約束,以往采用的財務管理體制以及經營背景下,對于運營成本核算與管理方面的認知還相對較低下,也忽視了競爭意識的培養,造成內部員工工作上的懶惰與懈怠,內部管控工作止步不前,損耗了大量經濟資金,因此強化運營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工作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我們務必要構建有效的精細化成本考核與激勵體制。實現成本核算與預算管理的融合,確保資金利用率的最大化,把整體發展規劃同財政管理改革需求對接。精確的成本核算是促進科學化預算工作開展的前提,更是其他職能部門工作開展的前進助力。
(三)人員管理、崗位設置方面
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體不僅是指領導層面,還包含了基層的會計從業人群。所以,怎樣實現人力資源上的精細管理,合理調配,降低人為負面影響是精細化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現階段,常用且公認的會計人員管理措施主要涵蓋會計委派制以及崗位輪換制。除此之外,水利事業單位還需要對委派人員管理制度在合理性上進行充分考量,找出更具公平性與合理性的會計人員資格審查、工資待遇、崗位培訓、崗位輪換等管理體系建設標準。開設崗位時,要明確對應的崗位職能,采取量化考核制,以敦促財務會計人員加強學習,提高預警意識,對于財務工作流程要實行標準化的規定,以嚴格的執行態度,確保落實的有效性與精準性。
參考文獻;
[1]周普,張偉.淺議水利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中國農業會計,2011(09).
[2]李英舜.淺議水利事業單位的精細化財務管理.中國總會計師,2013(03).
[3]謝鋒軍.精細化財務管理在水利事業單位中的應用.綠色環保建材,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