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銷售公司黨委書記 薛占祥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堅持文化自信,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堅持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必須繼承革命文化,而革命文化最主要的,最本質的內涵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所形成和體現的一系列革命精神。諸如:紅樓精神、先驅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這一系列革命精神不僅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早已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些精神雖然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培育和鑄造的,雖然不同程度帶有歷史烙印,但都以堅定的政治方向為前提;都以實事求是為核心;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都以敢于擔當、排除萬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己任。因而這些革命精神都必須發揚光大。
然而,筆者認為延安精神卻占據獨特地位,是所有這一系列革命精神的結晶。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毛澤東同志在這里生活和奮斗了十三個春秋。在拯救民族危機和爭取人民解放的血與火的斗爭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旗幟下,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從創建以來所有的革命精神,培育和鑄造了延安精神,也更為全面、更為集中、更為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
1.馬克思主義旗幟。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性,但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問題上,在很長時期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經驗“神圣化”,對中國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土地革命時期創造的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幾乎損失殆盡,只有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中共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到了延安時期才叫停教條主義,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口號,并且付諸實踐,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2.政治方向引領。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政治方向是明確的,但通過什么路徑來實現,并不十分清晰。諸如“二次革命論”、“一次革命論”,一個是要先建立資產階級專政,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實現社會主義,一個是要舉行政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于一役”。這些錯誤,給中國革命帶來了重大影響和慘重損失。到了延安時期才找到了通過新民主主義到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正確道路,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階段。并明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關于對中國社會的認識、關于土地革命的重要性、關于農民主力軍等問題,毛澤東有許多精辟論述,特別是井岡山道路的開辟,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的光輝典范。然而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述與實踐并未形成全黨的共識。延安時期通過整風運動,才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成為全黨的共識。
4.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成立的根本目的。但在延安時期以前就全黨而言,認識是膚淺的。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打土豪分田地、劫富濟貧,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讓人民當家做主,認識明確,積極實踐。但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只有到了延安時期不僅僅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而且解決了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除障礙,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民族獨立、民主建國問題,也就實現人民真正當家做主。
5.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由于革命環境的險惡,生存條件的艱苦,中國共產黨人對此十分清楚。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將會一事無成。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從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角度來認識,從哲學的高度來認識,也是延安時期實現的。偉大的時代鑄就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有人形象地講,中國共產黨是用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風,打敗日本侵略者、打敗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這話一點不過分。革命戰爭年代需要延安精神,和平建設時期仍需要大力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新中國剛剛成立,各解放區、根據地紛紛給黨中央、毛主席發送賀電,10月26日,毛澤東給延安和陜甘寧邊區復電:“延安和陜甘寧邊區,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經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經是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后方。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人民對于全國人民是有偉大貢獻的。我慶祝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人民繼續團結一致,迅速恢復戰爭的創傷,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我并且希望,全國一切革命工作人員永遠保持過去十余年間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工作人員中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的作風。”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就發出了要繼承和發揚延安作風和延安精神的偉大號召。
新中國成立之后,延安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發揚光大。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就是最好的見證。特別是在20世界60年代初,當時物資非常貧乏,商品嚴重短缺,但人民精神面貌很好,艱苦奮斗,克服困難順利地度過難關,而且把欠蘇聯的債也還清了。這些都是繼續發揚延安精神所取得的。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西方敵對勢力思潮,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攻擊。一時功利主義、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文化保守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泛濫,企圖挑戰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嚴峻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把改革開放不斷引向深入,就必須創造性完善、弘揚、發展延安精神。
2009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先后來到延安、西安等地調研,強調:“偉大的延安精神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要結合實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以求真務實作風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組織保障”。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調研期間強調:“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結合時代條件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2016年5月,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在京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紀念研究會成立20周年,習近平在致信祝賀中強調指出:“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弘揚延安精神,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升華,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結晶,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1.延安精神堅定的政治信念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夢的政治靈魂。延安精神的本質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所堅持的革命精神,其核心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堅定的信念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內容。新時代,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就必須堅定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作為主心骨、定盤星、度量衡,貫徹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過程、全方面,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這是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2.延安精神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夢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三大靈魂之一,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重大政治判斷,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并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很顯然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新的歷史性貢獻,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勝利。
3.延安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延安時期本著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和美蔣反動派,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時代,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我們也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給人民以不斷提高的精神和物質利益,就能凝聚中國力量,形成強大的合力。正如習近平指出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民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4.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本質特征,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夢的傳家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了人們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同時也鍛造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品格。新的時代“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事關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這些論斷表明,中國夢實現并非一帆風順,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堅守黨性的品格,才能為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總之,延安精神在實質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致的。堅持文化自信,在當今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繼承和發揚光大延安精神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