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山東 東營 257034)
二胎政策的開放使得我國二次妊娠女性數量增加,而分娩方式也成為了整個社會關注的重點。實施過剖宮產的產婦在二次妊娠時若再次剖宮產則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發癥發生概率,產生不良妊娠結局,而經陰道分娩則可有效減少子宮損傷,但是過程中有效護理干預的實施極為必要,對于改善母嬰結局有重要意義[1]。本文對家庭化產房在促進剖宮產術后經陰分娩中實施效果進行調查研究,現報道如下。
研究時間為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以86例剖宮產后二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產婦為對象,等分為對照組(n=43)以及研究組(n=43)。研究組中,產婦年齡范圍在24歲至43歲之間,平均年齡(31.24±3.16)歲,孕周在38周至41周之間,平均(39.18±0.83)周;對照組中,產婦年齡范圍在25歲至44歲之間,平均年齡(31.35±3.13)歲,孕周在37周至41周之間,平均(39.21±0.81)周。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
對照組:實施普通產房分娩
研究組:實施家庭化產房分娩,待產、分娩以及產后于同一空間完成。
(1)產前:對產婦身體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和記錄,保持態度可親,向產婦及家屬詳細介紹醫院環境以及產房設施;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其中包括產房使用方法、臨產先兆、應對措施、鎮痛方法以及產時配合度提升的重要意義等;對產婦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及時疏導不良情緒,鼓勵家屬陪伴,為產婦提供家庭支持。
(2)產時:囑咐產婦及時補充熱量和水分,保證能量充足;給予縮宮藥物后定時檢查產婦宮縮情況,若產婦痛感明顯但可以忍受則可使用拉瑪澤護士減痛法,若疼痛難忍則可選擇無痛分娩;宮口全開時指導產婦進行收縮屏氣以加強腹壓,縮短娩出時間。
(3)產后:在產床處理之后指導產婦于同一空間進行休息和新生兒喂養,護理人員實施24小時陪伴,觀察產婦各項機能,防止產后出血以及其他并發癥的出現。
對比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其中包括第一、二、三產程時間;對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按照結果將其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
數據分析軟件選擇為SPSS19.0,軟件中(±s)表示計量資料,對比使用t檢驗,(n)%則表示計數資料,對比使用x2檢驗,若最終得出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對比[±s,min]

表1 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對比[±s,min]
注:相比對照組,*P<0.05。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研究組 43 453.27±101.35* 30.58±19.52* 8.64±4.03*對照組 43 611.32±107.5649.61±28.1415.84±1.11
研究組產婦護理滿意度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0%,P<0.05,詳細信息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n(%)]
剖宮產后的子宮被臨床稱之為瘢痕子宮,產婦剖宮產后再次妊娠若再次手術則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產婦以及胎兒均可能造成不利影響[2]。研究發現,產婦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若實施陰道分娩則將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對于改善妊娠結局也有積極意義,但是在過程中須予以科學護理干預,疏導產婦不良情緒,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3]。常規產房分娩護理干預無法滿足臨床需求,在縮短分娩時間、降低產婦痛苦程度方面作用不明顯[4]。而家庭化產房分娩則以產婦為中心,強調環境的舒適安靜以及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在增強產婦信心、緩解產婦負面情緒方面有顯著作用,同時配備了專業產房人員,在產前、產中以及產后均實施專業指導和護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在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0%,P<0.05。
綜上所述,對于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產婦實施家庭化產房護理效果更佳,能夠有效緩解產婦不良情緒,縮短分娩時間,提升產婦舒適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治療中進行較大范圍推廣。