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新
常熟市立足減負、增能兩大主題,建立村(社區)黨組織“先鋒指數+”考評激勵機制,突出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步推動、同步考核、相互印證,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近年來,常熟市強化先鋒指向、聚焦科學優化,以抓人促事提升質量、以精準考核推動落實,創新建立村(社區)黨組織“先鋒指數+”考評激勵機制,在全省率先將綜合考核向基層延伸,突出黨建工作和重點工作兩個方面,大幅度減少一般性、常規工作考核內容,考核項目壓縮率達60%,讓基層干部騰出更多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先鋒指數+”考核更加突出黨建引領。在考核對象上,由原先考核村(社區)調整為考核村(社區)黨組織,突出村(社區)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地位。在考核內容上,圍繞領導力、戰斗力、行動力、引領力、執行力、號召力“六力”標準,全面考評村(社區)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中作用的發揮情況。采取指標評價和組織力評估的方式,對黨建工作進行考核,將黨建任務進行量化,把黨建成效從主觀印象變成可比較、可考量、可感知的指標,把黨建從“軟口號”變成“硬要求”。在考核評分上,將黨建工作考核得分作為乘數,破除以往黨建工作分值權重小、村(社區)重行政輕黨建的問題,放大黨建成效的系數效應。
對此,常福街道小義村黨委副書記鄒鳳平深有感觸。她說,從2019 年起,小義村結合主題教育,每月組織全村165 名黨員召開網格支部會議,村干部向普通黨員問計,聽聽他們的“金點子”,黨員們通過會議也能及時了解村里正在開展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加深對黨組織的信任。“疫情防控期間,不少黨員體恤我們村干部事情多,主動要求參與村里的防控工作。”

“‘先鋒指數+’大幅壓減了基層考核內容,切實減輕了我們的負擔,讓我們有更多精力投入改善民生、發展村級經濟的工作中。”古里鎮吳莊村黨委書記姚建東介紹說,該鎮對行政村實行“先鋒指數+”考核后,考核項目較原先壓縮了66%,減少為17 項。經過一年來的操作實踐,“先鋒指數+”考核的最終得分真實反映了基層工作的成果,大家都很服氣。
從今年開始,琴川街道在“先鋒指數+”考評激勵機制的基礎上,鼓勵各村(社區)根據實際情況,提交個性化指標項目。“先鋒指數+個性化指標”有效調動了村(社區)班子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村干部干事有“奔頭”。“現在每個村都在琢磨,定什么樣的指標項目更貼合當地的發展需求。要是目標任務沒定準導致年底任務完不成,或任務完成了卻無成效,我們臉上都無光。”新厙村黨總支書記朱元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